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21世纪,中小学课堂向何处去?

 daoge6302 2020-04-17

做信息时代的优秀教师


就看《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时代的历史变革。如何使教师、学生、家长都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与这个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难题是:21世纪学校课堂向何处去?为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破解这一时代难题,我们希望在互联网上寻找一批志同道合的教育人,组成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与教学创新团队,共同探索《信息时代的学与教》,推动工业文明的“三中心”讲堂向信息时代的高效“学堂”转型

一、为什么要探索《信息时代

学与教》?(指导思想与课程目标)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正在重塑学校、师生、家庭、社会的学习文化新时空,尤其是以慕课和微课为代表的网络课程新潮流风起云涌,对学校课堂创新和家庭、社会终身学习模式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如何使师生、家长尽快适应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新环境?显然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必须更新广大师生的学习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在信息技术环境中高效学习与教学的方法与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建设。信息化、全球化的生存环境对个体的学习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同时也为培养和考察个体学习能力创造了很多新的条件与可能,各级各类教师、教育管理者,包括家长,应该成为信息时代学习方式创新的前沿探索者和直接受益者!

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的时代使命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新的学习文化,彻底改变千百年来以教师讲授、课堂灌输为基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培养新一代名师团队,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从根本上解放师生的创造力,让中华教育更快地走向世界!

二、如何探索信息时代教师研修

新模式?(课程内容、形式与特色)

探索信息时代课堂创新必须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实现知行合一。因此,我们的课程研修本身就必须体现我们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内容、形式、技术、评价体系,要创设新环境,创生新资源,孕育新一代学习者团队

为此,我们必须探索信息时代教师研修新模式:

教师教育的研修-培训必须立足现实,对现实中大家共同面对的挑战和困惑进行梳理,提炼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的讨论就是我们的话题,在这些话题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有价值的想法就转化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这是第一组(研究对象、内容、选题方式)。那谁来研究我们在栏目中形成的课题呢?要有稳定的读者群体、稳定的作者队伍、稳定的研究基地,这是第二组(研究队伍)。有了队伍,有了课题,我们就可以办好这个窗口(这是普及层面的),而且把它变成教育创新舞台和基地,成为我们教育人的精神家园(这是提高层次的,进一步开设专门的研修课程)。

如何落实?以往教师培训课程基本都是按照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来设计内容和形式,这似乎体现了课程的科学性。但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陷入传授灌输知识、理论脱离实际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之旧轨道。显然,对现实课堂“三中心”教学模式的超越必须从教师研修模式的突破开始,并且实现这两种课堂的同步创新、转型。

基于我们团队近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我们采取以下方法论,作为教师研修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操作模式:需求分析与问题导向,学术引领与实践研修,团队协同与成就激励,实现知行合一中的双向建构(学堂创新与人才培养同步生长)。


第一,以学习方式的变革创新为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并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探索线上线下学习优势融为一体的“太极学堂”(中国特色的混合学习)模式,理论联系实际,使这门课程本身成为教师学习方式变革的舞台、窗口,在体验和参与中,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

第二,将自主学习和团队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创新、学习方式变革的突破口和攻坚战。并以此为纽带和桥梁,将团队学习的理念和操作模式应用到学校课堂创新的实践中,探索信息时代课堂细胞的变革和组织结构的创新。

以往我们的课程是设计一本教材,而本次设计是立足于现实课堂学习方式如何变革的实践与操作模式设计,将“太极学堂”模式设计出来,并在学与教的创新探索中使其不断完善。

第三,以评价-管理体系的变革促进教育系统体制机制变革。寻找阻力最小的路径和较低的成本代价,探索教师教育创新引领的学校教育整体创新系统工程。

导论与导学要点解读.m4a 来自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03:55
(音频文字请识别下文中“研修内容”部分的二维码进行查看)

三、课程研修导航

1、本课程研修必须实现三方面的协同创新

  • 第一是学习内容与形式创新;

  • 第二是学习环境、技术工具与资源创新;(在学习环境中,很重要的是网络学习平台和学习终端的选择、适应和创造性应用)

  • 第三是学习评价与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创新;

  • 并实现这三者之内在结合。

2、激发学习内在动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要素

本课程在长期实践探索中,提出了学习动力层次理论模型(见下图),指导和帮助学习者了解、反思自己学习内在动力产生的缘由、激励与提升的方向、方法。

3、探索自主与团队结合的“太极学堂”研修模式

《信息时代的学与教》由“导论与导学”“学习篇”“课程教学篇”“教师篇”“转识成智”五部分组成。研修时教师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需求、兴趣、背景知识等差异,自主选择不同的学习路径、不同内容、不同团队。总体思路是:三学并举,五育融合。

三学就是自主学习、团队学习、研究性学习,这是信息时代课堂中三种学习模式和能力,三者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我们的研修模式和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就要以此为突破口,实现从“三中心”课堂向信息化高效学堂的转型。我们希望有兴趣、有条件的学校在开学复课的第一周就开始携手探索这种新模式。“五育融合”是指德、智、体、美、劳,五育是内在融合的整体,既是教育目标,又是课程分类和评价体系。

本期是开篇的“导论与导学”,下期我们将开始“学习篇”的研修。下一课是“如何实现从‘三中心’课堂向信息化高效学堂的转型?”

研修内容

1、“导论与导学”研修反思:你学后的主要收获?问题和困惑?创意(你想怎么做)与建议?

2、研修实践课题:开学第一周你的课堂教学如何创新?(请愿意参与者提出你和团队的思路和设计方案)

3、预习内容与要求:请参与者提前研读以下资料(见下图二维码)

①《学习在你身上真的发生了吗?》

②《构建生成学习论:信息时代学习方式创新的理念与方法论》

请在预习的基础上思考三个问题:你的主要收获?问题和困惑?创意与建议?希望在线上、线下自组织的团队中交流,并在下周三之前,以团队的形式发布在专栏讨论区中。

这就是我们“太极学堂”的教师研修模式。

信息时代新型学习与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一个面临各种艰难曲折,需要披荆斩棘的领域。近20年来,参与和经历过本团队学习的师生,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辛勤耕耘、领略到创造性学习成功之妙谛的师生,几乎都会被这一博大精深领域的壮美景象所吸引和陶醉,我们深切地感受到:

学习是科学,要成为科学的学习者,就必须求真——探索并遵循学习的客观规律;

学习是技术,要掌握高超的学习技能,就必须向善——在刻苦的修炼中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是艺术,要想在艰苦的学习中获得乐趣,就必须审美——体验出神入化的学习意境;

学习更是哲学——领悟真善美统一的学习智慧,创造学习型社会,享受学习化人生!

栏目主持人:桑新民

杭州银湖书院未来教育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教育学博导

作者:桑新民(杭州银湖书院未来教育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教育学博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