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织网大师”—俾斯麦

 黑龙江波涛 2020-04-19

“织网大师”—俾斯麦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 Bismarck;1815-1898)一个德国历史上的大佬级别人物,一个给德意志历史抹上浓墨重彩的巨人。这位出身于普鲁士容克贵族家庭的传奇人物留给这个民族永久的光荣,也给自己留下了后人各色各样的评价。

相信我们大家都了解或者听说过这位“铁血宰相”。这是一个保守,残酷,争议不断的历史枭雄。也是这位强硬的人物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奠定了德国发展强大的基础。然而更重要的是在德国统一后其凭借高超而又富有技巧的外交手段编织了一个以德国为核心的,涵盖众多欧洲国家,复杂并且充满矛盾但是又很有效果的体系—大陆联盟体系。

“织网大师”—俾斯麦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通过“铁血政策”,在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战争中相继获胜并且于1871年正式结束了自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后德意志两百多年的分裂,跻身为欧洲强国行列。德国的统一是建立在王朝战争的基础之上,面对各强国在世界上争夺不断,自身相对弱小的局面,俾斯麦为巩固新生的帝国亲手编织了这个德国外交网络。德国在中欧的崛起太过于迅速,也太过于令人震惊。它的出现彻底结束了维也纳体系确定的欧洲大陆均势使得欧洲政治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种状况使得一直以来都是“”欧陆霸主”法国感到十分不爽,俾斯麦坚信由于之前的普法战争后遗症以及现实利益可能发生的冲突,德法两国之间已经存在不可调和的仇恨,因此当德国统一后他就开始缔造一个以反法以及孤立法国为核心联盟体系,他也是这一“外交大网”的总设计师和执行者。

“织网大师”—俾斯麦

俾斯麦的织网设计是:核心理念是建立一个以德国为核心的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国与其他大国结盟,保障德在欧陆上已取得的霸权地位。具体操作是在均势原则上联合奥匈帝国,拉紧沙俄,亲近英国,反对法国。在这一系列思想指导下俾斯麦“一顿操作猛如狗”仅数年时间就造了一张围法的大网。

首先是织网,第一波操作是缔结德奥同盟。当年为了使德意志统一,俾斯麦把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同时普奥之间的战争使两国结下梁子。这时候的德国由于在之前的土耳其近东危机和柏林会议上没有站在俄国一边导致两国关系恶化。为了应对这一危机以及保障德国在中欧的利益,俾斯麦有意和奥匈结成同盟。奥匈这边也出于保障其相对脆弱的欧洲大国地位的目的和德国接近。但这个时候德国皇帝依然认为应该和俄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当时俄皇还是他的外甥,不过俾斯麦坚决反对,执意要走联奥路线,最终德皇不得不退让,就这样德奥同盟于1879年正式缔结。这是整个网络的第一步也是核心部分,同时也是一个针对俄国的防卫同盟。

“织网大师”—俾斯麦

第二波操作是1881年的德俄奥三皇同盟。虽然之前德俄关系恶化了但俾斯麦并没有放弃拉紧俄国,他试图恢复之前的三皇同盟。尽管两国之间有间隙但为了防止俄法接近,避免德国将来有可能收两面夹击的厄运,尤其是在和英国结盟的希望暂时受阻后,俾斯麦就把目光投向了俄国。同时在俄国这边,当时其面对的主要对手是英国而非德国,为了在近东以及中东其他地区与英国抗衡,俄国也需要一个大国与之结盟来牵制英国,这个时候意大利和法国拒绝了俄国的提议,其不得不转向德国这边,与此同时奥匈想建立德奥英同盟来阻止俄国在巴尔干地区扩张的幻想被打破,加上俾斯麦的威逼,奥匈也同意了。就这样德俄奥三国在1881年缔结三皇同盟,史称第二次三皇同盟,之后不就奥匈与塞尔维亚结成同盟,这一同盟也成为了俾斯麦大网中的一个有机部分。

通过两波操作,俾斯麦把奥匈和俄国这两个欧洲大国纳入了自己的大网之中,就在这时机会又来了,他开始了第三波操作—德奥意三国同盟。1881年法国侵入突尼斯并将突变成自己的保护国的行动引起了意大利的不满,但自身又无能为力,因此要求加入德奥同盟。俾斯麦经过权衡,想进一步削弱法国因此同意了这一要求,1882年5月德奥意三国同盟建立。这是德国持续时间最长的同盟,到一战时期意大利反目才解体。这是一个针对法俄的军事同盟体系,三国各自获得需要的保证,但也使得德国的同盟体系变得矛盾和复杂起来。再次之后德国又缔结德奥罗同盟,罗马尼亚成了奥匈的势力范围。通过这一系列令人窒息的操作,俾斯麦凭借高超的外交手段和敏锐的国际政治洞察力初步编织起了这张以德国为核心,囊括众多国家的大陆联盟体系。

接下来就是补网。俾斯麦的这张大网太大也编织的太急了,因此留下了很多不足需要弥补。1885年的保加利亚危机以及期间爆发的塞保战争使得俄奥关系紧张,同时德法关系也进一步紧张起来。俾斯麦调整了大陆联盟体系,巩固三国同盟,加强与意的联系。1887年德奥意在柏林签署三国同盟的续约,进而使这一同盟变成一个进攻性军事同盟。

为了加强对法国的孤立,在对待俄国问题上,德国的政策充满了矛盾。它需要俄国,防止其与法国接近,同时又促使英奥意合作对抗俄国。因此德国推动英意两国于1887年2月签订了针对法国的《地中海协定》,同年12月英奥签订《第二次地中海协定》,这个协定又主要是针对俄国的。就这样俾斯麦调整了几大国的相互关系,但很明显这个体系中矛盾太多了。

此外在1887年6月当三国同盟即将到期之时,德国又和沙俄签订双边协议,协议规定德国在与法奥之外的第三国交战时俄国保持中立政策。由于之前的德奥同盟保证了奥匈在德法战争中保持中立,而这个协定又保证了俄国的中立,因此历史上称之为《再保险条约》。

俾斯麦这个外交网络复杂而又目标明确,同时他是围绕着德国利益而设定的,很多条约都是以秘密的方式签订的,因而在体系内部的其他国家之间充满了矛盾,比如俄奥之间就有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等等。所以其注定是无法长期维持的。威廉二世上台后改变了德国的对外政策,由“大陆政策”转向为追求阳光地带的“世界政策”,俾斯麦因此被迫下台。俾斯麦之后的德国决策层无意再维持这一大陆联盟体系,特别是1892年法俄结成军事同盟后正式宣告了打击和孤立法国的大陆联盟体系瓦解。此后的历史大家也都熟悉了,欧洲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最后不得不说的这一俾斯麦亲自设计并执行的密集复杂的外交网络体系给德国赢得了二十多年的战略发展机遇,为德国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最后这一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被丢进拉垃圾堆,但是它和它的主人俾斯麦完成了应有的“德国使命”,也成为后世学界纷纷谈论的不尽话题。

“织网大师”—俾斯麦

最后欢迎大家就以上问题批评指正并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