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摔倒之后 我想要一个拥抱 而不是艰涩冰冷的大道理

 卡卡2FM4 2020-04-19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在小区的淘气堡,一个3岁大的孩子,不听奶奶的劝告,站立着从长约一米五的滑梯上滑下去。滑到一半就向前趴下来。幸好地面铺着软垫保护。

     小男孩哇哇大哭起来,奶奶在一旁又气又心疼,愣在那里,反应过来,第一句话是“叫你不听话!”

     小男孩继续大哭,见奶奶一直在责怪自己,他哭着用手去打滑梯......

     小男孩认为滑梯是大坏蛋,将自己弄摔倒,把错误归咎于滑梯,这个小宝宝的举动令目睹这一切的我十分惊讶。

     这个奶奶看到孩子受伤,没有第一时间安抚孩子,而是不断指责;这个宝宝站着滑滑梯,摔倒了去打滑梯。看似十分普遍的情境,却反映了奶奶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忽略,老一辈人给予子孙的爱是纯粹的,但是在心理关怀和正确引导上,确实是严重缺失的。

     很多年轻的宝爸宝妈不能陪伴在幼儿身边,常常忽错过很多孩子在生活中教育契机。孩子长大后的很多行为,都是可以追溯的幼儿时期的生活经历,野蛮生长埋下的种子势必生根发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宝宝们来到世界上,他在生活中所见、所听、所感、所经历的第一次,都是教育情境。幼童同样具有印随效应,会模仿父母的音容笑貌,待人接物。孝敬长辈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会学着样子给爸爸妈妈捶背,洗脚;面对家人朋友的错误,宽容温柔以待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会学着“没关系”;父母常常爆粗口,孩子也会学着对玩具和小朋友说粗话。

     另外,小男孩的行为,不禁使人联想到小孩子和桌椅的故事。孩子磕到桌子或椅子上,长辈习惯性地去打桌椅,一边打,一边责怪桌椅,来哄骗宝宝不哭。这种做法当然是错误的,孩子不仅没有建立起安全意识,并且从小认为自己受伤,就是他人的错,即使是没有生命的桌椅。

     宝爸宝妈,面对在孩子成长中的发生的每一个第一次突发小事件时,智慧地教给孩子应对方式,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财富,因为这些看上去很微小的事情,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孩子的性格。

     宋庆龄说过: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三个“一切”包含了不问出身、不问过去,全心全意为孩子的决心。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宝爸宝妈一样,希望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才会建设更加和谐的家园,续写更加美好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