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四军威震江南的“延陵大捷”

 梦想童年594 2020-04-19

  伏击、强攻、白刃格斗,歼灭日本精锐部队—

  

  贺六根介绍纪念馆。

  

  记者仰望墙上弹孔。

  金山网讯 与平型关大捷、血战台儿庄等著名抗日战役相比,发生在镇江的贺甲战斗,虽然不特别“抢眼”,但它却是陈毅、粟裕等领导的新四军威震江南的一次著名战斗。这场战斗歼灭日本精锐15师团池田联队所属部队官兵168名、俘3名,被延安总部通电表扬——誉为“延陵大捷”,并被作词谱曲成《反扫荡》战歌,广为传诵。

  日前,记者前往丹阳延陵探访贺甲战斗现场时,贺甲战斗纪念馆馆长贺六根激情地唱起《反扫荡》战歌——“同志们,我们要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反扫荡!反扫荡!”

  随着贺六根铿锵有力、激昂奋进的歌声,我们的思绪进入那烽火连天、艰苦卓绝的岁月……

  日本鬼子进入伏击圈

  贺甲位于丹阳西南,距延陵镇约五公里,沟塘密布,地形比较复杂。1939年11月上旬,丹阳、珥陵、金坛、宝埝之敌集中千余兵力,采取分进合击战术,不间断地开赴延陵地区寻找新四军并进行扫荡。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一部、新六团和地方武装丹阳独立支队等地方武装,在金坛、延陵、宝埝一带地区游动,撒下天罗地网,待机歼敌。

  丹阳独立支队驻在贺甲村附近,支队有三个大队和一个特务队,共500余人。1939年11月8日凌晨,支队副队长林胜国得到侦察员报告,宝埝据点的三四十名日军夜袭延陵地区,大肆抢掠,将返回九里敌巢。支队领导认为,敌仅三四十人,是沿途经过这里而不是有目的而来,如果我们出其不意突然袭击,歼灭敌人完全有可能。于是,他们一面将敌情和部队部署向距离这里七八华里的新六团通报,请求支援,一面部署部队行动。

  上午8时左右,日军果然从延陵方向过来。见到他们进入伏击圈时,支队猛烈开火,当即杀伤10余人。敌人突然遭到打击,利用其优良武器组织还击。

  战斗正在激烈进行之时,新六团两个营的兵力在团长段焕竞指挥下,突然出现在敌背后猛烈攻击。敌人遭到四面强大攻击,眼看抵挡不住,就丢弃城河山向西突围,溃逃到贺甲村,企图凭借房屋建筑物和有利地形顽抗待援。

  中午12时左右,新六团和独立支队的首长正在会商歼敌之计,警戒在贺甲村西的加强班枪声响了起来。宝埝增援的敌人来了,并和残敌汇合起来。敌人反扑三次,均未得逞,又死10余人。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新四军重新调整了作战部署,日军也将机枪沿村环形配置,全力构筑散兵坑,并强行拉夫,在贺甲村东南角的祠堂开凿枪眼,以便一旦村陷就退踞祠堂,固守待援。新四军因强攻贺甲遭敌袭击,反复冲锋,白刃格斗,肉搏一团,互有伤亡。一营从贺甲西北进攻,因地形开阔,在敌火力下运动,亦遭受杀伤。酷战至傍晚,大雨骤至,风力亦猛,新四军发起第二次强攻。一营点燃湿稻草七堆,以浓烟为掩护,首先突进贺甲村。新四军后续部队也相继突入。敌人依靠民房建筑抵抗,新四军战士逐屋争夺,展开拼刺刀、肉搏战,将敌人阵地压缩到东南角祠堂内。当晚沉寂。

  9日凌晨4时,总攻开始。新四军先以一个排兵力摸索前进。接近祠堂时,不料有敌人狡猾地预伏在草堆中,突然冲出向我战士发起袭击。四连二排随即冲上助战,然后全连战士冲上去,展开搏斗。敌人被压了下去,退守祠堂。

  为了打开祠堂缺口,新四军召开了战前民主讨论会,大家献计献策。战士们在竹竿上绑束手榴弹,在祠堂西侧、南侧炸开三个洞口,紧接着向洞内密投手榴弹,炸得堂内的日军血肉横飞,乱作一团。敌人慌忙向北门一拥而出,进入打谷场,被二团、六团战士团团围住。此时,日军惊恐万状,紧握武器嚎叫、狂跳,不肯投降,作垂死挣扎。经过一场短兵相接的生死格斗,鬼子在新四军战士的大刀砍杀中绝望喊叫。

  “这场战斗歼灭日本精锐15师团池田联队所属部队官兵168名、俘3名,被延安总部通电表扬——誉为‘延陵大捷’。”在贺甲纪念馆前,贺六根讲述了这场战役,而纪念馆就是当年围歼鬼子的祠堂所改建。虽然纪念馆经过修复,但墙壁上由于当年激战时留下的数十个弹孔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在向人们叙述着那段烽火硝烟的战斗岁月。

  将《反扫荡》精神传承

  今年64岁的贺六根没有参加贺甲战斗,但从小就喜欢听爷爷讲新四军打鬼子的故事。

  1989年贺六根担任贺甲村委会主任,1995年担任村支部书记,2011年退休至今担任祠堂改建的贺甲战斗纪念馆馆长。

  贺六根告诉记者,为纪念贺甲战斗,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贺甲村决定将祠堂改建为纪念馆。为充分还原那段烽火岁月,2002年下半年,贺六根等人专程远赴江西军休所,采访参加过贺甲战斗的时任副教导员罗维道将军。在罗维道将军的讲述中,贺甲战斗在贺六根的心里更加丰满起来。2003年3月,贺甲战斗纪念馆动工建设,9月竣工。罗维道将军专程赶来参加开馆典礼。

  记者看到,贺甲战斗纪念馆为两进三间,而在一张“贺甲战斗纪念馆规划图”上,是三进三间。贺六根说,因为资金问题2003年只建设两进,但实际上贺甲祠堂是三进三间,“正在积极筹划将纪念馆恢复为三进三间”。

  《反扫荡》精神在贺甲传承。贺六根告诉记者,从丹(丹阳)茅(茅山)公路到贺甲战斗纪念馆约500米,原是一条约4.5米宽的村道,2007年将这条道路改造为约6米宽,其中要征用一组村民的部分土地,村民们毫无怨言。“特别是贺甲战斗纪念馆建设中,村民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现在每年大约有5000人次前来参观贺甲战斗纪念馆,贺六根总是认真地为每一个参观的人们讲述那段烽火岁月。

  “同志们,我们要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反扫荡!反扫荡!”记者离开时,《反扫荡》的歌声又一次在贺甲战斗纪念馆上空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