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鞠丸真厉害!能治疗几十种病,遍及内、妇产、男、耳鼻喉科等 作者 / 1蔡秀江 2黄美艳 1普洱市中医医院 2普洱市人民医院 越鞠丸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越鞠丸出自金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为治疗郁证代表方,可治疗六郁(气郁、湿郁、火郁、食郁、血郁、痰郁)之证,症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本方由香附、苍术、栀子、神曲、川芎5 味药组成。方中香附疏肝解郁,以治气郁;苍术燥湿运脾,以行湿郁;栀子苦寒泄热,以清火郁;神曲消食导滞,以除食郁;川芎活血行气,以解血郁,且其为血中之气药,可助香附行气之功,强化了本方行气为主的思路。诸药合用,共奏行气解郁之功。因痰郁乃气滞湿聚而成,若气行湿化,则痰郁随之而解,故方中不另用治痰之品,此亦治病求本之意。本文总结近10 年来越鞠丸临床应用,以期为中医师使用该方提供新思路。 1 治疗内科疾病1.1 郁证张国妍等用越鞠丸合逍遥散治疗郁证患者56 例,结果表明痊愈22 例,显著进步24 例,进步5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91.07%。郭利华用疏调汤合越鞠丸治疗肿瘤之郁证,取得良好疗效。 1.3 恶劣心境余英仪等用越鞠丸治疗恶劣心境45 例,结果表明痊愈9 例,显效11 例,有效10 例,无效15 例,总有效率67.67%。 1.4 精神分裂症韩卫军等用越鞠丸治疗精神分裂症,取得良好疗效。 1.7 胃神经官能症牟明鸥用越鞠丸加味治疗胃神经官能症50 例,结果表明痊愈42 例,好转8 例,无效0 例,总有效率100%。 1.8 胃肠道功能紊乱樊新荣用越鞠丸加减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35 例,结果表明痊愈14 例,显效9 例,有效8 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88.57%。 1.9 肠道易激综合征罗文芳用越鞠丸加味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50 例,结果表明治愈36 例,有效12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6%。 1.10 便秘何晓晖用越鞠丸治疗便秘,取得良好疗效。 1.11 泄泻郭秋敏等用越鞠保和丸治疗泄泻,取得良好疗效。 1.12 功能性消化不良单崇武用针刺联合越鞠丸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5 例,结果表明治愈16 例,显效10 例,好转6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91.43%。 1.13 反流性食管炎王聪用越鞠丸合乌贝散加减治疗气郁痰阻型反流性食管炎30 例,结果表明临床痊愈2 例,显效12 例,有效15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96.67%。 1.14 消化性溃疡鲁向辉用枳术丸合越鞠丸作汤剂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良好疗效。张学松用越鞠丸加味合奥美拉唑治疗难治性胃溃疡,取得良好疗效。 1.17 急性黄疸性肝炎胡涛用越鞠丸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58 例,结果表明有效57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98.3%。 1.18 慢性胆囊炎过忆用越鞠丸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76 例,结果表明临床治愈19 例,显效27 例,有效25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93.42%。 1.19 胰腺癌陈晓真用越鞠丸加味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气机郁滞型)30 例,结果表明显效12 例,有效14 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86.7%。 1.20 2 型糖尿病李素琴用越鞠丸加减治疗2 型糖尿病68 例,结果表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54 例,无效14 例,总有效率79.41%。 1.21 糖尿病胃轻瘫杨玉莲用越鞠丸加味治疗2 型糖尿病胃轻瘫80 例,结果表明显效40 例,有效33 例,无效7 例,总有效率91.25%。 