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北窑洞掠影

 DavidCCH 2020-04-19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特有的中国民居形式,具有浓厚的中国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窑洞样式众多,历史悠久,是我国劳动人民艰苦奋斗,利用自然的古老建筑形态,是千百年来是民俗建筑的活化石。

窑洞占地面积少,造价低廉,是以前陕北乡村的普遍居住方式。

据说很久以前,人们都是居住的自然洞穴,后来随着生产资料的改进,开始了人工挖掘,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到了先秦时代出现了石窑洞,但都是达官贵人和豪门富商能居住的,因为普通老百姓没有能力修建。

窑洞冬暖夏凉,四季适宜,许多住惯了的老人反而很不是适应新的居住环境。

许多从黄土地走出的孩子,都有很深的窑洞情节,那是小时候最深的印象,也是故乡在内心深处浓烈的记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古来文人墨客向往的生活,但其实真正生活在乡村,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无奈甚至绝望,许多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与陕北人民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格

在古代,不仅有天灾还有人祸,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老百姓只有居住在远离战乱与是非的地方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幸福。

在古代所谓的世外桃源,其实就是人们避乱时选择的有利地形居住,与世隔绝才能保证生活平稳所有才能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好在现在社会给了人们平安的生活环境,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更新于 昨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