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周问答 | “央行降低存款利率,对上市的保险和券商有何直接影响?”

 xxjjsdt 2020-04-18
本期问题导览:

马博士您好,如果央行降低存款利率,对上市的保险和券商有什么直接影响?谢谢。

马红漫:这问题问得比较有意思,降低存款利率主要影响的是银行,实际上对银行来说是利好的,这个是最直接的影响。因为这就意味着银行认为赚钱主要是看存贷款利差,存款越低贷款越高,银行越收益。

那么对保险和券商来说,其实相对影响比较间接。因为保险之前的一些投资类的产品,允诺的投资回报率是跟基准率有关系的,当基准率降低之后,意味着保险的压力总体上还是构成负面的,预期的投资回报会降低,因为整个社会的投资回报率会因此下降,所以保险理论上会对它的投资类产品将来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就叫做利差损。

券商也是比较间接,但是如果非要找影响的话,应该是偏利多的。因为理论上来讲,大家放在银行里的钱,存款回报率越来越低了,去炒股的话,券商收益大概如此,那么主要直接影响还是在银行这边。

当然从政策目前来看还是比较审慎的推出来的,所以从这意义上来讲,到底什么时候推?会推还是不推?现在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马博士您好,多家银行公布年报,股息率超过5%,是否意味着现在买入这些银行就能获得这个股息收入,短期进行套利。

马红漫:首先,第1句是对的,你在股权登记日当天之前买入公司股票,然后股权登记日的时候,还有公司股票,你就会获得红利。但是必须要告诉你,红利回报是要交税的,然后股价是会被除权的,所以实际上从您总资产的角度来讲,并没有任何的增长。

但是如果你愿意把它当成一个长期的债券收益,只要这家银行未来还能保持的高收益,其实它价格还是会涨回来的,放在一年周期左右还会涨回来的。

所以你把它作为一个债券,放在一个长期(5~10年)去投资,假如未来的银行股价,依然保持在价格每年都维持5%的一个分红率,你将获得一个每年5%现金分红的一样的债券类的投资品。

绝对不是当期的、当天的股息的回报,股息回报价格会除权下来的,短期也不存在所谓套利的机会,因为股价直接会被除权下来。


马老师好,请问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有什么具体方法可以简单地去做判断和分析,有没有特别需要参考的基本面?

马红漫:这问题问得是投资当中最难的一个问题,根本就不可能在这回答当中能解决。其实是基本面、财务层面以及您的能力圈三方面的要素。

基本面就是你要能够对一家公司基本上做一个减法。比如说怎样的行业你觉得会有投资价值,显然这个行业应该是一个成长期,不能是整行业的一个衰退、被淘汰期,最起码是一个稳定或者扩张期的行业。投资的标的应该是在行业当中具有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地位,这是最基本的一个要素。如果你按照这个要素去剖析的话,可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已经被排除掉了。

第2个就是财务分析,包括净资产投资收益率、相应的负债指标、流动性指标等等,这也是比较成体系的一个问题。

第3个就是你的能力圈,你自以为读懂这个公司,可能你根本没有读懂。在你的能力圈范围当中,行业、公司懂不懂?到底有没有能力去判断它未来的前景?公司短期出现的一些波折,会不会影响你的判断等等,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

我们研究投资,研究来研究去,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现实当中的“巴菲特”是很少的,大多数投资者我们都建议大家去做指数类的被动投资、组合投资。原因就是做一家公司的具体投资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甭说您了。

投资大咖都是经常会失手,所以您问了一个超级巨大的问题,它需要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读书、不断的听我们的课程,才有可能会有一些增进。



马老师你好,我去年开始一直在定投华夏沪深300指数增强,亏了一部分,现在是否要停止定投?但我以前买的成本都比目前高,谢谢。

马红漫:这很正常,正因为您以前成本高,所以才是亏了一部分。

定投是不止损的,定投是越跌越开心的,我个人觉得300指数在目前这个位置也不算高。可以坚持投下去,千万不要放弃定投,特别是在指数整体估值偏低的时候,现在肯定是要坚持做定投的。

定投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止盈不止损,出现亏损的时候反而要坚持定投,甚至要加大定投,这才是一个定投要做的事情。 



马博士您好,我想问一下浑水这个机构,之前多次听到他的报告做空某公司,但这家公司会马上跳出来反驳,通常一段时间后就会被打脸。可以讲一讲浑水这个机构吗?

马红漫:浑水实际上是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更多注重的事情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研究。但是研究来、研究去就明白发现一家好公司很难,但是发现一家烂公司还是比较容易的。用巴菲特话来说,“一个公司如果出现一只蟑螂的话,后面会有一堆蟑螂。”

大公司在A股市场不能做空,在海外是可以做空的。所以在海外确实有一批类似于浑水这样的公司,都是在致力于发现公司财务造假,然后去做空这家公司,在做空当中去赚钱的。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你这个问题,其实是因为他们做空的调研报告是做得非常缜密和仔细的,一般报告发出来之后,失守的有吗?有,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观察,失守概率大概不会超过20%~%30,大概70~80%的公司,基本上一份做空报告就给打垮了。

原因就是财务肯定是造假的,换句话这公司浑水做调查,财务如果是真的他就不发报告了,他既然敢把报告发出来,肯定是有确凿的证据。

就比如这次瑞幸应该是有员工派进去做卧底,然后拿了大量的销售票据的原始单据,包括一些作假的指令等等,你怎么可能会逃脱得了呢?所以实际上做空机构代表的是美国交易制度和美国法律制度带来的一个重大的突破。

在中国基本上没有这样的机构,所以你也不要想了。因为我们做空也很难做空,然后机构也不大会去做空。在中国研究报告出来的说是看多,一般就是持有,说持有一般就是您卖出,基本上不会有这样做空的行为。

好,谢谢大家,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