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不可承受之轻

 yunshuixuanzhu 2020-04-18

一个月前的一天,我从休斯敦布什机场出发飞往达拉斯,又连续转了两次飞机,接着坐上前来接机的表妹的汽车,颠簸了近四个小时,终于在零点时分,和娃爹一起赶到公公的病床前。

初秋的夜晚,已经略微有几许凉意。特别是病房,因为开着空调,竟然还有些冷,我还不得不穿上了一件小外套。

病床上,公公穿着医院的病号服,佝偻地躺在那里。其时已经是肺癌晚期的他,面孔消瘦了很多,身上插满了管子,尤其是鼻子上套着一只大大的氧气罩,眼睛紧闭,张着嘴,艰难的呼吸着: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但整个人其实早已没有意识了。

据照顾公公的亲人说,在我们到达之前几个小时,公公已经陷入昏迷状态——一直都没醒。在那之前,大约下午六点的时候,公公还吃了几口稀饭,说了几句话,现在想来,应该就是所谓的“回光返照”吧。

他终究在咽气之前,等到了他的儿子,但最后却没有说上一句话。人生,任何时候都充满了遗憾。

可是,公公上个月才从美国回国,从查出癌症到最后离世,才四十多天啊,快的让人转不过头脑。

也许,如果公公不是因为去美国帮我们,可能就不会拖这么久,拖到癌细胞在体内迅速蔓延、生长、肆虐……

说到这儿,我又忍不住想批评他们:来美国前,明明让他们去医院做全身体检,怕他们不舍得钱,还特意通过朋友打了5000元人民币过去。

结果,还是没舍得。

对他们来说,没什么症状,花上一两千块钱去医院体检,简直是天大的罪孽。于是瞒着我们,说体检过了,好得很。

中国的父母,像他们一样的,估计不在少数。

他们不懂得早期预防和及时体检的重要性,他们宁愿生病了再花钱打针吃药吊盐水。然而,这又仅仅是他们个人的责任吗?

估计那时癌细胞就悄悄潜伏在公公的身体内了。

到美国后,偶尔跟我们说身体不舒服,但大家都没敢往那方面想。

他们自己也不敢说,只能找借口提前回了国,落地后就去检查。

——已经肺癌四期了,而且几乎全身扩散。

就我看来几乎是没有任何希望了,还不如让病人轻松一点地走。但娃爹不死心,信誓旦旦地告诉我,有医生朋友说近两年肺癌治疗有了大突破,可以用靶向药来进行治疗,但条件是需要基因匹配。

当基因匹配失败的结果出来后,公公婆婆就决定不治了,当场打包回家。我理解他们的心理,一辈子好不容易攒下几个钱,不想全浪费在医院里。对他们来说,也许自己的生命真的没有那一点儿存款来得重要。

娃爹不甘心让自己爸爸在家等死,坚决要求他重新住院:一边在医院接受放疗,一边“盲吃”靶向药,期待奇迹的发生。

可是如果奇迹是那么容易发生的,就不叫奇迹了。

盲吃靶向药的结果引起了肺炎,属于3%的患者会产生的副作用,偏偏公公就摊上了。

屋漏偏遭连阴雨。

公公已然这个样子,一直看护的亲人说,赶紧用救护车送回家吧。按照当地的风俗,人,总归是在自己家里离世更加好一些。

“有随行的医生吗?”我问。

“没有。”

“那护士呢?”

“大半夜的也没有。”

“那路上出问题怎么办?”

“就这样了吧。”

现在想想,那时的我还把公公当成一个“活人”,而亲人们却已经接受了现实。

医院的医生把那个大氧气罐拔下来,给他插上一个很小的跟输液瓶差不多大小的小氧气瓶,我相当怀疑那就是做做样子,力度根本不够。

公公在回家的救护车上就没气了。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躺在车厢里,胸口也不再起伏,看上去很平静,像睡着了一般。

到家之前,附近的亲戚朋友就得了消息,纷纷过来帮忙。

正在另一家医院住院,准备做肾上腺肿瘤手术的婆婆也被连夜接了回来。

你没看错,这就是中年人的悲哀:上有老下有小,自顾不暇,鞭长莫及,按下葫芦又起瓢。

刚刚到家,按照当地的习俗,燃起了鞭炮,劈里啪啦一顿响。

亲戚朋友们各自分工,自觉地忙碌起来。

天还没亮,又是一顿鞭炮,我还以为是自家的,却被告知,声音来自住在后边的一户人家,女主人也是癌症晚期,死于自杀。

不知道是出于病痛的困扰还是金钱的匮乏,抑或两者都有吧。

想起几年前,跟妈妈去看一位乡下的亲戚奶奶,那时候她才五十多岁,得了肝癌,干脆就不治了。

治的话,人财两空,不治,好歹还能留点钱给儿女。

我们回来后,没多久,就听到她去世的消息。只记得那天她说:我疼。

如果得了大病,目前的报销力度,跟所需的治疗费相比,只能说是九牛一毛,很多癌症用药、进口药都不在报销范围之内。

网上有人说,小康家庭和贫困的距离有多远?高赞回答是:一场大病。

无奈而又现实。

08年初,一篇名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公众号文章迅速风靡全网,作者算是家境殷实的大城市中产阶级,在重大疾病面前,依然不仅面临着体力的透支,精神的崩溃,甚至连经济都捉襟见肘。