1.24 高脂血症冯笑予等用越鞠丸加味治疗痰浊阻遏型高脂血症患者40例,结果表明中医症候疗效,临床控制30 例,显效8 例,有效1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97.5%;疗效临床控制28 例,显效9 例,有效2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97.5%。 1.25 肥胖黄文政用越鞠丸治疗肥胖,取得良好疗效。 1.26 代谢综合征曹会波等用越鞠丸加减配合饮食运动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34 例,结果表明基本治愈16 例,好转16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4.1%。 1.27 痞证陈岩等用越鞠丸治疗痞证,取得良好疗效。 1.28 心悸胡蓉用越鞠丸加减治疗心悸,取得良好疗效。 1.31 神经性头痛王巧丽用加味越鞠丸治疗神经性头痛41 例,结果表明治愈30 例,有效11 例,总有效率100%。 1.32 急性脑梗死孙素芹等用越鞠丸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抑郁患者,取得良好疗效。 1.33 失眠陈志勇用越鞠丸加减治疗失眠49 例,结果表明痊愈30 例,显效11 例,有效6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5.92%。郭润英等(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用越鞠丸合甘麦大枣汤治疗青春期失眠42 例,结果表明显效30例,有效10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5.2%。 1.34 眩晕马云枝用越鞠丸治疗眩晕,取得良好疗效。 1.35 亚健康状态王贝贝用越鞠丸加味治疗亚健康状态30 例,结果表明治愈6 例,显效10 例,有效12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3.33%。 1.36 不明原因高热徐静用升阳散火汤合越鞠丸治疗不明原因高热,取得良好疗效。 1.37 其他越鞠丸还可以用于治疗功能性低热、支气管炎、自汗、反胃、胃脘痛、泌尿系感染、排尿头痛、淋证等。 2 治疗妇产科疾病2.1 术后胃肠道反应蒲艳等用越鞠丸改良配方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致胃肠道反应50 例,结果表明完全控制20 例,显效18 例,有效10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6.0%。 2.2 月经病崔海月等用越鞠丸治疗妇科月经病痛经,月经不调,闭经,取得良好疗效。廖玲玲用越鞠丸治疗逆经,取得良好疗效。龙惠珍用越鞠丸治疗绝经综合征,取得良好疗效。 2.3 多囊卵巢综合征徐广立等用越鞠丸联合口服避孕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良好疗效。 2.4 产后抑郁症周红香等用越鞠丸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产后抑郁症30 例,结果表明痊愈18 例,显效9 例,有效2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96.67%。 3 治疗男科疾病3.1 阳痿何晓晖应用越鞠丸治疗阳痿,取得良好疗效。 3.2 阳强杨成春等用越鞠丸治疗阳强,取得良好疗效。 4 治疗耳鼻喉科疾病4.1 癔病性失音于春霞等用越鞠丸加减治疗癔病性失音9 例,结果表明治愈6 例,好转3 例,总有效率100%。 4.2 急慢性咽炎白静等用越鞠丸辨治急慢性咽炎,取得良好疗效。张彦等用越鞠丸加减治疗慢性咽炎,取得良好疗效。 4.3 咽异感症任应化用加味越鞠丸治疗咽异感症,取得良好疗效。 5 小结越鞠丸运用于内科、妇产科、男科、耳鼻喉科等,对于胸膈痞闷,脘腹胀痛,饮食不消等症,有很好的疗效。丸剂(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体积,易于携带,制备、贮存方便,药力持久,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尤为适用。治疗中,辩证以郁证为主,药物随症加减,可用于多种疾病治疗。复方的有效成分、作用机理需要进一步阐明,使越鞠丸这一经典方药在临床上更广泛的使用。 越鞠丸:胸闷气短一扫光 全天心情变舒畅 偏方名:越鞠丸 【做法】将上述5味药研磨成细末后,用水制成绿豆大的药丸,每次15克,用白开水送服,每日3次。 【外公问诊记】一次,一位衣着亮丽的女士来到外公的诊所,外公问她哪里不舒服,她却说出了“郁闷”二字。 如今,郁闷一词似乎已经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当然,人非草木,没有人可以每天都过得非常开心,偶尔的心情不快也正常,但是,千万不可以让这种负面情绪发展下去,因为它很可能诱发抑郁症。 外公听后,随口说道:“是不是心事太多啊?”那女士叹了口气:“最近公司内部出了很多问题,一天到晚被一大堆事困扰着,每天加班到很晚,回家后老公还说我只顾工作,不顾家庭,我着实冤枉啊。