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何任论猪苓汤猪苓汤见于《伤寒论》...

 醉青YPS 2020-04-19
国医大师何任论猪苓汤
猪苓汤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用猪苓汤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及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处方用: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两,先水煎前四味,再入阿胶烊化,每日三服。其方义以二苓、泽泻渗利小便,滑石清热通淋,阿胶滋阴清热。五药合方,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敛邪,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而诸症自解。故《伤寒论》用猪苓汤,在于利水清热、养阴。《金匮要略》虽未直接用猪苓汤作方治,但在《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举猪苓汤为例子说:“……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指出譬如渴病,是邪热和水结合归聚而成病,治渴病用猪苓汤,主要是利水,水利之后,热邪无所依附,渴就解除。
何任教授临床常以仲景方取效。对猪苓汤之立方用意,曾说:“《伤寒论》用猪苓汤之条文是‘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用猪苓汤主之’,就其语气来说,是有承接条文的含义,因为有一‘若’字。此‘若’字,是承接阳明病误下后出现的证象而言。一般说有余热留于胸膈不解或里热太盛津气受伤,亦有下后出现水热互结之阳明证,像这一类因为水热所致的津液损伤者方用猪苓汤。”并指出这与《金匮》用猪苓汤是水与邪热互结的“渴”是一致的。何任教授在临诊时于水热互结、内热伤阴的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心烦不得眠、甚至尿血等属阴虚有热者,或者某些证属阴虚内热的泌尿系统感染、肾炎、尿闭等亦用之。如1985年8月曾治一42岁孙姓男性病人:初诊,发热38.7℃,头痛,腰酸痛,尿频尿急,尿量少,口渴欲饮,舌燥质红,脉细数。尿检,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及蛋白等。细询病史,曾患肾盂肾炎多年,疲劳则发作,久治不见除根。处方:猪苓12克,茯苓12克,滑石12克,泽泻9克,阿胶(先烊化)9克。5剂。服2剂后热退、头痛解。服完5剂,诸恙悉除。后又以六味地黄丸加味善后。此例说明猪苓汤能疏泄热邪水湿之气并滋复其真阴,故热除渴止而愈。
何任教授认为:①猪苓汤是仲景方,但后世亦有同名而药味不同者,不能与仲景猪苓汤混淆。如《圣济总录·卷六十一》之猪苓汤,系由猪苓、黄芩、炒大黄、栀子、朴硝等组成,主治脾黄、两颊生青脉、目黄、大便不通等证;《沈氏尊生》方猪苓汤,亦是别有所治。再如《御药院方》猪苓汤,虽药味与仲景方同,但服法有异。故在应用猪苓汤时,必须按原方原法为宜。②猪苓汤虽用于水热互结、津液损伤证,但亦有其禁忌之处。就是《伤寒论》说:“阳明病,汗出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因为阳明病热证,里热炽盛,迫津外泄,则汗出,这是反映热盛伤津的口渴,说明化源不足、小便甚少之渴,应该采取清热生津法,故禁用猪苓汤再利其小便。③猪苓汤在临床上应用,一般都着重注意“渴”字,故对仲景方治“渴”诸方,应作一番区别:如五苓散之治渴,是小便不利,胃内停水,气上冲与表证、 自汗、水逆;白虎加人参汤治“渴”,是脉洪大,烦渴,小便不利;八味丸治“渴”,是脉紧或弱,小便不利,少腹不仁,腰痛。这样对治“渴”作一番区别。则对猪苓汤的临床应用就较精确了。④猪苓汤与猪苓散均是仲景方,但猪苓散药味及主治均与猪苓汤不同,亦应严加区分。#423头条知识节# #阅读的温度# #健康科普排位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