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度 AI 推四款硬件:软硬一体化大势所趋

 zjshzq 2020-04-19

4 月 16 日,百度以一场线上发布会,推出了 4 款“度目”视觉硬件系列产品:度目人脸应用套件-H1、度目AI镜头模组-C1、度目视频分析盒子-B1、度目人脸抓拍机-VH01,分别可以满足如智慧社区、驾驶环境、视频分析、客群分析等人脸识别场景需求。

百度以 AI 见长,目前众人能够看到依托 「百度大脑」、「百度智能云」 这样提供 API、行业解决方案或软硬一体化的形式,来为开发者、企业赋能 AI 力量。而此次 「度目」 四款硬件的推出,标志着百度在视觉技术的应用上进一步发力,以期降低各行各业应用人脸识别的门槛,更好的向现实物理世界进行 AI 赋能。

在 2020 年的此时此刻,在这个被新冠疫情改变的当下,或许这将成为 AI 应用最大的光荣和梦想。

现实,远比算法更复杂

AI 对于这个社会的推动价值,勿容质疑。

在谈及 AI 时,更多人关心的是顶会上的一篇篇论文,各种算法的推进,各种 AI 大赛上准确率的大比拼。

如果是一个纯粹的互联网网站应用 AI 技术,或许更多就是局限在算法层面的问题。

但是,更多的 AI 技术,却是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就像这次新冠疫情,可以看到大量科技公司利用各类 AI 技术加持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这背后,也不得不看到现实层面可以使用的各类 AI 应用,其部署上线的速度,远远无法满足防疫只争朝夕的速度。

毕竟,同样人脸识别,互联网应用或许只需要用户上传一张自拍照片即可。

但是在现实的人脸识别场景需求下,企业开发者要考虑到大量的问题:成本控制、算法指标、持续服务、完整方案等,你得从算法和硬件的选型开始,让它们进行适配,还要根据场景优化……

这加重了人脸识别技术的落地难度,当许多互联网企业享受着刷脸的简单快捷时,现实中许多安防监控、视频分析等需求,甚至很难接入公众网络。

AI 在现实中的工程实践,远比实验室中的理论算法复杂无数倍。

软硬一体实现算法调优

正因此,才凸显了 「度目」 系列作为百度视觉硬件产品的生逢其时。

虽然说是百度视觉硬件产品,但是 「软硬一体」 才是其最大特色。

就以度目 AI 镜头模组 - C1 为例,从硬件上来说,既包含了双 SONY 1/2.7 sensor, 200W 分辨率,支持 RGB + IR 的视频采集硬件,也包含了 HI3516DV300 CPU+DDR4L 2GB +8GB eMMC 的微型电脑硬件,运行的是 Linux 系统。

而在软件上,这套模组预先内置了人脸识别全套算法 + 驾驶行为分析算法,这使得硬件和软件算法可以更好的一体化运作,从而实现 RGB、IR 模式下的 7 种行为检测:正常、进食、喝水、打电话、抽烟、睁闭眼、张闭嘴,数据以算法处理后的结构化 JSON 数据输出。

目前很多驾驶场景都有驾驶行为分析的需求,尤其是网约车和长途客货运,司机打手机、进食等危险行为影响着道路交通安全,这也是社会精细化治理的一大难题。而百度这个 AI 镜头模组 - C1 可以快速完成监控,并将结构数据和原始数据输出给业务主板接受——业务主板则可以采用类似蜂鸣、亮灯等方式对司机进行提示,并将数据发送给监管服务方——就像现在已有的中巴超速提示那样。

边缘计算的三大优势

必须感谢软件算法突破和硬件算力提升带来的红利,这让软硬一体化成为了可能,而且受益于边缘计算的模式,这四套 AI 硬件具备以下优势:

其一,规避了网络信号不好的局限。类似于 AI 镜头模组 - C1 这样的车用模组,遇上在隧道、偏远地区等没有手机信号的情况是常见的,边缘计算不依赖手机信号,自然大大提升了实用性。

其二,更快的响应速度。也正因为无需网络,所以整个 AI 识别不会受制于网络传输速度(对于动态画面,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而对于类似 AI 镜头模组 - C1 这样驾驶安全的应用,每一秒的缩减都意味着可以大大提高安全程度。根据发布会披露的数据,类似 AI 镜头模组 - C1,端到端全流程响应速度 <150 毫秒。

其三,信息更安全。此次百度大脑开放平台发布的 4 款硬件,多多少少都涉及信息安全,尤其是度目视频分析盒子 - B1。在许多应用场景下,这类视频信息是不允许接入、存储在公共网络服务器上的。这一前提下,度目视频分析盒子 - B1 这么一个 145mm×98mm×31mm 如此袖珍迷你的盒子就能实现最大 8 路同时人脸检测和识别,可替代小型业务的服务器方案,显然大大提升了此类业务的应用场景。

聚焦业务才能打造生态

今次百度推出的四款 AI 硬件,某种意义上而言,类似于 「云计算」 服务对于中小开发者的意义。

是的,曾几何时,做一个网站开发者,必须是全能型的,买服务器硬件、装各类 Linux 系统、搭建运行环境,这一系列麻烦的事情完成之后,才是真正核心与业务相关的网站应用开发。

正是 「云计算」 的出现,让网站开发者可以不用关心硬件、运维等琐事,而是能够将精力真正聚焦在业务本体。

百度这四款 AI 硬件的意义,也同样如此。

类似软硬件适配、AI 算法迭代、基本的数据输出,这些具有高度相似性和重复性的琐事交给百度来实现以硬件的形式完成之后,对于广大开发者,可以真正将精力放在了 AI 落地本身,放在了如何利用好 AI 进行社会治理、销售辅助等真正 「有钱景」 的具体业务上,这对于开发者,无疑是大好事。

在帮助开发者聚焦业务,打造更广泛的 AI 生态上,可以看到百度是真正的用心的。

在打造软硬一体设备的初衷上,百度发布会上也说的很明白——为了规模化:

在制造环节如果我们能够把整个行业应用做更加标准化,其实对整个行业是一件好事,它能让整个成本变得更低,因为标准化它一定是成本下降的一个前提,如果它非常的分散、非常不标准化,其实大家整个市场还是难达到规模化一起赚钱的结果。这是企业的愿景。

此次发布会上,明确了两个让开发者欢欣鼓舞的政策:

其一,一揽子销售。开发者购买了硬件之后,内置的离线SDK、软件,一揽子全部拿走,永久授权。相比传统 AI 的云调用按照调用量计费,这种模式显然更适合采取预算值无法接受弹性费用的许多国企、事业单位等特别需求。

其二,算法免费升级。如果现在算法是 1.0,后续升级到 2.0、3.0、4.0,所有购买这款设备的用户,都是免费的。

软硬一体化、通用 + 规模化,此次百度大脑开放平台发布的四款人工智能视觉硬件,无疑将使得这一领域的产品创新成本大大降低,研发速度大大提升。

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就会与搭载这些模组的人工智能应用不期而遇。

或许,基于这些硬件的 AI 创新将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让这个新冠疫情下的社会,变得更美好,更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