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正在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那么,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患了糖尿病,是否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取决于:患病时间的长短、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情况和个体的差异性。
另外,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较早且严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对要晚一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患者在病变早期常无自觉症状,后期会出现视力下降,严重者会出现失明。
患者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阶段常没有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症状可能包括:

伴随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还可伴有糖尿病其他症状,如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病变:
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静息性心动过速和直立性低血压。早期可无明显症状,疾病进展可出现心悸、站立时轻度头痛、晕厥等。

消化系统:可表现为食管蠕动障碍、胃排空时间增加、便秘、腹泻、大便失禁等。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由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没有任何眼部不适,没有视力下降,因此容易为糖尿病患者所忽视。直到出现视物模糊再找医师做检查,为时晚矣!

面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我们应该怎么办?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好的方法就是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可以去眼科做一个眼底检查,普通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看眼睛的前端是否有白内障,有没有其他的表现,有没有新生血管等。
做完普通检查,做眼底专科检查,包括:眼底照相、 OCT(光相干断层扫描)、眼底的荧光血管造影等,具体检查方式由医生决定。
其次就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定期随访与专科治疗,这样可以使90%的患者避免严重视力下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1、药物治疗
控制血糖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根本治疗是控制血糖。原则上应首先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减少血糖波动。
降低血脂 对于血脂偏高和视网膜黄斑区及其周围有环形硬性渗出的糖尿病患者,应摄取低脂饮食,病应用降血脂药物,使血脂达标。
控制血压 血压升高可加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当高血压得到控制时,荧光渗漏显著减轻。
防止血栓形成 如阿司匹林抑制血栓素和前列腺素代谢产物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微血栓形成有一定预防作用,但视网膜大量出血时不宜使用。

2、光凝治疗
激光治疗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临床试验证明光凝治疗在2个方面对该病的发病过程有有益作用:
二是减少黄斑水肿,光凝治疗前须有完整清晰的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资料,详细了解病情和病变位置。冷凝主要用于不适合做光凝治疗的患者或光凝治疗的补充治疗。如患者有屈光间质混浊或视网膜周边部病变无法应用光凝治疗。
4、玻璃体切割术
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的基本适应症使玻璃体出血及严重的增殖性病变。
一般认为,广泛玻璃体出血3个月以上不能自发吸收者需行玻璃体切割术。

最后,希望广大的糖友们注意用眼卫生,防止用眼疲劳,爱护好您的双眼。因为只有爱眼、护眼,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