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式外交的名片:里根的对苏战略

 黑龙江波涛 2020-04-20

我眼中的里根可能不是细节大师,但他具有关于他想望什么的清晰意识。

——阿纳托利·多勃雷宁,苏联驻美国大使

罗纳德·里根——美国第40任总统——是一个“复杂的人”:有人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也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演员;有人说他重振了美国经济,也有人说他留下了高筑的债台;有人把他看做终结冷战的英雄,也有人把他比作将军备竞赛推至顶峰的罪魁祸首......“里根经济学、星球大战计划、中导条约”——又有太多的历史名词与里根密不可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里根?里根的外交战略对结束冷战到底起了怎样的作用呢?本文以此入手,通过梳理里根政府的对苏战略,为读者搭建起一个了解里根、理解冷战的逻辑框架。

美式外交的名片:里根的对苏战略

罗纳德·里根

关键词:转变

要想理解一个战略的逻辑,首先要明确它所要达成的目标。里根对苏战略的目标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清晰地体现在美国第75号国家安全政策指令中(1983年1月17日):

美国必须可信地显示,它的政策不是一张蓝图,规划与莫斯科的无休止和无裨益的对抗,而是一种认真的探索,为美苏关系寻求一个稳定和建设性的长期基础。

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出,里根对苏战略的目标,在于构建一种与其前任截然不同的美苏关系。那么,里根为什么不延续前任的政策,而要寻求这一转变呢?这就需要我们回溯里根上台之前的美国。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真可谓是“内忧外患”:经济上陷入严重的“滞涨”、军事上新败于越南,国内士气低落、反传统的思潮不断涌现。水门事件的曝光有沉重的打击了人们对当权者的信任;而苏联也是抓住时机,不断在拉丁美洲、非洲发力,1979年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阿富汗。一时间,一种“苏进美退”的国际格局悄然形成。1979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吉米·卡特在一次电视讲话中充分的表达了当时笼罩在美国人心中的担忧:“我们一直坚信,下一代会比我们过得更好。现在,我们的人民正在失去这种信念”。

美式外交的名片:里根的对苏战略

苏联入侵阿富汗在今天看来是苏联陷入了泥潭,但在当时却被普遍认为是苏联军力强盛的表现

里根战略所要寻求的正是对这一局面的“转变”。不同于前任的悲观。里根早在参加总统竞选之前就曾发表文章,阐述自己对未来的乐观——在当时绝大多数评论家眼中的“不切实际”的乐观。我们很难了解,里根的这种乐观到底是基于对美苏力量对比的详细研究还是基于他自己的某种直觉。但不可否认的是,里根的对苏战略的思想基础就是建立在这种“乐观”之上。1977年,里根在听下属做美国对苏战略的汇报时,用他那典型的幽默语言概括道:我们的战略就是“我们赢,他们输”。

但是,乐观不等于自负,乐观也不意味着不切实际。为了将他的“乐观”从一种直觉转变为真正的战略基础,里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评估美苏的力量对比。事实上,二战后的历届美国政府都会做出类似的评估。但是,里根与其前任的不同在于,从杜鲁门到吉米·卡特,重估美苏力量对比的目的在于掌握“美国可以承受什么”,而里根的目的则是要知道“苏联能够承受什么”。通过评估,里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苏联力量的单一性——苏联力量的源泉几乎完全来自于军事力量,而美国力量的源泉则更为多样。正是由于这一点,苏联的咄咄逼人给世人造成了“苏进美退”的假象。得到这样的评估结果之后,里根推出了他那标志性的政策——重振经济和重整军备——这就是“里根经济学”和“600舰计划”等政策推出的原因。

美式外交的名片:里根的对苏战略

为实现“600舰计划”,美国甚至重新启用了二战后封存的战列舰

客观的说,“里根经济学”和重整军备确实给美国留下了巨大的债务难题,也因此被后人所诟病。但是,对二者的理解不能仅仅是看做应对经济”滞涨“的手段。我们如果跳出单纯的经济领域,放到里根的对苏大战略中去考察就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其逻辑在于,如上文所述,里根战略转变的基础在于变悲观为乐观,这就需要重新树立起世人对美国未来的信心。而重建国家信心最切实的手段就是提振经济。因此,即使他明知道减税和加大财政支出所带来的的债务问题的副作用如此之大,但是在重建信心这一首要目的面前,也是必须做出取舍的。

在看重振军备,其有两个目的。一方面,美国在二战后树立起的国际地位,不仅仅在于其自身的经济崛起,也在于通过北约和复杂的结盟体系形成的同盟关系。这一同盟关系的基础在于对美国军事保护的信赖。因此,重整军备是重建这种信赖最直观的方式。毕竟航母和轰炸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承诺”。另一方面,正如上文所述的对美苏力量对比的评估,既然苏联的力量来源于军事。那么,提升美国的军力就可以最直接的抵消苏联的力量。