我觉得每天都烦,最近还经常觉得胸闷,上不来气。” 听完她的叙述,外公建议她试试越鞠丸,既可以在药店购买,也可自己制作。并嘱咐她,在服药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会调节情绪,将难处告诉老公,让最亲近的人帮助自己分担生活中的压力。 那女士道谢后便回家了,大约服药半个月后来外公的诊所复诊,结果精神状态大好,还说夫妻俩的关系也和谐了不少。 【外公说中医】中医认为,郁证包括“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等六郁,其主要原因是气郁,气郁容易导致血行不畅,进而形成血郁;而气血郁久就会聚湿食滞,形成湿郁、食郁,化火形成火热之郁。而越鞠丸的主要功效就是开郁舒气,因此可以舒畅气机,气郁得消,故六郁皆舒。 鞠”即郁也,因本方能发越郁结之气,故名“越鞠”。越鞠丸又名“芎术丸”,为治疗因六郁导致的胸膈痞闷、吞酸呕吐、饮食不消等症的主要方剂。该方中,香附辛温芳香,具有开气郁之功;苍术可燥湿郁;川芎可调血郁;栀子苦寒,具有解火郁之功;神曲可消食郁。本方虽无治痰郁之品,然痰郁多由脾湿引起,并与气郁、火郁、食郁有关,故方中虽没有治痰之药,有治病求本之意。 此外,还可在越鞠丸的基础上随症加减:如湿郁重则加茯苓、白芷;火郁重加青黛;血郁重加桃仁、红花;气郁重加木香、槟榔;食郁重再加麦芽、山楂、砂仁;痰郁重加制南星、姜半夏、瓜蒌、浮海石;挟寒加吴茱萸等。 文章来源:大众卫生报 越鞠丸为什么叫越鞠丸 越鞠丸一方出自<丹溪心先生金匮钩玄卷第一.六郁>:越鞠丸 解诸郁。又名芎术丸。 蒼术 香附 川芎 神麺 梔子 等分为末,水丸如绿豆大。 凡郁,皆在中焦,以苍术、川芎以开提其气以升之。假如食在气上,提其气则 自降,余皆妨此。 丹溪先生有好多书是有其门人、私淑者整理的。<金匮钩玄>一书是其晚年门生浙江浦江人戴元礼收录整理而成的。戴自己的著作还有<证治要诀>、<证治要诀类方>、<推求师意>等书。所以我的看法是越鞠丸并非出自朱先生之手而是戴元礼取之他人而归其于先生者也。戴元礼是丹溪先生之高足,加上医术上有建树,明洪武年间(1368-1398)被朱棣招为御医,曾任太医院使。永乐初年(1403年)以老辞官。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他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去接触貯藏在太医院里的医书,翻阅、抄录、撷取或撰文。为感恩谢师,书著师名,自称录者;自得之处,具以本名。 我之所以这样推断是有原因的:越鞠丸又名芎术丸。这好理解,取其中两味药物而之。越鞠丸的越鞠两字如何解释?很多年前看过一本中医杂志,说梔子在江浙被叫做越鞠。此说只是自说自话自相信吧了。我的解说是所谓郁者忧郁闭结,无论是虚是实,都会有一张痛苦的脸。鞠:贫困。因贫困而出现的形体与面貌:一脸痛苦、微躬着身。这便是鞠的引申;而微弯着腰又是鞠的本义。越字有作消散的解释,所以将芎术丸改名为越鞠丸是因其功效而命名的。此人必定是位老学究,而且又是位懂医的人,因其“让腰弯得以直;让因郁引起的痛苦得以消散”用越鞠两字去概括,一眼明知的人不多,必须翻书查攷而后才能明白其意。这老先生真会给后学者出谜语。 越鞠丸可以治六郁症,即气郁、血郁、痰郁、湿郁、火郁、食积(郁于其中),如今有人将其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等。也有人说此药可治神经衰弱。我用于治疗湿郁头痛,一一苔见黄腻,头痛且重如裹,腿脚痠重的病人,效果很好。 此药药店有售。功效:行气解郁。主治:胸闷胸痞,脘腹胀痛,嘈杂吐酸,食欲不振。我坚持认为其还能疗湿郁头痛一一类似鼻窦炎所出现的头痛、偏头痛症状。服法:见包装上说明。 保和丸、加味保和丸与越鞠保和丸的区别保和丸、加味保和丸与越鞠保和丸均可用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消化不良的调理与治疗,但很多人在用药时不知道选哪种好。那么,保和丸、加味保和丸与越鞠保和丸这三种中成药究竟有什么区别呢?该如何选用呢? 1、从组方成分来看: (1)保和丸的组方成分为炒三仙(焦山楂、炒神曲、炒麦芽)加二陈丸(陈皮、半夏、茯苓)、连翘、莱菔子(炒)。诸药配伍,共奏健胃消食,理气和胃,消食化积之功。 (2)加味保和丸的组方成分是在保和丸的基础上去连翘、莱菔子,加白术、厚朴、枳实、枳壳、香附而成。诸药配伍,共奏健脾燥湿,行气消积,消食除胀之功。 (3)越鞠保和丸组方成分是在越鞠丸(具有理气解郁,宽中除满之功)的基础上增加了木香和槟榔两味中药,木香辛温通散,善于行气而止痛,为行散胸腹气滞常用要药,且能健脾消食;槟榔行气消积作用较强,常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等症。 2、从功能主治来看: (1)保和丸具有消食,导滞,和胃之功。常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等症。 (2)加味保和丸具有健胃消食之功。常用于饮食积滞,消化不良。 (3)越鞠保和丸具有舒肝解郁,开胃消食之功。常用于气郁停滞,倒饱嘈杂,胸腹胀痛,消化不良。 