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谷雨。萍水相逢,雨生百谷,春雨瀟瀟,應是江南最美的時節。催生百谷的雨,所以才叫谷雨。谷雨前后一场雨,胜过秀才中了举。雨水充足好啊,水满塘,谷满仓,修塘等于修谷仓。預祝神州今年好收成。谷雨天,太湖的風光旖旎一定很美吧?一時去不了也无妨,今天《早茶伴侶》看幾幅作品,您能分得清是畫还是綉吗?这些作品不是国画,不是油画,也不是素描,而是苏绣,出自一位绣娘之手… 苏绣 江南春色 苏绣 泼彩山水 苏绣 碧溪游舟 苏绣 江南人家 綉娘姚惠芬 1967年出生于苏州刺绣世家,自幼就开始学习刺绣。师从近代苏绣'仿真绣'大师沈寿的第三代传人牟志红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任嘒娴。擅长将苏绣乱针绣的技法完美地融入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绣制中,使其绣品更具独创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传承人、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沈寿仿真绣第四代传承人。 2019年1月13日,当选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苏绣 拟元人写生法 苏绣 秋风起兮群雀飞 苏绣 怀素写意 苏绣 布袋和尚 ![]() 苏绣 太白醉酒 ![]() ![]() 作者采用乱针绣结合平针绣的多种针法进行绣制。各种针法虚实结合,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充分利用丝线的粗与细、线条表现的不同角度、排针的疏密来充分表现绘水墨用笔中的勾、染、描等,画面上的设色、墨韵层次等均被灵活生动地用丝线表现了出来。 整幅绣品色彩饱和淋漓、气韵生动、意境深远,在静态的画面里蕴含着十分精微的动态艺术效果。 苏绣 荷花翠鸟 ![]() 作者运用各色丝线对于整个画面的笔墨和色彩的把握达到了运用自如、收放自然、起承随意的境地。 由于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喜爱和理解很深,因而在这幅绣品中,绘画用笔中的勾、染、描、皴以及设色、墨韵层次等作者均灵活地运用丝线或粗或细,或率真或通达地表现了出来,使整个绣品色彩饱和,气韵生动,耐人寻味。 苏绣 写意牡丹 ![]() ![]() 苏绣 工笔花鸟 ![]() 苏绣 工笔花鸟 ![]() ![]() 苏绣 牡丹仕女 ![]() 苏绣 仕女图 ![]() ![]() 蘇绣 仕女图 ![]() 苏绣 童趣图 ![]() ![]() 苏绣 猫趣图 ![]() 苏绣 葡萄少女肖像 ![]() 苏绣 女子肖像 ![]() ![]() 苏绣 达芬奇自画像 ![]() 苏绣 女子肖像 ![]() 苏绣 儿童肖像 ![]() 苏绣 女子肖像 ![]() ![]() 苏绣 女子肖像 ![]() 苏绣 张大干肖像 ![]() 苏绣 凝 眸 ![]() 这些苏绣作品就出自姚惠芬手下,见过她的人,都说她很美,不是惊艳,而是一种古典的温柔。恬静、典雅,她就是大众心中传统绣娘的样子… 1998年,姚惠芬和妹妹姚惠琴在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创办了“琴芬绣庄”,开始了职业绣娘生涯。 ![]() ![]() ![]() 姚惠芬多次作为苏绣的形象大使赴美国、法国、意大利、英国、俄罗斯等国进行文化交流,宣传苏绣,她的作品被国内外多家艺术馆收藏。 ![]() ![]() ![]() ![]() 2017年,苏绣第一次进入威尼斯双年展,姚惠芬和妹妹姚惠琴一道,接受了一次很大的挑战。她们同中国当代艺术家合作,为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创作了34幅苏绣作品。 ![]() 其中,难度最高,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宋朝名画为刺绣蓝本的《骷髅幻戏图》,这幅作品运用了五十多种针法来表现,是苏绣工艺的一次创新实践。 ![]() ![]() 说到苏绣的未来,姚惠芬说,“我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苏绣队伍,把苏绣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 ![]() ![]() ![]() ![]()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为江苏省苏州市民间传统美术。苏绣起源于苏州,是四大名绣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苏州刺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传说来源于仲雍的孙女“女红”首制绣衣。古代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儿子太伯、仲雍来到今江南苏州一带建立了吴国,当地人有断发文身的习俗。仲雍做了吴国君主,想破除这种陋习,于是和长老们商议。不料他们的议论被正在缝衣的孙女女红听见了。她边缝边听,走了神,一不小心,手被针扎了一下,一小滴鲜红的血顿时浸染到衣料上,渐渐晕开成小花,于是女红有了灵感:把蛟龙的图案绣在衣服上以替代文身。为了纪念刺绣的发明者,民间至今仍将妇女从事纺织、缝纫、刺绣等活动称为“女红”。 ![]() 苏绣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苏绣以苏州刺绣研究所的高新区的镇湖镇(现改为街道)刺绣最为有名。镇湖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苏绣中的八成产品来自镇湖。 2006年5月20日,苏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18。 ![]() 唐代詩人張碧詩《林书记蔷薇》盛贊蘇綉 东风折尽诸花卉,是个亭台冷如水。 黄鹂舌滑跳柳阴,教看蔷薇吐金蕊。 双成涌出瑠璃宫,天香阔罩红熏笼。 西施晓下吴王殿,乱抛娇脸新匀浓。 瑶姬学绣流苏幔,绿夹殷红垂锦段。 炎洲吹落满汀雪,阮瑀庭前装一半。 醉且书怀还复吟,蜀笺影里霞光侵。 秦娥晚凭栏干立,柔枝坠落青罗襟。 殷勤无波绿池水,为君作镜开妆蕊。 ![]() ![]() 瑶姬学绣流苏幔,绿夹殷红垂锦段。 瑶姬,据《襄阳耆旧传》,是炎帝女,死后化作巫山之女。蔷薇盛开,绿叶葳蕤,花朵嫣红,恰似瑶姬用彩线绣出的镶有流苏幔的锦缎。以上写了红、粉两色蔷薇。那么白蔷薇呢?“炎洲吹落满汀雪,阮瑀庭前装一半。 ![]() ![]() ![]() 【我和我的祖國】網絡資源嘟嘟整合 更新于 5小时前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编织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