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读《能断金刚》(5):如何运用潜能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20-04-19

1

我们已经明白,

首先,万物皆有潜能,

且这种潜能是变化的。

我们遇到的人里,

没有一个人其本身就具有令人厌烦的特质,

总会有人觉得他颇具魅力;

无论他们在我们眼中呈现出什么品质,

这种品质都不是来自于其自身。

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又是从何而来呢?

显然,它通过某种途径从我们这里而来,

从我们的意识中来。

那是否可以简单地断定,

既然一切从我们的意识中来,

我们就选择可以把一切坏事看成好事?

把一切坏生意看成好生意呢?

你知道这是行不通的。

仅仅靠着祈愿就想买房子或是送孩子上大学是行不通的。

正在迫使我们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看待事物的原因,显然不是受我们控制的;

也就是说,

那个让我们看到好事或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原因,正在迫使我们看到我们所看到的事物。

这一切都是我们此前谈到的意识铭印的作用,

而佛教的智慧就是将它转化为我们能用来获得益处的东西。

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了解铭印是如何在你身上起作用的。

让我们回到《金刚经》来寻找一些启示:

须菩提。于意云何。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

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否。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

受持乃至四句偈等。

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鸠摩罗什译)

世尊说:须菩提,你觉得如何?

如果有某位善男子或善女子用七种珍宝铺满

这个星系中一切有人居住的星球,

铺满这个星系中数以十亿计的星球(即三千大千世界),

作为礼物奉献给某人。

通过这个举动,

这位善男人或善女人是否创造了

如许多高山一样大的功德呢?

须菩提答道:

世尊,那确实会是许多座高三般的福德。

这位善男子或善女子确实会从这个举动中,

创造出许多高山般的福德。

为什么呢?

因为,世尊,这些高山般的福德,

是从未存在过的高山般的福德。

因此如来才说“高山般的福德,高山般的福德。”

然后世尊说:

须菩提啊,

如果有某位善男子或善女子用七种珍宝

铺满这个星系中数以十亿计的星球(即三千大千世界)

作为礼物奉献给某人

又如果这位善女子或善男子仅仅手持了这个教法中

一段偈颂的四句经文,并正确地向他人解说传授。

通过这第二个行为,

此人会创造出比前者高出许多的高山般的福德:

这种福德将是无限的、不可计量的。

(译自原著之英文)

我们已经明白,

一切曾经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

从某种程度来说,

都是“中性的”或是“空的”。

我们在事情中见到的内容——

即我们体验到的是一件愉快还是不愉快的事——

不来自于事情本身。

恰恰相反,它是从我们这边而来,

尽管我们在当下似乎无法掌控它。

这里就隐含着意识铭印的秘密。

如前文所述,

在我们帮助或者伤害他人时,

铭印通过自我感知的门户,

被植入意识中。

铭印被植入时所拥有的力量大小取决于

我们已经罗列出来的多个要素,包括:

我们的动机,情绪的强弱;

我们对自身行为的“认识”程度;

我们行动时的方法;

事后我们对自身行为的“认识”程度;

我们行为对象的某些品质

(非常困难、急需帮助的人、

曾给予我们很大帮助的人、

或具有非同一般品德的人)。

2

接着我们要探讨铭印是如何决定我们所看到的周遭的事物的。

根据佛教经文记载,

我们意识的“摄像机”在弹指间会记录下65个分别的图像或铭印。

你可以认为,这些铭印进入到我们潜意识中的某处。

它们会在那里待上数天、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

在意识电光火石般生灭的每一刻,

铭印每毫秒自我复制一次,

像电影的画面般接连不断地掠过,

给我们造成连续性的幻觉。

和自然界的种子一样,

意识的种子植入后会继续生长;

它们的增长,也同自然界一样呈指数级增长。

这个月1号植入的意识铭记,到了2号就会翻一番,

3号时再翻一番——到了这个月5号时它的力量

已经是最初的十六倍了。

获得利益的巨大潜能和遭受损失的巨大风险,

都是由铭印造成的。

即便是很微小无心的对他人的举动都会在我们的意识中种下种子,

并在其开花结果时,形成巨大的体验。

那这些种子是如何开花结果的呢?

其中又蕴含着什么样的法则呢?