关键词:改变

重新树立起美国的自信之后,里根战略就进入到了第二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是实现美国自身的转变,那么第二阶段的目标就是对苏联的改变。

承接上文的力量对比评估。相较于军事力量的强大,苏联在国内的发展上并没有显著的提升。相反的是,二战结束已近40年,斯大林时代的老人纷纷故去,新一代政治家崭露头角,戈尔巴乔夫就是其中的代表。这里需要做出一些解释。有读者认为,是戈尔巴乔夫葬送的苏联。但是,这里忽视了两个细节:戈尔巴乔夫诞生的背景是60年代苏联对高等教育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巨大投资,并非只有戈尔巴乔夫一个人。后者只是这一代人中的代表。换句话说,即使没有戈尔巴乔夫也会出现王尔巴乔夫、李尔巴乔夫;另一点是,戈尔巴乔夫事业上升的时期正是勃列日涅夫到安德罗波夫的统治时期。由此可见,戈尔巴乔夫早年也是认同老一辈人的观念的,否则他不可能上升的如此之快。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他上台之初,同样延续着对西方的强硬政策。因此,我们不能将苏联的解体简单地归咎于戈尔巴乔夫。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这些都是“后见之明”,当时的美国人是无法得知戈尔巴乔夫会做什么的。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苏联新老交替的时机出现了——这就是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引用的美国对苏战略目标中所述的是“一种认真的探索”而不是“一种明确的行动”。

美式外交的名片:里根的对苏战略

苏联人排队领面包

基于苏联的弱点在于内部且面临新老交替这一局面,里根选择以核武器作为突破口。这是因为,核武器既是美苏力量的平衡器,又是令双方都感到恐怖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因此,任何对核力量对比的改变都会绷紧对方的神经,也会迫使对方出来加入谈判。为此,里根凭借美国的经济优势和微电子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出了“战略防御倡议”,即众所周知的“星球大战计划”。实际上,该计划要实现的宏大目标即使到了今天也无法实现的。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下,为了维持美苏之间的核平衡,苏联唯有跟进与退让两条路可走。如果跟进,苏联的经济力量和微电子工业是无望与美国相抗衡的,唯有与美国寻求谈判这一个途径。

事实上,“星球大战”计划的目的正是迫使苏联走上与美国进行谈判这条道路。1985年的日内瓦峰会和1986年的雷克雅未克峰会表面上看都以失败告终。两次峰会都没有就削减战略武器达成一致。但是里根和戈尔巴乔夫通过交谈,都认为对方是“可以共事的人”。这就为接下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有了这一突破口,时任国务卿的舒尔茨又从经济领域入手,最终彻底转变了苏联领导人的思维。

里根对苏战略的意义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搭建起了里根对苏战略的逻辑框架。概括来说,里根的战略就是“信心战略”:通过重振经济、重整军备提振美国的信心,再取长补短,打压苏联的信心,最终彻底改变美苏的相对位置,形成新的美苏关系。

那么我们如何评价里根战略在整个冷战历史中的意义呢?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冷战战略起源于乔治·凯南的“遏制战略”。其核心可以概括为:首先,重建被二战摧毁的欧洲和日本,使他们与美国结成紧密的联盟;其次,堵住苏联影响力扩张的渠道,一步步将苏联的扩张势头推回去;最后,加大苏联集团的内部压力,最终迫使苏联改变外交思维。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凯南的战略同样是建立在信心之上的。重建欧洲和日本是为了恢复他们的自信,并建立他们对获得美国支持的信心。堵住苏联扩张的渠道是为了降低卫星国对苏联的信心。从这一视角上看,里根的对苏战略实际上也是“遏制战略”的一种延续。由此,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从“马歇尔计划”、“大规模报复战略”到“里根经济学”、“星球大战计划”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的内在联系。

美式外交的名片:里根的对苏战略

星球大战计划宣传海报

如果让我们跳出冷战,以更大的视野去看待,同样可以认识到里根战略的意义。

美国自建国之初,就提出了著名的“孤立主义”。华盛顿总统在他的告别演说中说,美国人不应该介入欧洲的事务;门罗总统更是提出了著名的“门罗宣言”,警告欧洲列强不要干涉西半球;林肯总统的国务卿西华德提出美国应该集中力量向太平洋寻找未来。细细想来,这些都是建立在美国对自身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力量对比与优势劣势的清晰认知之上的。与此同时,美国人心中普遍存在的“美国例外论”,就是对自己超然于他国的一种自信。从这个角度来看,里根的对苏战略与其说是一种“转变”,毋宁说是一种回归——一种对美国传统战略观的回归。基于现实的乐观与基于乐观的缜密,这既是里根对苏战略的核心,更是美国外交观念的名片。

参考文献

1、《遏制战略》,(美)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2、《里根——想象的胜利》,(美)理查德·里夫斯

3、《峰会》,(英)戴维·雷诺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