分享

疫线记者观察 | 来自中国的防疫信息可以惠及世界

 吕杨鹏 2020-04-17

我们在“疫”线,打捞好故事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规模爆发,世界各国纷纷采取隔离、封锁、限制出入境等措施以遏制疫情的发展。在“抗击疫情面面观”系列播客节目中,世界经济论坛邀请中国各大媒体驻全球记者分享自己在不同国家的所见所闻,带领听众直击全球抗“疫”前线。

随着国外疫情的不断发展,早先为中国公民介绍国际防疫知识的翻译志愿者们开始将中国的防疫经验传播到其他国家。在本期节目中,澎湃新闻首席编辑冯婧将为大家讲述,她和朋友们是如何将疫情信息翻译工作“内销转出口”的。


中国的防疫信息可以惠及世界 来自世界经济论坛 06:12

以下内容根据录音整理:

大家好,我是冯婧,是澎湃新闻澎湃研究所的编辑。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在疫情期间,我们如何组织志愿者翻译防疫信息的故事。

1月23号早上10点,武汉封城。我在前一天发布了第一篇疫情报道,当时是春节假期,很多人都休假了,我还想做更多报道,就在朋友圈发了消息,想招募翻译志愿者。原本就想找几个人来帮忙,没想到来了100多个人。当天晚上,我的同事和志愿者一起翻译了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临时自救指南,这个指南的点击量超过百万,说明大家非常需要这样的信息。

在疫情爆发初期,大家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以最重要的是及时的信息和具体的措施。我们就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及时提供相应的信息。

比如,当时大家都只关注戴口罩,1月27号,我们翻译了美国卫生专家Laurie Garrett的建议,她指出,要戴手套、勤洗手。当时,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手部防护的重要性。

2月8号,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出现院内感染,我们就翻译了法兰克福的疫情应对预案中,如何保护养老院等特殊机构的具体措施。不过遗憾的是,后来在很多特殊人群集中的机构,都出现了群体性感染。

翻译的各种信息,让我们对疫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2月16号我们翻译了一份全球突发卫生事件防范报告,让我们意识到,这次疫情可能蔓延到全球。

果然,过了没几天,我的韩国同学发消息说,他们居住的城市大邱出现了群体性感染。我们几个中国同学就在群里劝说,要戴口罩,减少出门之类的。我突然想到,倒不如把我自己是怎么防疫的经验写出来,翻译成韩语,可以给更多韩国人看。

22号,我写好了“致外国友人的生活防疫指南”,志愿者帮忙翻译成英日韩三语。当时,伊朗的疫情也暴发了,我们领导就说,要不要再做个波斯语版的。

于是,我又拉了一个微信群,叫“内销转出口”,还特意写上“这是纯干活群,入群请谨慎”。然而,这无法阻挡志愿者们的热情,很快群里人数就过百了。

2月25号,丁香园联系到我,说希望借助志愿者和澎湃新闻的力量,把丁香园的防疫信息翻译成更多语言。最初我们只打算做韩语、波斯语和意大利语版本,当时疫情最严重的几个国家,因为群里有德语和西班牙语的志愿者,就一起做了。当时没有人想到欧洲会变成疫情中心。后来又做了法语版。4月1日,澎湃新闻做了一个H5版本,把9个语言18个指南放在一起,方便各个语言的人使用。

大家做的时候,就是想快点做好,尽快让更多人看到。可以说,我们是随着病毒扩散的脚步,一步步被推着往前走。而我是被志愿者的热情和敬业推着往前走。所以,我非常感谢“全球看武汉”的志愿者们,也感谢在这次疫情中,全世界各地所有伸出援手的志愿者们。

病毒没有国界,志愿者精神没有国界,普通人对于每一个生命的敬重,也没有国界。

最后,我想用生活防疫指南里的两句话结尾。这是建立志愿者团队的初衷,也是我们想传递给更多人的信息:

“歧视和封闭无法消灭病毒,只有团结和信任才能帮我们共渡难关。这不是一份官方指南,就是一些普通人传递给另外一些普通人的疫期生活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