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贵州、四川、安徽等地区4月份就出了多起边坡坍塌伤害事故。 ☞4月12日上午,在贵阳云岩区马王街附近的一工地上发生边坡垮塌事故,事故造成1人身亡。目前,事故原因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中。 ☞4月12日上午9时10分许,贵州贵阳数博大道附近的一处施工工地发生边坡垮塌。一名施工管理人员在巡查工地时遇到边坡垮塌被埋。施工单位发现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公安、消防报告,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开展搜救,10时10分许,被埋人员被搜救出来并送医,但抢救无效死亡。☞4月9日上午10点48分许,四川南充仪陇县新政镇康宁街与滨江大道交汇处污水管网抢修工程项目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管沟边坡坍塌事故,事故造成现场两名工人被埋,一名工人送县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名被埋工人被发现时,经现场医护人员确认,已无生命迹象。 ☞4月9日下午6点左右,安徽六安霍邱县夏店镇一工地上面发生了塌方事故,事故造成3名工人被埋。被埋位置距地面约3米高,作业处呈漏斗形状,被消防队员救出并送上救护车去医院救治。 受伤人员半截身子埋在土里 边坡防护得分两部分说,一部分是基坑、管沟施工,另一部分就是生活营地和应急撤离路线。 先说施工部分。有时进行基坑挖掘作业,由于靠近道路、房屋、山坡等没有距离放坡的情况,有人说因为离得近没有放坡距离,所以没法采取放坡措施,只能这样施工,怎么会没有办法呢?支护加固措施不就是解决无法放坡的办法吗?无非就是花钱花功夫的事。老话说“省了灯油费了炕席”,这头不出那头出,与其早晚得出,不如早出早利索。 《安全规程》是用血的代价写成,上述案例不过是又增加了一个例证而已,我们不做也不应该做这样的贡献者。 清晨到后山,看到封闭的施工区开了门,就走进去看看人家的施工管理。看到正在对山体进行固定钢网喷涂施工,正好遇到工地上的师傅,向他讨教这个喷涂施工是正式还是临时防护坍塌措施,他回答说是临时的防坍塌措施。问他以前干这活也进行边坡防护吗?他说过去得看情况,看着危险就防护,差不多就算了,但现在不行了,只要是边坡就要进行附网喷浆防护,不然监管部门不愿意,老板也不愿在这种时候没事找事,所以,只要是边坡先要喷浆防护才能再干其它的活。过去可能不做的防护措施,因为疫情期间就必须去做。看来特殊之时必须有特殊之策才行。 工地上的师傅正在准备山体防坍塌喷涂作业。 打进山体的钢钎和布设的钢网。 第二天爬上山腰来看,是用钢筋做地锚,用钢筋编成方格网再喷涂固定。 《安全规程》规定了边坡坡度的比例值。 而有一些基坑、管沟施工时,往往会因为感觉不会出事,而放坡比例不够,看看前面的那几个事故,基坑都不算很深,但是防护支护措施不到位,照样发生伤亡事故,人命关天,不能不谨慎。有的技术人员说没有专用的仪器测量坡度,其实对一些边坡坡度检验,又不是测量方量那么精细,从现场找两根架管,那一把米尺,两个人就可以测量边坡坡度比例了。而且,边坡坡度符合规程不单是一个安全的事,也是一个成本和效益的事,如果不验收边坡坡度就按方案措施结算,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而且不要在基坑边缘放置挖出来的土,1立方米的土方约重达1.3吨,甚至落下一小块土方也会导致人死伤的。 开挖的基坑、管沟要搭设1.2米高的围栏,还要设置挡水沿,以及夜间照明警示灯和禁止跨越的警示牌,不然,如果有人进入受到伤害,也是要追究区域责任单位的赔偿责任的。 像基坑、管沟边坡放坡比例不够,还不做支护措施,以及无围栏、挡水沿、警示灯等明显的违章违规现象,应当引起重视。这样的“事故明患”,这样的“显性违章违规”,是我们工程管控、监控的大敌,需要立查立改才行。 而且做了边坡防护,就是做的不到位,也能延缓坍塌的速度,争取逃生的机会,就像下面基坑坍塌事故录像,施工人员看到基坑有异样,逃出作业区,拿出手机录像,能当事故的看客,也是先前做了防护争取了预警和逃生的时间带来的机会。 再说生活办公营地。建造或租赁或放置住房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不要选择在谷底的房屋,也不要选靠近沟岸的房屋。在有网络的地方可以装个有靠近报警功能的探头,观察屋后山坡状态,价钱也不贵,周边有异动和人跑动可以传送报警信号,以及时采取应对行动。还可以找当地老年人和村子领导了解当地洪涝历史记录和有事时他们向哪里跑,以便应对。 一旦在现场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附近安全的高地,离山谷、坡地越远越好,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渐小之后或雨刚停不要马上返回危险区,泥石流滑坡常发生于降雨之后。 开工前要走几遍规划的撤离路线,给撤离线路拐弯点和高地没名的地方取个名,以便于向所有人员进行告知培训,最好带领所有人员走一遍进行实际练习,增加记忆。 采取预防措施就有好的结果,这让我想起在惠州大亚湾项目的时候,遇到台风来袭,等到台风过后,到现场一看,采取防台风加固措施和没有采取加固措施的设施,结果完全两个样。 台风过后,看看业主老外的办公楼,基本上“毫发未伤”,因为采取了加固措施。 再看看我们的办公房,那真是“一片狼藉”,犹如经过一场惨烈的轰炸,因为没有设置防风加固装置。 看这两个铁质房子的不同命运,一个倒朝天,一个纹丝未动。 原因无他,一根架管砸到地下,一根铁丝将房子和架管绑在一起就可以了,这就是防与不防的差别。 防护措施有价钱贵的,也有便宜的,即使再简单的措施也比没有措施来的安心。我们许多人有一个很神奇的自信,就是我知道这个事有危险,但怎么可能就会偏偏被我碰上呢?而且不认为不做预防准备,长此以往的做事习惯发生意外是必然,而是认为正好倒霉才会碰上。 再看看下面的视频,做了支护措施之后,即使防护失效,坍塌时间也会延长,最起码可以从基坑内逃出来看坍塌的过程,毕竟不发生人员伤害事故是我们的底线。 基坑、管沟边坡放坡不符规程比例或不进行支护措施,晚上下了雨,作为负责人怎么睡得着觉?雨下的时间越长、越大,就越难受。要想睡得安稳,还是早计划、早落实、早验收,也就得个常安稳。 勿忘:在风险管控这个事上,没有准备,就是最大的风险! 有益分享尽在“易一道来”。 (视频来自网上,如有不妥请告知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