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土高原上的耕耘者:蹲点发现抗旱新途径,创“生物节水”理论

 文野 2020-04-18

2008年,

我国北方冬小麦产区

发生“五十年一遇”的旱情,

虽然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达到1.55亿亩,

但2009年依旧获得了较好收成,

甚至比2008年度还略有增产。

这一切,

和一位多年研究旱地农业的科学家有关,

他就是山仑。

山仑,

我国旱地农业的学术带头人,

旱地农业与作物抗旱生理学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黄土高原上的耕耘者:蹲点发现抗旱新途径,创“生物节水”理论

2009年,山仑参加国庆60年观礼在天安门留影

他开辟了我国

旱地农业生理生态研究新领域,

证明有限水分亏缺对作物的补偿效应,

为发展节水农业提供了有力根据;

提出作物对半干旱地区

多变低水环境的适应及调节这一新概念,

并研制出属国内外首创的,

使作物生理活性和抗旱性

得到一定程度结合的新型抗旱剂,

被认为是基础研究

与开发应用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治道本耕桑,此理在不疑”,

自从入了“农学”之门,

他就将毕生的热情

献给了祖国的大地高原。


母亲的素养孕育了他的诗意

1933年1月,

山仑出生于山东黄县(今龙口市),

父亲是报关行职员,

母亲是小学教师。

当时母亲以新思想的魄力,

打破祖规,

为哥哥和他分别取名

山昆、山仑,

以期他们拥有昆仑般伟岸的人生。

黄土高原上的耕耘者:蹲点发现抗旱新途径,创“生物节水”理论

1938年,山仑(左一)全家合影

5岁时,

山仑开始在老家读小学;

9岁时全家搬到青岛,

在那里他完成了小学后半期

和初、高中阶段的学习。

这期间,

由于日本侵略者占领胶东

导致热爱祖国的母亲主动辞职,

家里曾一度陷入交不起学费的拮据局面。

即使是那时,

母亲也坚持主张孩子

须通过“发奋读书”

才能实现“成名成家”,

从来没有荒废过哥俩的学业。

母亲读过书、懂历史、爱祖国,

把艰难的生活经营出一种诗意的美丽,

这深深影响了山仑。

在母亲潜移默化的教育下,

他爱上文学和自然。

1950年高中毕业后,

他报考了山东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自此与土地开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说起当时,

他无比感谢母亲的支持,

由于家里的经济压力,

父亲并不赞同他跟哥哥读大学,

但母亲坚持让他读书,

为他开启了将要奋斗一生的事业。

黄土高原上的耕耘者:蹲点发现抗旱新途径,创“生物节水”理论

1953年,山仑在山东农学院读书

土地的踏实感加之文学的浪漫性,

使他对自己的专业深深着迷。

大学的他以《为什么学农》言己志,

表达自己对专业的坚守和热爱。

山仑尤其喜欢植物生理学和土壤学,

虽然这两门学科相对深奥,

但凭着他对植物生命活动规律、

土壤中物质运动规律

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的

极大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这两门课程里如鱼得水,

这也为他开辟

旱地农业生理生态新领域

打下了一定基础。


顺应自然规律才能与其和谐共生

1954年8月,

山仑大学毕业被分到中国科学院,

后被分到位于西安的

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

即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

那是位于西安西80公里处的杨陵、

由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竺可桢

对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情况全面考察后,

1954年6月亲临选址、

7月开始筹建的百废待兴的处女地。

虽然地处偏僻条件艰苦,

但是凭着一腔为祖国献身的热血,

他与其他同事一起摩拳擦掌

准备投身到农业科学的未来。

1958年,

山仑被选派赴莫斯科苏联科学院

植物生理研究所水分生理实验室,

师从苏联著名灌溉生理学家彼季诺夫,

于1962年6月顺利毕业,

获得了副博士学位。

黄土高原上的耕耘者:蹲点发现抗旱新途径,创“生物节水”理论

山仑(后排左二)与水保所同批留苏同事的合影

回国后,

怀有独立思考和事必躬亲的科学态度,

山仑继续围绕生产实践进行科学研究,

并在山西省离石县孟门公社五里后大队、

陕北安塞县茶坊基点、

宁夏固原等地先后蹲点。

值得一提的是,

1965年山仑在五里后村蹲点时

遭遇历史罕见的大旱之年,

他从实际情况出发

得出了“与其他作物相比,

高粱叶片具有在低水分含量下

维持较高膨压能力”的结论,

还发现“玉米虽对水分十分敏感,

但其生长后期抗旱性有显著增强”。

更重要的是,

他根据生长正常的玉米地

反比萎蔫严重的玉米地

土壤水分含量低得多这一现象,

在后来提出了

“干旱条件下黄土高原产量低下的

主要原因不是降水不足,

而是对降水未能有效利用”的论点,

藉此走上了实践

“农业中少量水高效利用”之路,

继而引申出

“有限水高效利用的生理生态基础”研究,

还提出了“生物节水”的重要理论,

以实现“既节水又增产”的双重目标。

山仑一直坚持这方面的研究,

其研究成果于2004年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黄土高原上的耕耘者:蹲点发现抗旱新途径,创“生物节水”理论