看起来光鲜亮丽的所谓中产,连一场重疾都难以承担?

处理完公公的丧事后,回到老家,听爸妈说我一个初中同学的父亲也是肺癌,正像我们说的那样,靠吃靶向药救命,据说已经吃掉了小地方的一套房子。

正如网上有人说:前半辈子拿命换钱,后半辈子拿钱买命。据说80%的中国人的大部分积蓄,都在生命的最后两个月里集中花完。最后,人还没死,钱就没了……

另外一个初中同学的父亲也需常年服用白血病的特效药,经济上也是不小的负担。

看到朋友圈里有人说自己年近八十,常年吃药,希望大家资助,一块钱也好……看样子不像骗子。

遇到重大疾病后,说句难听点的,你有多少钱,就决定着你能活多久……虽然金钱不一定救得了富人的命,但至少比穷人活得久一点。

公公去世前曾说:都七十多岁的人了,死了就算了。但其实他也刚过七十一周岁的生日,离平均寿命还差好几岁呢,有点亏。

最让我难以平静的是表妹。

同龄人当中,没有人比她更有资格说“世界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这句话了。

表妹早产,自小身体娇弱,先天不足。8岁的时候,她的妈妈也就是我姑姑得了乳腺癌,由姑父陪同长期在外治病。表妹一个人孤苦伶仃,寄人篱下,在亲戚家到处蹭饭吃。

初中时候,表妹自己又得了肾结石,吃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激素,原先瘦的跟竹竿一样的她,被人嘲笑说胖成了“门板”。

中专毕业后的她,不甘心去父母安排的单位上班,于是自学高中课本,报名参加了当地中学的高考补习班,竟然奇迹般的考上了大专院校,后来又自学了法律本科,拿到了文凭。

接下来毕业、工作、结婚,正当我们以为一切往美好的方向发展时,她的噩运才刚刚开始。

她的老公,一个又高又帅看上去身体倍棒的小伙子,被检查出了骨肉瘤,而且这个瘤的位置在肋骨,比较罕见,据说还是国内第一例。

单纯的表妹抛弃了一切,陪老公看病,整整治疗了两年。

期间跑北京、跑上海、租房子、熬夜挂号、化疗、放疗、手术……表妹夫毕竟年轻,求生欲望是相当强烈,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经历住了至少十次的化疗过程,想想都疼……

最后,我去上海看他的时候,他的腿已经不能走路了。

最终表妹夫还是撇下了孤苦的表妹,终年33岁。

这两年,表妹夫的医疗费用包括各项开支,几近百万人民币,幸亏有个做工程的有钱的大舅,帮他承担了一切,否则不会撑这么久。

最后剩下尚未报销的几万块钱,按照表妹夫的遗愿,让大舅给了表妹。表妹夫说,欠大舅的情,只有来生再报了。

没想到表妹夫去世三年后,表妹又发现肾衰竭……

现在一边治疗,一边等肾源。虽然家里亲戚朋友众筹了一笔钱,但还是杯水车薪,姑姑和姑父还想把家里的房子卖掉,但那是他们唯一的房产,卖掉了连个家都没有了……

他们申请了当地的贫苦补助,一个月才100多块钱,不够在省城买水喝的。

这世上有些人是来享福的,更多的人却是来受罪的。

如果身体好,哪怕穷一点,节衣缩食,生活还是很美好的。而得了重大疾病的,即使有钱也是每天活在痛苦之中,更何况是平民百姓,那真是一副难以胜任的重担,却要用自己伤痕累累的肩膀去硬抗。

今天是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然而,那片孕育了中华民族丰厚文化传统,承载了无数中华儿女情感归宿的热土,在这个地球上的存在,已经悠悠五千年了——当之无愧的文化古国。

记得40周年时,还是一名小学生的我,作为校腰鼓队的一员,参加了全县组织的盛大的庆祝活动,至今记忆犹新。

我想,作为一名正常人,没有人会不热爱自己的父母,也没有人会不热爱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寄人篱下。

只要这片土地给他梦想,给他希望。

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国爱我,我爱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