3

我们的意识就像个存储了成千上万意识铭印的仓库。

它们就像机场跑道上的飞机一样排着队等待起飞。

较强的铭印得以优先起飞。

而较弱的铭印虽然远远拖在后面,

但是它们停留在意识跑道上的每一分钟都在增强动力。

每当我们因为对他人的行为而种下比现有铭印更强的铭印时,

这个新的铭印就会排到队首,

就像被指挥塔调度到其他飞机前面的飞机一样。

当“铭印”的飞机起飞时——

即,当铭印升至意识层面——

它将渲染(不,乃至决定)

我们对于那一刻所经历的任何事情的全部感知。

当连接在一个较大的块状体上的

四个会动的肉色圆柱体呈现在你面前时,

一个铭印升至意识层面,

并要求你将这份新“数据”解读成一个“人”。

诸如此类。

4

有四个法则主导着过去的铭印在意识中“开花结果”的方式,

由此迫使你看到周围的事件以某种方式发生在你身上: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铭印迫使你所经历的体验和原本铭印的基本内容相吻合。

(2)种子很小,果实很大。铭印的力量在其停留在潜意识期间会不停地增长;也就是说在它开花结果并迫使我们经历某种好或者坏的体验之前,它都在不断地增长。

(3)不种种子,绝无果实。没有植入触发体验的铭印,就不可能有任何形式的体验发生。

(4)种下种子,定有果实。一旦一个铭印被植入意识中,它必定会引发一个体验:没有一个铭印会“落空”。

顺便提一下,上述的第二个铭印法则,

关联到本章开头所引用的经文。

在本书的所有要点中,

这一点是对事业和个人成功而言最为重要。

即时是一个相对微小的行为,如果我们能在实施它的时候,认识到铭印是如何迫使我们以某种方式看到原本是“中性”或“空的”世界,那么它就会引发惊人的结果。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

佛陀告诉他的弟子须菩提,

哪怕只是与《金刚经》结缘,

并对其中的内容略有所知,

都要胜过把铺满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

作为礼物赠与他人。

这是因为,即便某人只是对铭印是如何使我们

看到世界的原理稍有理解,

这个人就能够开始着手有意识地创造一个

完美的生活和完美的世界——

我们对这个过程理解越深,

那么即便是那些微不足道的行为、言辞和念头

在意识中植入的种子也会越来越完美、越强大;

它们对塑造我们的内外世界的影响也会越强大。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明确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然后用第一个法则来确定能使我们看到结果的特定铭印。

我们把这个方法称作“相互关联”:

你可以从一个你所追求获得的结果向前推理,

分辨出来能够让你看到这种结果的特定铭印应该是什么。

5

在大部分情况下,

能够为你生活或事业代理某种好的结果的特定铭印,

却往往与人的天性截然相反。

举例说明,

你的公司正在市场中挣扎,

现金流程了问题。

每个处于这种情形下的个人或是企业的“本能”几乎都是缩减开支。

这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反应:它可能只是让问题延续。

这种现象在藏文被称为'kor-wa'或“自我驱动的恶性循环”。

公司的资金紧张,于是你拒绝给予他人所需的帮助;

你开始谈论削减开支;最糟糕的是,

你的思想从创造和创意转向了防御和故步自封。

这些反应中的每一个,

都会在你的意识中植入新的铭印——

负面的铭印。

每次你拒绝帮助那些指望你的人时,

你就植入了一个令你见到和你的事业需要帮助时被人拒绝的种子。

由于第二个铭印法则,这种现象会持续升级:

铭印在潜意识中停留越久,力量就会越强。

当这个铭印引发新一波经济问题时,

你会用更加强烈的吝啬态度应对,

继而创造出第三波问题。

这种累积效应在遭遇困境的企业中是很常见的一种恶性循环。

重点是,面对经济压力时,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

都必须避免吝啬的意识状态。

可能你目前的确没有资金来支持以前承诺发放的津贴,

你也有可能因为真的没钱而不得不终止这些津贴,

但是最关键的是不要有“小家子气”,

不要丢了创造力,

不要在目前财务状况受到局限的状态下

丧失了真正慷慨大方的眼界。

如果你落入了一种“小家子气”的意识状态,

拒绝为别人提供在你目前经济条件下有能力给予的帮助,

那你就会创造出直接影响到你事业是否能够触底反弹、

起死回生的强大的负面铭印。

而这个古老的智慧告诉我们,

金钱要通过维持一种慷慨的态度来创造。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