1970年,山仑(左二)参加中科院赴阿尔巴尼亚有关微量元素农业应用项目

五里后蹲点成为了

他展开旱地农业研究之路的

起跑点。

通过这次科研实践,

他深感大自然赐予的丰富知识,

比书本上描绘的更细致、

更神奇、更美妙,

而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才能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黄土高原上的耕耘者:蹲点发现抗旱新途径,创“生物节水”理论

1975年,山仑(右一)和水保所同事在韶山出差

为更好地开展

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的系统研究,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他多次倡导建立旱地农业开放实验室,

并和水土保持研究所唐克丽研究员等

共同起草了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

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申请书》。

后几经论证,

实验室于1991年建立,

1993年获准开放,

成为我国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基础

及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平台。

山仑作为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继续着旱地农业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

黄土高原上的耕耘者:蹲点发现抗旱新途径,创“生物节水”理论

1994年山仑(左三)与学生参加有关会议

山仑的这一生,

始终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他怀着“一辈子哪怕只干一件事,

也不辜负党和人民

对自己的长期培养”的朴素初心,

夜以继日地踏实努力,

并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总结他的科技成果和贡献,

大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其一,

他是最早倡导

加快我国旱区农业发展的专家之一,

开拓了旱农生理生态研究的新领域;

其二,

他所主持的黄土高原旱农增产

与综合治理等项目取得预期结果,

使旱地农田生态步入良性循环;

其三,

他所开拓的旱地农业生理生态领域研究,

改变了作物的用水方式,

减缓了人类面临的水资源危机,

为发展节水型农业(含半旱地农业)

开辟了广阔前景。

黄土高原上的耕耘者:蹲点发现抗旱新途径,创“生物节水”理论

1998年,山仑参加全国人大代表会议

因科研成绩突出,

1988年,山仑获

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

1991年,

被授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以热爱为底色的科研道德

创新与实践融为一体,

是山仑院士用岁月总结出的科研真谛。

还在农大时,

一位老师的话让他终生难忘:

你在实习方面

应当像在学习上一样的好。

这句话山仑记了一辈子,

也一辈子在对照改正。

实践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理论再符合逻辑,

也得经历时间的检验。

科学出自设想和实践的统一,

缺一不可。

黄土高原上的耕耘者:蹲点发现抗旱新途径,创“生物节水”理论

1983年,山仑(左一)在澳大利亚进行旱农考察

对如何诠释科学精神,

山仑的看法高屋建瓴,

他认为科学界应遵循科学道德,

这与科学精神的要求是一致的。

科学研究工作的本质是创新,

需探讨前人不了解

和未解决的问题。

科学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

与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

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一致的。

作为一位农业科技工作者,

他认为应工作在科研第一线,

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

亲自调查、亲自动手。

黄土高原上的耕耘者:蹲点发现抗旱新途径,创“生物节水”理论

2001年山仑(左)与博士毕业生张岁岐合影

他说:

“科学精神最重要的是

要有一种勇往直前、

不怕困难,

甚至是不畏牺牲的大无畏的

奉献精神。”

抱着对旱地农业的热爱,

他以这种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将自己无私地奉献给科研事业。

他的女儿山颖说,

父亲退休后并没有颐养天年,

反而是各种会议更多了。

他是以科研为生命的科学家,

他要为再造山川秀美的

黄土高原提建议、

为解决黄河断流问题提建议、

为雨水集流补充灌溉提建议、

为保护性耕作提建议、

为农业抗旱提建议、

为革命老区水土流失治理提建议、

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黄土高原上的耕耘者:蹲点发现抗旱新途径,创“生物节水”理论

2011年,山仑在田间查看小麦旱情

而如今,

年近九旬的他

仍然穿梭在一些学术活动中,

以无限的热情和精力

投入进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之中。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山仑资料长编》,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2.《山仑:“农门”里的人生》,中国科学报

3.《当代中国旱地农业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陕西省植物学会资深会员山仑》 ,新西部杂志

4.《巍巍山仑——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中国农村科技

5. 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