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徐经世国医大师医案实录--胃 脘 痛

 zd山笑 2020-04-19

 胃 脘 痛

案例  XX,男,35岁。门诊时间:20071220日。

上腹及胸骨后隐痛不适伴嗳气、返酸4月余。每因受凉诱发或加重,口苦口干,曾作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服用西药治疗效不显,食眠一般,二便调,舌质红苔滑,脉弦细。此乃肝胃不和,气机逆乱之象,拟予扶土抑木,和胃调中法为治。方药:

姜竹茹10g、陈枳壳12g、炒苍术15g、广陈皮10g、姜半夏10g、炒川连3g,川朴花10g、乌贼骨(焙)15g、蒲公英20g、石斛15g、炒丹参15g、白檀香6g。(10剂)

二诊:110日。病史同前,药后症减,停药后诸症再发。刻下:上腹隐痛,拒按,嗳气,肠鸣漉漉,无腹泻,大小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拟仿温胆汤合丹参饮加减为用。方药:

姜竹茹10g、炒苍术15g、陈枳壳12g、广陈皮10g、姜半夏10g、绿梅花10g、延胡索12g、炒诃子15g、炒丹参15g、香谷芽25g、白檀香6g。(15剂)

三诊:214日。服上方腹部隐痛消失,嗳气、泛酸亦大为减少,春节期间停服药1周,诸症亦未有反复,嘱其原方继服15剂以资善后。

   质难:现代医学关于反流性食管炎一病的治疗,并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案,但本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通过中医辨证论治,诸症减消,且未见反复。那么先生对于此病的致病机因及治疗原则有何深刻地认识?

   解惑:笔者认为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是反流性食管炎发病和复发的重要原因。因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肝气不舒,则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浊气上逆则导致本病发生。病位虽在食管,但与肝、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病机以肝胃不和,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痰、气、食、火、瘀互结于食管为关键,故治疗的基本原则为和胃降逆,常以疏肝和胃、化痰开郁、泻火降逆、行气活血、清胃滋阴、益气健脾等为主要治法。

   【按】反流性食管炎属于中医“噎嗝”、“胃脘痛”“反酸”、“反胃”等范畴。或因情志不舒,或因刺激性食物、烟酒过度,或因郁热内蕴,以及长期胃气上逆等,使食管受损,脉络淤滞,以致胸骨后灼热感与疼痛、嘈杂反酸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瘅(热)类疾病。故本案中施以竹茹清胆和胃,石斛柔养胃阴,更以黄连温胆汤,辛开苦降,和胃降逆,绿梅花、川朴花疏肝理气,又以丹参饮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终以乌贼骨一味制酸止痛。诸药合用,使逆气得降,肝气俱舒,从而使痰热得清、胃气得和、疼痛得消、呕逆得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