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侵蚀心灵的“厌食”与“暴食”.docx
2020-04-17 | 阅:  转:  |  分享 
  
侵蚀心灵的“厌食”与“暴食”王小梅《百科知识》20世纪80年代,美国有一个红遍全球的乐队——卡朋特兄妹乐队,他们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昨日重现》
一直被欧美流行乐迷奉为经典。但令人惋惜的是乐队主唱卡伦·卡朋特年仅32岁便因神经性厌食症离世,留下一片唏嘘。她为了保持身材苗条,长
期服用轻泻剂并长期节食,虽然经过治疗逐渐走出厌食症的阴影,但最终未能逃脱疾病的侵蚀,长期厌食导致她因突发心脏病离开人世。饮食失调源
于心理问题神经性厌食症(简称厌食症)是指患者因对自身身材产生不正常认识,从而严重节食,并通过呕吐、泻药、过量运动等方式减轻体重,属
于进食障碍类精神疾病。厌食症患者不但严重消瘦,过轻的体重也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包括更严重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肾脏损坏、心脏病等。厌
食症来得无声无息,当你以为只是为了甩掉肥肉而禁食时,你不知道这正是向厌食症发出“邀请函”的动作。渐渐地,你开始害怕食物,讨厌吃东西
,对进食感到内疚,你不自觉地越陷越深,不经意间,已经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研究显示,全球每800个年轻女性中,便有一人患有厌食症。虽
然厌食症被归类为精神疾病,但它对身体的危害非常直接,在长期缺乏营养的情况下,患者可因心脏衰竭而死亡。随着厌食症悄然而来的还有神经性
暴食症(简称暴食症),同样不可忽视,其典型症状则是——吃下食物后立刻引吐或服食泻药,接着又要再吃。厌食症一般由心理因素引发,通常是
肥胖、微胖或是标准身材的年轻女性,开始厌恶自己的身材,总觉得再瘦一点更好;或受到身边友人影响,开始产生“瘦才是美”的错误观念。从心
理因素渐渐发展成精神疾病,开始失去判断能力,尽管已瘦得皮包骨,但总觉得镜子里的自己是个胖妞。患者在进食后会出现严重的罪恶感,为了减
少罪恶感,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选择完全不进食;还有一些人则会出现暴食症。厌食症和暴食症患者有时会同时出现两种症状,并互相交替。暴食症
患者常因为心里压力而暴饮暴食,一餐甚至可以吃下10人份的食物,但之后又用引吐的方法或是服泻药的方法将食物排出来。暴食症的发病年龄通
常比厌食症来得晚。厌食症患者一般是年轻的中学生或大学生,而暴食症患者通常是已工作人士,尤其是生活在高压下的年轻人。我有厌食症吗厌食
症似乎是女性专属疾病,其实不然,男性患者占了10%,而其余90%为女性患者。虽然心理因素是造成厌食症的主要原因,但生理因素和社会因
素也对这种疾病有很大影响。生理因素人体的内分泌失调也会引起厌食症。当一个人长期处在饥饿状态,可导致下丘脑机能障碍,造成内分泌和
新陈代谢失调,继而造成体重持续下降。研究发现,许多脑内神经传导物质可影响个人饮食行为,通常厌食症患者脑脊髓液中的血清素比他人低。还
有相关研究显示,有6%~10%的患者的姐妹同样患有此病症,从而有研究者认为厌食症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程度的关联。社会因素社会审美观
、周遭朋友和家人的审美观都深深影响着患者。一般来说,父母的审美观会直接对孩子造成影响,比如一个非常介意自己体重的母亲经常在女儿面前
挑剔身材,女儿患上厌食症的机会比其他人更高。有研究发现,许多患者都是就读中学或大学的女性,由于求学期间长时间与同龄人在一起生活学习
,易受到他人影响,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女孩特别注重外表,内心也十分敏感。一些人的不当批评易造成年轻女性的心灵遭受挫折,甚至失去自尊与
