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将军墓说明了一切,日本的由来,颠覆了他们自己的认知

 今古言堂 2020-04-18

在这篇文章,笔者要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唐朝将军墓说明了一切,日本的由来,颠覆了他们自己的认知。

于时日本余噍,据扶桑以逋诛”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百济国的移民逃到了扶桑来躲避惩罚。这句古文也是日本在历史上第1次出现的地方,由此可见最早的日本其实指的是朝鲜半岛上的百济国,他们是因为要逃避一些惩罚,所以才到了今天的日本。

当然如果我们去日本的话是不可能了解这些的,因为日本人自己传授的历史并不是和古典相同的,而且本人一直觉得自己所谓的天皇其实和中国古代的皇帝有着同等的地位,但是历史并不是这样的。

一、日本,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之一

在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宗藩是十分盛行的,这是指在当时以中国为核心的国家,他拥有自己的藩属国,这些藩属国有自己的主权,但是必须要定时向宗主国来进贡。

而且这些国家的国君必须要经过宗主国的册封才能够上位,在古代的东亚地区,中国是最强大的国家,因此就成为了整个东亚的宗主国,现在的越南、缅甸、朝鲜以及日本都曾经是我们国家的藩属国。

那么这里很多人就有疑问,为什么曾经作为藩属国的日本,竟然会大肆侵略中国呢?这其实是由于当时日本的地理位置远离中原,因此就算中国是日本的宗主国,但是日本位于如此遥远的位置,再加上周边有多个藩属国要管理,导致中原对当时的日本没有太多的在意,最终使得日本有机会强大起来。

如今的日本不愿意承认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之一,其实就是因为在当时侵略中国的时候,日本人的自尊心被放大,导致现在他们就算知道历史事实,也不愿意放下自己的自尊心。然而根据这一句古话的出处祢军墓,日本曾经只是一个三流国家,连藩属国都算不上。

祢军是唐朝故右威卫将军上柱国,在他的墓志铭当中记载着日本的来源。他在五胡乱华之后,便和自己的家族逃到了朝鲜半岛,并且成为了当时百济国的臣民,在唐高宗时期他重新投入唐朝,并且被命令为将军驻守朝鲜半岛,而他驻守朝鲜半岛的主要目的,就是方便中原和日本之间的来往。

二、日本原叫倭国,百济国是其来源

那个时候日本并不是叫日本,而是叫倭国。这是因为在东汉初年的时候,日本使者向洛阳进贡,并且向当时的皇帝表明他们愿意成为藩属国之一,请求汉皇赐予他们国名,由于他们的人均身高都比较矮,所以被赐予倭国。

而日本后来被称作日本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在高句丽和百济国都被灭亡之后,很多的朝鲜人前往日本进行避难,当时唐朝为了能够将这些朝鲜人和倭国人加以区分,于是便将朝鲜人生活的地方称作日本。

但是至此以后,我们国家的皇帝给日本的国书当中一直都是将日本称作倭国。而且根据我们国家的记载,日本这个词最早被倭国人使用的时候是在隋唐,当时的倭王给隋炀帝的信函当中写道:“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

因此从祢军墓志当中所记载的事情,我们可以得知日本的历史完全不同于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当然他们自己不愿意承认自己曾是中国的藩属国之一,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曾经侵略过中国,并且这种侵略对他们自己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成就。能够侵略领土以及人口数量是自己几十倍之多的国家,这种成就会给他们自己带来无比的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却是一种欺骗感,这种欺骗蒙蔽了他们自己的双眼,同时也在他们的心中形成了一块迷雾。

他们始终都陷入这块迷雾当中,认为自己是比较非常强大的,可以战胜中国,但是真实的情况却和他们料想的完全不一样,可以说他们这种做法也是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失败的方法之一,他们始终沉浸在曾经的那种侵略当中,但是历史事实却早已将他们抛之在后。

其次就是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大国,而且是一个向往和平的大国,面对日本这种不知耻的做法我们始终是保持一个宽容的态度对待。但是日本却因为已经迷失在曾经的那种感觉当中,所以他们看不到这种宽容,他们仍然觉得自己的实力还能够和中国对比,所以他们始终不肯承认历史事实。

日本虽然曾经很久一段时间是中国的藩属国,但是在近代来看日本对于中国始终是一个入侵者的姿态,而我们往往会对离自己比较近的事情有所感觉,因此他们本来宁愿沉浸在自己的感觉当中,也不愿意去面对历史的事实。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不管你是否相信他始终在那。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很多历史事实早已浮现到水面,这些事实是不可能被抹去的,不论人们怎么否认怎么捏造,他始终在那,而只有我们敢于去面对历史事实,我们才能够在未来走得更加长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