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业后,你会退出大学班群吗?

 陈小姐的小房 2020-04-18

那个沉寂已久的微信班群,最近突然炸开了锅。

所有的喧闹,起源于一张朋友圈的「婚礼邀请函」。

点开来看,新娘还是那么美,不愧是当年的班花, 身材婀娜、五官精致,一副姣好模样。

旁边的男人身材粗短,体态微驼,略显疲态。 小腹却又十分精神地擎天隆起,仿佛要挣脱那颗灰色西装纽扣的束缚。

“你们知道吗,林羽要结婚了!!!”

“我看到她朋友圈的婚礼邀请函了,她未婚夫看起来得有40岁了吧”

“40岁又怎么了,人家有钱啊,我听说那个老男人开公司的,资产好几个亿呢”

“唉,好好的白菜,怎么就被猪拱了。”

“我毕业两年,现在存款才4位数。还是林羽厉害,找个有钱人结婚,从此迈入新世界的大门。”

当然,这些议论林羽全都看不到,毕业典礼结束的那个下午,她就退出了班级群。

我盯着屏幕发了会儿呆,这样的讨论也确实没必要看下去。找到「删除并退出」。没有犹豫,我按了下去。

世界顿时清静了。

记得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个暑假,除了在各种「升学宴」四处奔赴赶场子,唯二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大学论坛和贴吧刷帖子了。

每当刷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帖子,忐忑又兴奋,仔仔细细浏览,生怕错过了任何一条信息。

到达高潮的时刻,一定是在某个主帖或评论区爬楼时,扒到自己所在班群的QQ号了!

满怀期待,屁颠屁颠加入班群,隔着屏幕和自来熟的小伙伴,随便一个话题就能聊上几个小时。

从香港旺角,到青海西宁。从北京护国寺小吃,到阿根廷最南边的灯塔。

那些美好的事物仿佛要把我带往春天。

母上喊吃饭,我总是推,「马上就来」。「马上」3连,母上进来把我电脑插头拔了……

只要打开班群,同频的小伙伴就会出现,带来归属、信任以及自由。

那时的我们,是 要去屠龙的少年,手里有光与剑,有过中二与狗血的想象,做过五彩斑斓的文学梦。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频繁打开班群了呢?

是在群里欣喜若狂,分享偶然间发现的图书馆2楼外语杂志时,集体陷入沉默的瞬间?

还是在期末考试前夕,几个同学在群里讨论打小抄技巧,其他同学纷纷应和的时候?

抑或是其他未被觉察,但潜意识却将我抽离出来的时刻?

是我变了,还是他们变了?

是我们变了,还是环境变了?

大概,环境和我们,都在变化吧。

曾经想要合群的我,在群里为一些没有营养的话题附和着,即使自己内心十分鄙视那种言论。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突兀与孤独,我真地很努力。

现在的我,在同事作出利益倾斜的决策时,也敢 拍 案而起、据理力争 了。

曾经无话不谈的上铺室友,会在我生病的时候,帮我点外卖。

外卖包装上的快递单,备注着「有病人在打点滴,嘴里苦,麻烦粥里加点糖」。那时的她于我而言,是大学里最柔软的存在。

现在的她,在重庆渝北,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在上海与重庆的「物理距离」阻隔下,我们渐渐也淡了联系。

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我们,推动我们不停成长。 我们不再中二、不再鲁莽,但同时,我们的热血与激情,也好像走丢了。

知乎上有网友说,「班级」是被动组成的集体,当拴住这个集体的绳断了,班级也就散了。

毕业典礼,宣告着大学的圆满结束。同时,也剪断了这根无形的连接绳。

有的同学继续读研,有的同学去了北上广深打拼,也有的同学回二三线城市奋斗。

有人从事专业对口工作,有人转行另谋出路。有人每天加班到深夜,见过无数个凌晨四点的北京。也有人在舒适圈内,各种资源加持,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大家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所在的圈子,似乎已经隔了东半球与西半球的距离。

话题从大学时的「如何抢到不点名的选修课」、「毕业论文写到几稿」,演变成了「我爸给我安排工作,可我只想每天躺在家里当咸鱼」。

世面见得越来越多,情感共鸣却越来越少。

今早看到一张扎心的图片,上面写着:

自己没能力就说没能力 怎么你到哪儿,哪都大环境不好 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

大概,环境和我们,也都没有变。

我还是那个拥有赤子之心的女孩,小时候立下写作的flag,现在依然固执、满腔孤勇。

写下的文字,「阅读量」惨淡,「好看数」也寥寥,一度怀疑自己。却在一碗榨菜肉丝面之后,战斗值满格,着手准备下一篇文章的选题。

室友,还是那个我心里最柔软的存在。平时联系不多,但是每次我在朋友圈发些分组可见的丧动态时,她都会来陪我唠上几句。

而当年的同学们,在学校的时候,本来就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三观与人生规划。

当时,大家也是三两成团,有自己的小圈子啊!

退出大学班群后,我的好朋友依然还在。

而那些从信息流里消失的人,大概从一开始,就只是我人生中的蚊子血吧。

你呢,毕业后,你会退出班群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