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报复性的消费没等到,老百姓开始报复性的存款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欣闻奇摘 2020-04-20

  近日,央行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共增加8.07万亿元左右,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元。

换句话说,2020年前三个月,每天有700亿居民存款涌向银行,平均到14亿人头上,一个人每天存50元人民币!

数据还显示,截止到3月末,家庭存款余额87.8万亿元,人均储蓄大约6.3万元。

而近日社会热议,复工复产后“报复性消费没等到,报复性存钱开始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说这些话的在家一定不管钱。

每一个家庭的财政大臣都知道,春节前后的年终奖、13月工资是家庭储蓄的最重要部分。

干公司一把手的更清楚,企业是根据上一个会计年度的绩效结果,发放经营奖金的,而为了让大家开开心心收钱,杜绝攀比现象,这部分奖金都是春节前夕才发放,发完钱就放假。

这样,每年的一季度都是储蓄高峰,金融企业甚至有干好一季度,全年不用愁的说法。

那么今年一季度的数据和以前年度相比又如何呢?数据是不会说谎的。

央行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59%也就是4000亿,但是同比增速创近四年新低。

从今年一季度的月度数据来看,1月份居民存款增加了4.24万亿、2月减少了1200亿,3月则是增加了大概2.35万亿。

其次,三月份储蓄存款的增加原因比较复杂。

一方面新增的存款和以往相比,不一定是比以往多“赚”的,很大一部分是本来就有的家庭资产,疫情期间,可能把其他资产,特别是风险资产“转移”到了存款上面。受疫情影响,特别是2月,3月全球疫情蔓延,资本市场波动加大,一般人更倾向于现金为王,进而抛售其它风险资产,抑或是本来的买房计划搁浅了,先存着银行再说。

另一方面疫情在全球蔓延,封国封城的地区越来越多,出口订单下降,导致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订单减少的原因,把本来用于生产的资金暂时放到储蓄的账户上,进行保值。未来等订单恢复,还是要回到生产流通领域的。

最后,未雨绸缪总好过寅吃卯粮。

经过了这一次的疫情事件,人们开始更重视存款储备的需求,且对现金流的要求更高,对提前消费、透支消费等习惯也开始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在部分企业停工停产的影响下,无论是对普通家庭,还是对企业来说,都直接考验着它们的风险防御能力以及现金储备能力。对负债率较高或现金储备非常有限的群体来说,确实显得非常被动与尴尬。不可否认的是,在特殊时期下,尤其是在危机中,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对家庭及企业来说,现金储备以及自身风险防御能力,就是应对危机最重要的保障。

感谢关注欣闻奇摘,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致力分享生活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