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女孩:你不是“作”,你只是还没有“被看见”(深度好文)

 陈小姐的小房 2020-04-20

致女孩:你不是“作”,你只是还没有“被看见”

1

李松蔚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最近对这句话感触挺深的。

看一个朋友在豆瓣广播里发文:这与人相处,不管是何种关系,懒得费神动脑筋花心思又缺乏行动力,再如何真心真意都容易作了阴天的云,等太阳出来,说淡就淡了,说散就散了。

无论是跟朋友还是跟恋人,建立一段亲密关系简直太难了。

很难产生更加深刻的关系,大多数时候就是一瞬间的crush(心动),然后发现对方迟回复了一会儿微信或者冷落了两三次之后,知趣地后撤了。

如果计较起来呢,动不动我们就成为了别人眼中的“作”女或“渣”男。

跟同事聊天,她说起自己曾经被安排一次相亲,饭还没吃完就感觉相亲对象对自己有着异常的热情和好感,但由于自己是被家人逼着相亲,并没有马上有什么心思。

第二天对方又约她一起吃饭,她说自己早就跟朋友约好了一起吃饭。话还没讲完就被对方挂了电话。

她准备打开对话框再说一下,结果发现已经被对方删除好友。

后来她从别人那里听到,说这男生对她的评价就是挺“作”的,明明都那么真诚的展示自己的诚意了,对方还是无动于衷。

恋爱很难复盘重来,但也回望来处的时候,才发现两个人对一段感情的体会是如此有差别。

去年有一次机会跟之前没走到一起的那个男生再次见面。爱恨情仇都已经看淡,竟然坐到一起分享起当年的心思,把当初的感情做了一次复盘。

“我们一开始明明那么好,为什么就是没走到最后呢?”

男生一开口就说:对啊,后来你不就是开始“作”了么?

“我哪里有作,明明是你后来不上心了。”

话说到一半又争执了起来。只好相视一笑,转向了别的话题。

在一本叫做《我们为什么会分手》的书里,你可以看到每段感情都是罗生门,双方各执一词,都是对方眼中先“变了心”的人。

我后来问过学心理学的朋友,她问我“当时的作”具体是什么?

我说我就是“抱怨他来找我的频率变少了,话也变少了。”

“然后他就觉得你在指责他吗?”

“对啊,他会跟我说我觉得一切挺正常的啊,没什么变化啊。”

“然后你就会很失落吧。觉得他说的'正常’只是一种敷衍。如果他当时说'你是不是希望我们有更多能分享的话题,现在的情况是不是让你有点失望呢’,你是不是就会感觉不一样?”

“是的,”我斩钉截铁地回复,“他说我作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可是就把我们之间遇到的问题都归结成了我的问题,可是明明是两个人沟通出现了问题,却显得我在无理取闹。”

爱情中的孤独并不是对方跟你争吵,而是对方连觉得跟你吵都是一种麻烦,从根本上否定了你的行为。

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种“不被看见”的情绪和状态,才是最孤独的。

最近在听李松蔚的《洞悉相处之道》,在节目中他讲了一个案例,一个女生来找她做咨询,他随口说了一句,你剪头发了呀。

她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点了点头。这样一句话让她觉得很安慰。因为她剪完头发回到家的时候,老公完全没有发现她的变化。

在亲密关系里最严重的伤害,是日积月累的慢性的孤独感。

任何情绪的问题都源于沟通出现了状况。

对一个人最狠的惩罚,不是对他拳打脚踢,而是对他的无视。

2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口红测试,一个女孩说自己朋友的口红坏掉了,然后男朋友立马给她买了一个新的,她拿这个事情问自己的男友,如果是我遇到了这样的事,你会给我买新口红吗?