3、从临床应用和适应症来看:保和丸、加味保和丸和越鞠保和丸三者均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均可用于饮食积滞,消化不良,嗳腐吞酸等症。但其临床应用和适应症是有区别的。 (1)保和丸临床主要用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的食积、消化不良等症。 (2)加味保和丸具有保和丸的所有功效,其行气消积,消食除胀作用较保和丸更强,临床多用于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爱腐吞酸,伴有胸脘痞闷、脘腹胀痛等气滞证候较甚者。 (3)越鞠保和丸兼具有保和丸和越鞠丸的两种作用,既可以舒肝理气解郁,又可以健胃消食除胀,临床常用于食积郁滞,湿浊内生及气、血、痰、火、湿、食诸郁,以气郁、食郁为主者,症见胸膈痞闷或脘腹胀痛,嗳气呕吐,倒饱嘈杂,饮食不化,消化不良等。 综上所述,三者在成分、功效和适应症方面有所不同。至于哪种更好,因人而异,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来辨证选用,必要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毕竟适合自己病情的才是最好的。 逍遥丸的25种新用途:治石棉黄褐斑 丹栀逍遥丸是在《和剂局方》中逍遥散的基础上加丹皮、栀子二药组成。由柴胡、当归、白术、白芍、茯苓、煨姜、薄荷、甘草组成。其功效为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原来主要用于治疗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寒热往来、舌淡红、脉弦虚之肝郁血虚等症。近几年来,经不少医家临床验证,其在治疗女性疾病方面,确有独特功效。近年来临床实践发现,丹栀逍遥丸有如下新用途。1.月经不调 妇人以血为本,血化生、统摄于脾而藏受于肝,若肝气郁结,血为气滞,常可引起月经不调。若郁久化火,热伤冲任,则可出现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行吐衄、崩漏等证。逍遥丸 是临床调和肝脾的常用方剂,在妇科病中应用极为广泛, 能疏肝养血、解郁清热,最适合于肝郁血虚、郁久化热之证,临床若能悉心辨治,运用于与月经有关疾病的治疗,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2.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MS) 通过对300例PMS患者给逍遥丸治疗并附200例西药治疗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逍遥丸疗效确切,远期疗效稳定。 3.乳腺增生 乳房两侧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结节,边界不清,质实硬或囊性感,推之可动,尤以月经前期为甚,经后则减轻或消失者或西医诊断的乳腺小叶增生和囊性增生病,均可服用本品。以本方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治疗182例,治愈75例,显效78例,好转20例,无效9例,治愈显效率为84.1%。 4.男性乳房发育症 本方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62例,其中痊愈52例,显效7例,无效3例。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5疗程。本方治疗男子乳房发育症35例,年龄17-73岁,病程3个月-5年,治愈率为89%。本方加减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7例,年龄18-36岁。治愈5例,疗程9-26天;好转2例,服药26天以上症状消失。 5.高泌乳素血症 高泌乳素血症系指由内外环境因素引起的,以高泌乳素(PRL)升高(≥25ng/ml)、闭经、溢乳、无排卵和不孕为特征的综合征。本方加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54例,经期停止用药,闭经者连续服药,直至PRL值降至正常,服药30剂后PRL值不降为无效。54例服药8-4天,PRL值降至正常者49例(90.7%);部分下降而未达正常水平者5例(9.3%)。在治疗过程中随着泌乳素的降低,临床症状获得相应改善或治愈。该方不仅降低血中泌乳素,还可以降低过高的黄体生成激素,从而调整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素的比值。 6.产后泌乳障碍 用本方为主加花粉、丝瓜络、漏芦,7天为一疗程,30例患者其中治愈2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7.卵巢囊肿 治疗卵巢囊肿30例,连续服药3个月。24例痊愈,3例有效,3例无效。 8.妇女腰痛 本方加白芥子为主,随证加减治疗妇女腰痛96例,治疗1-3周后,68例痊愈,1l例有效,17例无效。