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出生命的意义》|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

 PETER读书会 2020-04-19

《活出生命的意义》|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一个从纳粹集中营里经历九死一生幸存下来的著名心理学家。

父亲因为饥饿死在他怀里,妈妈死于毒气室,妻子死于屠杀,哥哥死于矿山,作为“600万犹太种族大屠杀”的幸存者,维克多弗兰克一生创作39部著作,被翻译成34种语言,全球29所高校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68岁开飞机,70岁登山,活到92岁。

弗兰克的一生,专心研究精神病人的世界,创立了以“启发精神病患者发现生命意义”的“意义疗法”,是继“精神分析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之后维也纳第三心理学派。

《活出生命的意义》|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

梦破而去的作曲家F

这是本书中关于集中营里,印象最深的故事,也是最能侧面反映你我实际心态的例子。

在集中营中,有一个小有名气的作曲家F,1945年3月初的时候,F告诉弗兰克尔说:“医生,前几天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有个声音说,集中营在3月30日就能得到解放。”

这个梦让F充满希望,他确信梦里那个声音就是上帝给他的暗示。但日子一天天接近3月30日,却没有任何消息说战争会结束,结果在2月29日,F突然发高烧病倒了。3月30日,F陷入了昏迷,第二天,他就死了。

从所有的症状来看,F是死于伤寒,但只有弗兰克尔知道,F之所以死去是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希望和精神动力,当预言没有如期兑现的时候,他绝望了,这让他身体的抵抗力急剧下降,潜伏在他体内的伤寒病毒才能趁机而入,最终要了他的命。

纳粹集中营随时可能死亡的威胁,巨大的身心痛苦和折磨,似乎让大部分人都会找不到继续生活下去的意义和勇气。

弗兰克尔也经历了这样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我为何还要坚持?

其实,弗兰克尔在集中营就是凭借着要复原手稿的信念才活下去的。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弗兰克尔苦力劳作1小时,身上有30几处伤口,被肺炎折磨得呼吸困难几乎死去,冒着被机枪扫射致死的危险,依然想着未完成的手稿《追寻生命的意义》并寻找一切机会写完它。是因为有了高于生命的信仰,才能够让他在“纳粹集中营”里顽强地活了下来。

《活出生命的意义》|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

故事外的我们

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在集中营里,要想恢复犯人内在的力量,必须首先让他看到未来的某个目标。

造成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人死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食物或药品的匮乏,而是因为缺失对未来的渴望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对比刚才作曲家F的故事,我们是不是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

期待中的情节和目标并没有按照预料的计划发生,甚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落差,导致了心情的急速冷却和怀疑?

是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会发现做人很累,学习、工作、生活,各种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在不同的年龄都会遇见。

和同领域的人对比,和同龄人对比,把想要的目标和现实的差距对比,焦虑感油然而生。

那么,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

诚然,滋养内心的自由,拥抱自然、艺术、诗歌和文学之美,感受对家庭和朋友的爱,是十分重要的。

其他个人选择、行动、关系、爱好甚至简单地快乐也能赋予生命以意义。

可是,为什么一些人觉得自己如此空虚?

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点可能也有所差异。

但是,所有的意义应该都有共同点,那就是这个意义要能成为你的精神动力,让你有足够的信念支撑。

面对生命给我们的“馈赠”,积极的态度既可以使人备感欢乐与满足,也能使人经受苦难与挫折;消极的态度则会加剧痛苦,削弱快乐、幸福和满足感,甚至导致抑郁或疾病。

但是,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你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就是这种精神的自由——任谁也无法夺走——让生命变得有目的、有意义

当然,前提是你有想过。

《活出生命的意义》|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

你要践行生命赋予你的使命

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是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

简单地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

对待生命,他只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原来,关于“生命的意义”的问题,我们不是提问者,而是回答者?!

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极的一面,而其积极的一面就是责任。

实际上,如果人不能负责任地生活,那自由会堕落为放任。

这也是为什么作者要说东海岸的自由女神像应该配上西海岸的责任女神像的原因。

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的本质。

生命除了自由,还有责任。

生活并非弗洛伊德所宣扬的那样,只是简单地祈求快乐;

也并非阿德勒所教导的那样,只是为了争权夺利。

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

《活出生命的意义》|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仍然对生活说‘是’,就是假定在任何情况下生活都是有意义的,即便在极为悲惨的境地也是如此。

“那没能杀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壮。”不管我们经受过多大的苦难,将来那都是一笔财富。正是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人才有实现精神升华的机会。

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在苦难中,一个人可能仍然保持勇敢、自尊、无私,也可能为了自我保护在激烈的斗争中丧失了人的尊严而无异于低等动物。”

苦难不一定是追求意义所必须的,但尽管有苦难,生命仍然可能有意义。

但如果承受不必要的困难与其说是英雄行为,毋宁说是自虐。

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

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正是由于这种不关注,成功将降临于你。

(关于这三行,个人保留看法,毕竟表述是基于当时的情况)

《活出生命的意义》|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

找寻答案的三种方式

意义疗法把人看成这样一种存在:

他主要的担忧是实现某种意义,而不仅仅是满足欲望和本能的需求,或者是调和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欲望的冲突抑或适应社会和环境,在这一点上,它与心理分析分道扬镳。

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的意义:

  • 创造或者从事某项能体现人生价值的工作。

  • 全身心的体验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体验世界的真、善、美,体验爱和被爱。

  • 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积极的态度。

你可以通过努力为有价值的目标和自由选择的任务奋斗来发现生命的意义。

个人一旦成功的找到了意义,那他不但会感到幸福,还会具备应对磨难的能力。

在本书的最后,弗兰克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生命的意义,作为一个心理学家:“我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

这其实是一个很崇高的信仰,同时体现了第一和第二两种实现人生意义的方式。同时,他在集中营的经历也体现了第三种方式。

《活出生命的意义》|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

生命之于我的意义

作为普通人的墨行同学,肯定没有把“帮助他人找到生命的意义当做自己生命的意义”的宏图壮志,其实“找寻生命的意义”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活着为了什么,为什么而活”的问题,个人理解就是“实现什么人生价值,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

而三个实现途径,也可以翻译一下:

  • 关于“身心体验”,关键词是“爱”;

  • 关于“苦难态度”,关键词是“平和”;

  • 关于“体现价值”,关键词是“喜悦”;

也就是说,“生命的意义”就是用爱、平和、喜悦的心态,去实现人生价值。

《活出生命的意义》|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

写在最后

不知道看到此文的你,是否曾经思考过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或者说,看完此文后是否有新的感悟。

你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人生的意义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