男朋友讲了一番话,说自己并不喜欢网上的那些求生欲测试,觉得真正的感情不应该拿各种测试来试探对方。

下面的评论分为两个阵营,一方面阵营觉得男生回应得体,表示自己也不喜欢这种又要独立又要男友买买买的田园女权,一方面阵营觉得问这种问题的女生简直无聊死了,自己的口红不会自己买吗?干嘛什么都指望男人。

有一个转发挺多的评论说:“我喜欢!这个男朋友三观挺正的,妹子看起来像是被网上'宠女友’洗脑了的小甜甜。恋爱中双方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自愿宠和被要求宠是不一样的。”

虽然男生说得挺有道理的,但我听完内心还是觉得怪怪的。

一方面是也许女生并不是真的要一根口红,她只是希望自己的需求被男友认可,即我遇到的事情,你愿意帮我解决。另一方面男生说太多道理,总会觉得没有什么爱。

一件简单的情侣互动上升到原则问题,最后显得女生怪不懂事的。想必女孩当时的内心,甚至会想到:哎,我是不是这么虚荣,是不是对他要求太高了。

可是爱情本来就是提出需求,解决需求的呀。

如果你对这个人无所依仗,又怎么会分辨得出来这个人和其他人不一样呢?

作为被指责过的人,我也曾经一度陷入“我是不是脾气不好”的困惑中,然后在感情中变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觉得这样的恋爱无非是求得刀尖上的一点甜蜜,爱得艰难又爱得拧巴。

无非是自己像是干旱时节祈雨的人,得到了一点点露水都觉得是恩赐。讲求独立但也不要放弃在爱中拥有的权利——“表达自我,声明诉求。”

如果连真实的自己都不被对方看到和认可,那么这一点轻飘飘的爱,又如何为你抵挡未来的大风大雨呢。

我并不是在说,我们所有的需求都应该被无条件的接纳。

只是我们在探讨或者在给一个人下定义的时候,从“我”本身的感觉出发,就常常会陷入一种怪圈:如果你的要求我觉得不合理,我就要指责你的需求。

但人和人不就是在求同存异中互相磨合的吗?

在《毕淑敏心理咨询师手记》里,她提到人人心中都有一座魔床,这个魔床的名字叫做“应该”。

大多数的“作”,都来自于“你不该如此对我”。

“人是追求理由的动物。其实,所有的理由都来自我们心底的魔床,那就是我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观念。它潜移默化地时刻评价着我们的言行和世界万物。相符了,就皆大欢喜,以为正确合理;不相符,就郁郁寡欢,怨天尤人。这种魔床,有一个最通俗最简单的名字,就叫做“应该”。

有的人心里摆的少些,有的人摆的多些,多到拥挤得像个卖床垫的家具城。”

你应该理解我,你应该知道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应该清楚地知道“口红断了应该自己负责”。

这些话是政治正确的。

只是没有爱,也没有理解和担当。

3

爱一个人不是嘴上说出来就够了,是更加实际地表达,而是在理解对方说出口的话时,也理解对方没说出口的话。

而不仅仅抓住对方说完这些话时,自己内心的感受,把别人的课题丢在一旁。

“自我化”是我们在沟通中常见的一种形态,其实用术语来讲就是“自恋”。

如果跟朋友一起去公园玩,如果觉得公园无聊,随口说了一句:这边没有想象中好玩啊。

可能对方就会想:这是嫌我选的地方无聊吗?然后内心就会有点难受,觉得不被朋友所认可。

我的家庭是很典型的中国式家庭,妈妈主内,爸爸主外,但是常常争吵不断。

每当我妈累到不行,抱怨自己太累,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时,我爸就会脾气不好地回应:谁不累啊,我在外面也很累啊。

然后我妈会继续反驳:你累,那你怎么不回来工作。让我一个人照顾着老人,还要忙工作。

一个明明想要被安慰,一个明明期待被理解。

却因为在对方一说出话后觉得“这些语言”是对自己的抱怨和职责,然后本能性地去反抗和解释。

太多不幸福的婚姻并不来自于外部的冲击和磨难,而消磨在彼此的内耗上,把理解和宽容一点点抽干。

我觉得在看待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方面上,不妨给自己设置一个路径,避免对某些人的直接下定义。

1、不先用负面的标签去标定别人,例如“作女”或“渣男”,即便对这个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也先去尝试理解她经历过或者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再去尝试沟通。

2、当自己的需求被满足的时候,试着表达感谢。尽可能地给予一点回报。人和人之间的爱,是相互的作用力。

3.练习心平气和地说“不”,说完之后并不意味着关系的结束,而是清晰地说出自己的需求。

相处是比相爱更难的一件事,最大的困难在于:真正接受对方和自己的不一样。

为此,每一段能够走下去的恋爱,都需要花掉好多年的时间,接纳对方有着跟你不一样的需求,付出很多代价,去忍让、接纳和转变认知。

喜欢的话,赞赏一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