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埃及狮身人面像的头身比例不对,根据推测,原雕像应是狮子头

 历史解密坊 2020-04-19

古埃及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一座标志性建筑,被世界人民所熟知。不过有趣的是,最近有考古学家提出,狮身人面像最初的头部形象应该不是人面,而是一只狮子的面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考古学家究竟找到了怎样的证据?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距今约有7400多年的历史。古埃及在第十八王朝时期达到鼎盛,其帝国领域最南可达到努比亚,最东越过了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

作为一代繁荣的文明,古埃及有着一整套完整的文字系统与政治制度,传统艺术形式的诗歌、雕塑、绘画等都无比灿烂,其文明历程对于后世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影响巨大。

如今提到古埃及,可能很多读者都会第一时间想到金字塔、木乃伊以及狮身人面像。诚然,作为古埃及的著名标志,金字塔与木乃伊的确存在着诸多谜团,令后世之人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更有趣的是,坐落于吉萨平原中的狮身人面像,似乎显得更加的神秘与奇特。

狮身人面像高20米,长57米,算上前爪部位共72米,面部长约5米,宽4.7米,为狮子身体与人面的结合体。它的头部戴有“奈姆斯”皇冠,两耳侧方有扇状“那姆斯”头巾下垂,前额部位刻有“库博拉”圣蛇浮雕,下巴处蓄有帝王标志长须。

一直以来,考古学家们都认为,狮身人面像的头部肖像,是根据古埃及法老哈夫拉形象雕刻而成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它很可能是雷吉德夫根据父亲胡夫的肖像建造而成,目的就是为了彰显父亲曾经的权威,树立他在埃及民众心中的伟人形象。

对于这一观点,后世考古界一直将其视作主流,并将其载入史册作为已有的定论。可是凡事无绝对,在科学的道路上总会出现一些质疑之声,而恰恰是这些看似奇葩的理论,却撼动了曾经看似不可动摇的既成理论。

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考古学家们对狮身人面像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探查,并对各个细节之处做出了详细的记录。通过对狮身人面像的整体形状测算,他们发现,该雕塑的头部与身体部位完全不成比例。狮身人面像的身体部位较大,但是头部却略小,二者之间呈现出了“头轻脚重”状态,这种现象显然不符合事实。

众所周知,在古埃及的建筑之中,金字塔的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其巨大的石块组成,以及相互之间契合缝隙的微小,都说明了古埃及建筑工艺水平的高超。作为世界上著名的繁荣古文明,古埃及工匠的建筑雕刻技巧,绝对是毋庸置疑的。除此之外,综合古埃及壁画中的风格来看,古埃及艺术多以写实为主,很少会出现夸张的艺术形式,故此来说,狮身人面像的建造也应该完全遵照严格的比例,古埃及工匠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最有可能的推断是,狮身人面像原来的头部形象,正是一只狮子的面孔。

仅凭这一点,当然还不足以作为证据,考古专家们又找到了另一个有力的事实。通过深入的观察,考古学家们发现,狮身人面像之上的石质,出现了明显的水沟痕迹,说明它曾经遭受过一段很长时间的流水腐蚀,最终才留下了这些明显的特征印记。

考古学家们指出,狮身人面像所在的位置是平原地区,如果其曾经被水浸泡过,则必然要在雨水丰沛的时期,才有可能将其底部淹没,否则如埃及这般干旱的地区,根本无法形成一片足以浸泡雕像的“汪洋大海”。翻开史籍资料可以了解到,在古埃及历史中,的确有一个时代是雨水丰沛时期,距今约有5000-6000年左右,换句话说,早在这个时期,狮身人面像就已经立于此处。如此证据也能否定狮身人面像是根据胡夫面貌而建的说法,因为法老胡夫所生活的年代为公元前2598-公元前2566年,而在此时,狮身人面像已经于此屹立千年之久。综合以上两种说法来看,所谓的狮身人面像可能真的只是一只完整的狮子雕像。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学家们也同时宣称,鉴于现今考古证据的有限,他们暂时还无法确定狮子头像的本来真实面目。不过有一种推测却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古埃及工匠曾经在狮头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将其雕刻成了一副人面的形象。至于这个结论是真是假,依然需要日后更多证据的佐证,而这个寻找证据的工作,就交给考古学家吧。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