1年后随访,9例复发,仍用本方,6例痊愈,3例有效。 9.痛经 本方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服药在经前3~5天开始,连服5~7剂为一疗程。临床治愈14例,好转32例,有效率88.4%。 10.盆腔炎 本方加减内服并与外治相结合治疗盆腔炎属肝郁脾虚型28例,服7剂左右收效。本方去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生姜,加香附、刘寄奴、红花、毛冬青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盆腔瘀血综合征共100例,15-20次为一疗程。盆腔炎83例,显效43例,好转35例,无效5例。盆腔瘀血综合征17例,显效12例,好转4例,无效1例。 11.更年期综合征 本方加味以调肝补脾,若见心悸、胸闷、潮热出汗为主者,加小剂量氨酰心安(12.5~25mg/日)为治疗组62例,另更年安(4片/次,3次/日)32例为对照组。本方加味合氨酰心安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比单用更年安治疗,无论在总有效率及症状消除时间上都有显著差异。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调治1周后诸症缓解,巩固治疗一个月后可愈。 方法是口服逍遥丸一小袋(约9克),日服3次,30天为一个疗程,服至痊愈止。该处方中的生姜。白术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茯苓对实验性溃疡病有一定预防效果,柴胡及茯苓不仅镇疼,其中芍药.甘草还能消除痉挛。诸药配合,具有疏肝解郁,缓解止痛之功效,故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功效。 13.慢性肝炎 方法是用逍遥丸大密丸(9克),日2次,温开水送下,1个月为1疗程。其治疗机理是方中当归、茯苓能使肝细胞糖元蓄积正常,又能抑制炎症反应;柴胡、甘草对慢性肝损害有效,亦有抑制脂肪肝发生和纤维增生作用;当归、茯苓有明显降酶效果,抗肝细胞坏死的作用显著,故对于慢性肝炎的治疗有良效。治疗肝郁脾虚型乙肝有效,可根据病情轻重用药1-2个月可获较好的效果。 14.肝脾肿大 属于肝郁脾虚型者,应加鳖甲、牡蛎和丹参等,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不过用药时间较长。 15.胆囊炎胆石症 本方加减治疗胆囊炎证属肝逆犯胃者39例,均获较好疗效。本方加味治疗胆囊炎,服18剂有效。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者32例,收到较好的远期疗效。年龄23~76岁,病程2~26年。其中单纯性胆囊炎27例、合并胆管炎者3例,合并胆石症者2例。急性期配合补液及抗炎治疗,急性期控制后单纯用逍遥散治疗。有效30例,无效2例。随访最长时间达5年未再出现急性发作。本方加减治疗胆囊炎32例,15天为一疗程,一般治疗2-5个疗程。显效9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有人认为胆石症多由肝气郁滞所致,故用本方合硝石矾石散加金钱草治疗20例,病程最短者14日,最长者10个月。其中疼痛完全消失者17例,减轻3例;6例复查胆囊造影,有5例结石消失。 16.视网膜炎 用本方治疗中心视网膜炎15例16只眼,其中8只眼完全运用本方,治愈率为77.7%;另7例8只眼用本方配合西药治疗,治愈率50%。治疗时间一般1-3个月。16只眼痊愈10只,显著好转1只,好转3只,无效2只。本方加减治疗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1例,随访五年,未复发。用本方加味为主配合西药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重症为视物不清、视疲劳均有效。本方加减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20例(132只眼),显效74例(82只眼),有效38例(42只眼),无效8例(8只眼)。显效病例随访至今,仅10例复发。本病七情郁结型、脾胃虚弱型、肝肾阴虚型用本方均有效;以七情郁结和脾胃虚弱型治疗效果最佳。本方加减治疗肝经郁热、气滞血瘀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 17.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的面部皮肤浅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形状的色素沉着斑,中医又名“肝斑”“黧斑”。本方治疗黧斑5例,均系22~25岁未婚青年,病程1年左右。服药6-21剂,痊愈3例,有效2例。本方加味治疗160例黄褐斑,15剂为一疗程。治愈129例占81%,显效21例占13%,好转7例占4.3%,无效3例占1.2%。