自信。因此,其中一部分女性执意认为只要瘦下来就能让人更喜欢她,便想尽各种方式让自己瘦下来,以此弥补内心的不足。但她们没有想到,这样
做并不能得到认同,反而是一步步走向了厌食症。我有暴食症吗人类进食主要为了获取营养,然而暴食症患者的进食往往是出于对情绪的宣泄。暴食
症患者的主体为年轻女性,女性患者数量是男性患者的两倍。他们通常在生活上面对巨大压力,孤独、抑郁、自尊心不足、焦虑。美国心理学协会调
查发现,压力会导致人体分泌皮质醇,刺激食欲。多达50%的超重者,喜欢用食物舒缓负面情绪。他们通常选择热量高、糖分高、盐分高、脂肪高
的食品,但情绪化饮食容易导致人们饮食过量、超重,也不利于人体健康。暴食症患者有一个典型症状——吃后便立刻引吐或服食泻药。暴食症患者
一旦产生食欲便难以克制和抵抗,而且每次食量都很大。吃下一堆食物后,他们又担心发胖,担心体重增加,便想尽办法把食物排出体外。稍后又感
觉引吐或服食泻药是一种可耻的行为,罪恶感和压力接踵而来,然后又再次暴饮暴食来舒缓负面情绪。他们一直处在:压力——吃——罪恶——引吐
——压力……的恶性循环中,让暴食症患者不可自拔。若长期处于这种极端状态,可引发急性胃扩张、食道炎等疾病。厌食症VS暴食症1.共同
特征对身体和体重过分关注,对身体形象有扭曲想法。2.异样特征①精神症状厌食症:自我孤立、抑郁、忧虑、困扰、完美主义、过分苛刻
、对性没兴趣。暴食症:抑郁、忧虑、冲动、对亲密关系有困扰。②控制体重厌食症:想尽办法控制体重,通常是严格禁食,做大量运动。暴食
症:过度饮食又采取各种方法让食物排出体外;也出现厌食症症状,如严格禁食和大量运动。③饮食模式厌食症:进食很慢。暴食症:进食很快
。④外形厌食症:明显体重过轻,严重者外表看起来极度消瘦。暴食症:通常保持在正常体重范围。心病终须心药医现代人工作节奏快,生活压
力大,厌食症与暴食症这两个极端的心理疾病,也反映出人类心灵的脆弱与不完整。如果不幸患上了这两种疾病,该如何及早发现并治疗呢?厌食症
和暴食症患者一般不会觉得自己的身体或行为不妥,通常是家人最先发现其饮食模式异常。当一名被怀疑患有厌食症或暴食症的患者被送到医院精神
科后,首先医生会为他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精神评估、身体检查、查看过往的病例,同时也与患者家人进行对话,以了解患者的生活行为。一般
厌食症和暴食症在治疗上大同小异,都由精神科医生与营养师进行双向治疗。我们以厌食症为例。很多患者来到医生面前时,已瘦成皮包骨,到了这
个地步,立刻让患者恢复到正常体重对患者来说并非好事,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治疗。厌食症患者通常每天进行大量运动,在治疗期间医生会
让其减少运动量,以使患者心跳恢复正常。治疗目的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体重为目标,每星期增加0.5~1千克。同时,医生也会为患者进行心理
治疗,治疗也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配合,并由饮食治疗师为患者设计餐单,协助患者回到正常的饮食模式,摄取足够的营养。若体重降下超过正常体
重的65%,患者必须立刻住院治疗,以便医务人员时刻监督患者的饮食。厌食症患者非常害怕油、碳水化合物、糖类的食物,但我们的身体不能完
全没有这些养分,在与患者一同设计餐单的时候,必须让患者明白身体需要这些养分,在他们愿意的情况下才能将这些食物加入餐单中。由于患者长
期节食,胃部不能在短期内恢复正常分量饮食,因此治疗前期必须以改变饮食模式为主,而非急于增加体重。厌食症与暴食症除了要接受心理治疗和饮食控制的配合,家人关怀也是关键。若患者在外居住或住在学生宿舍,不利于情况好转,建议患者与家人同住,在家人的照顾和关怀下,治疗效果也会更好。关注微信公众号
献花(0)
+1
(本文系一个虫虫的...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