本方配合六味地黄丸治疗黄褐斑167例,凡肾阴虚给予六味地黄丸;肝郁气滞者给予逍遥丸;两者皆有者,早服六味地黄丸,晚服逍遥丸,半个月为一疗程,服药间避免日晒,痊愈57例,显效8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本方加味及六味地黄丸配合面部按摩的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100例,痊愈67例,显效2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 18.高脂血症 本丸治疗高脂血症84例,结果显示显效60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有效率90.5%。降低甘油三酯显,效57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有效率86.9%。 19.声带小结 本方合西药治疗134例声带小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药组)、对照组(西药组)。对照组:地塞米松每日3mg口服,一周后减半,以后递减,2个月结束。溶菌酶每日150mg,连服2个月。复方新诺明每日4片,连服20天。治疗期间给予声休。治疗组: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再口服中药,逍遥散加减: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三棱、莪术、桔梗、天竺黄、海藻、昆布。水煎服,每日l剂,连服2个月。两组临床结果显示:治疗组68例,治愈3例,基本治愈21例,好转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达85.3%;西药组66例,治愈12例,基本治愈10例,好转15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56.1%。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差异。 20.梅核气 慢性咽炎患者中,常有许多人有咽部痰堵或异物感,咽不下、咯不出,如同梅核咔喉,但不影响进食,中医称之为“梅核气。”中医认为,“梅核气”主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梅核气”不是“食管癌”,如果有咽喉有异物感,咽之不下,吐之不出时,可以尽早到医院诊查,避免不必要的担心。服用逍遥丸就可以治疗。 21.情感性精神病 用本方加减治疗26例情感性精神病患者,其中显著进步者16例,进步7例,无效3例。用本方加减治疗精神分裂症,证属肝郁气滞型14例,取得满意疗效。 22.抑郁症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加大,抑郁病人日渐增多。这类病人常见症状为闷闷不乐,对日常事情丧失兴趣,自感头晕乏力,胃脘不舒,胸闷气短等,甚至坚信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到各医院求医,但各项检查指标均为正常。应用丹栀逍遥丸清心除烦,舒肝解郁,方中当归、白芍有助肝之条达功能,故具有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症状之作用。与抗抑郁剂相比,该方没有依赖性及副作用。 23.失眠 逍遥丸有镇静、抗焦虑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逍遥丸加减治疗失眠40例,结果发现总有效率70%。提示:逍遥丸在治疗肝脾虚、血虚型失眠中起着重要作用。 24.糖尿病 逍遥散加减治疗糖尿病60例。药物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生黄芪、枸杞子。纳呆加鸡内金、壁麦芽、生谷芽、砂仁;不寐加枣仁、黄连、肉桂;尿频加山萸肉、桑螵蛸;有热者加金银花、蒲公英、牛膝;腰痛加金毛,狗脊、桑寄生、杜仲;眩晕加天麻、钩藤、蝉衣;眼睑浮肿加桑叶、菊花;牙龈出血者加仙鹤草;泄泻加乌梅、山药、芡实;大便干者去白术、茯苓,加玉竹、全瓜蒌。结果痊愈22例,显效18例,好转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 25. 带状疱疹 本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常见皮肤病,表现为患处皮肤潮红,进而展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至绿豆大的丘疱疹,快速变为水疱,皮疹沿皮神经呈带状分布,如颜面、颈、胸背、腰腹部,亦可进犯眼、耳、口腔及阴部黏膜,伴疼痛或发热,临床医师用逍遥丸加凉开水调成糊状,外敷疱疹处,每日早晚各换药一次,大多在3~5天后疱疹开始消退。 逍遥丸虽有很多临床新用途,但是凡肝肾阴虚、气滞不运所致的胁肋疼痛、胸腹胀满,咽喉干燥、舌无津液、舌红无苔、脉象沉细者慎用。孕妇忌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