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药

 逍遥散人书馆 2020-04-20

【中文名称】乌药

【拉丁名称】Linderae Radix

【别       称】矮樟、香桂樟、铜钱柴、旁其、天台乌药、鳑魮。

【所属类别】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毛茛目-科:樟科-属:山胡椒属-种:乌药

        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

【分布区域】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南、湖北。

【药用部分】樟科灌木或小乔木乌药的干燥块根。

【性       味】辛,温。

【归       经】归脾、肺、肾、膀胱经。

【功       效】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主       治】寒凝气滞,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疼痛,经寒腹痛。

【临床应用】

        1、用于胸腹胀痛,寒疝腹痛及经行腹痛等症:

        乌药辛开温通,善于疏通气机,功能行散气滞、止痛,能上入肺、脾,舒畅胸腹之气滞,故凡寒邪气滞引起的胸闷腹胀或胃腹疼痛等症,均可应用,常与木香相须为用。亦可配合香附、枳壳、郁金等同用。本品又善于散寒止痛,用治寒疝腹痛,可配合小茴香、青皮等同用;用于经行腹痛,可配合当归、香附等同用。

        2、用于小便频数,遗尿:

        乌药又能下行肾与膀胱,能温肾散寒,对肾与膀胱虚寒所引起的小便频数、遗尿,常配合益智仁、山药等同用。

【处方用名】台乌药、乌药(切片晒干用)。

【用量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药用宜忌】气血虚而内热者,虽有气滞,亦当慎用。

【按       语】

        乌药性味辛温,走肺脾而理胸腹之气滞,散寒凝而除疝气经行之疼痛,且能温肾,除膀胱之冷气,用治尿频遗尿之症。

        木香与乌药皆能行气止痛,为治胸腹胀痛之要药,临床每相须为用,然木香行气力佳,且煨用有止泻之功;乌药则又善治寒疝痛经,且能温肾散寒,以治尿频遗尿之症。

【文献摘录】

        1、《药品化义》:气雄性温,故快气宣通,疏散凝滞,甚于香附。以之散寒气,则客寒冷痛自除;袪邪气则天行疫瘴即却;开郁气,中恶腹痛,胸膈胀满,顿然而减;疏经气,中风四肢不遂,初产血气凝滞,渐次能通,皆藉其气雄之功也。

        2、《本草求真》:功与木香、香附同为一类,但木香苦温,入脾爽滞,用于食积则宜;香附辛苦,入肝、胆二经,开郁散结,每于懮郁则妙;此则逆邪横胸,无处不达,故用以为胸腹逆邪要药耳。

        3、《本草衍义》:乌药和来气少,走泄多,但不甚刚猛,与沉香同磨作汤,治胸腹冷气,甚稳当。

【方剂摘录】

        1、四磨汤:乌药、沉香、人参、槟榔。治七情郁结,上气急喘。《济生方》

        2、乌药汤:乌药、香附、当归、木香、甘草。治妇女经行腹痛。《济阴纲目》

        3、缩泉丸:与益智仁、山药等同用,治肾阳不足、膀胱虚冷之小便频数、小儿遗尿。《校注妇人良方》

        4、天台乌药散:治寒疝腹痛,多与小茴香、青皮、高良姜等同用。《医学发明》

        5、小乌沉汤:治胸腹胁肋闷痛,常配香附、甘草等同用。《和剂局方》

【本草纲目】-乌药

【释       名】

        1、旁其。《拾遗》 

        2、时珍曰:乌以色名。其叶状似鳑魮鲫鱼,故俗呼为鳑魮树。《拾遗》作旁其,方音讹也。南人亦呼为矮樟,其气似樟也。 

【集       解】

        1、藏器曰:乌药生岭南。邕州、容州及江南。树生似茶,高丈余。一叶三丫,叶青阴白。根状似山芍药及乌樟,根色黑褐,作车毂纹,横生,八月采根。其直根者不堪用。 

        2、颂曰:今台州、雷州、衡州皆有之,以天台者为胜。木似茶,高五、七尺。叶微圆而尖,面青背白,有纹。四、五月开细花,黄白色。六月结实。根有极大者,又似钓樟根。然根有二种:岭南者黑褐色而坚硬,天台者白而虚软,并以八月采。根如车毂纹、形如连珠者佳。或云:天台者香白可爱,而不及海南者力大。承曰:世称天台者为胜。今比之洪州、衡州者,天台香味为劣,入药功效亦不及。但肉色颇赤,而差细小尔。

        3、时珍曰:吴、楚山中极多,人以为薪。根、叶皆有香气,但根不甚大,才如芍药尔。嫩子,生青熟紫,核壳极薄。其仁亦香而苦。 

                                                                   根

【气       味】辛,温,无毒。 

        好古曰:气浓于味,阳也。入足阳明、少阴经。 

【主       治】

        1、中恶心腹痛,蛊毒疰忤鬼气,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 妇人血气,小儿腹中诸虫(藏器)。

        2、治一切气除一切冷,霍乱、反胃吐食泻痢,痈疖疥疠,并解冷热,其功不可悉载。猫、犬百病,并可磨服(大明)。

        3、理元气(好古)。

        4、中气香港脚疝气,气厥头痛,肿胀喘急,止小便频数及白浊(时珍)。 

【发       明】

        1、宗曰:乌药性和,来气少,走泄多,但不甚刚猛。与沉香同磨作汤点服,治胸腹冷气甚稳当。 

        2、时珍曰:乌药辛温香窜,能散诸气。故《惠民和剂局方》治中风中气诸证,用乌药顺气散者,先疏其气,气顺则风散也。严用和《济生方》治七情郁结,上气喘急,用四磨汤者,降中兼升,泻中带补也。其方以人参、乌药、沉香、槟榔各磨浓汁七分,合煎,细细咽之。《朱氏集验方》治虚寒小便频数,缩泉丸,用同益智子等分为丸服者,取其通阳明、少阴经也,方见草部益智子下。 

【附       方】 

        1、乌沉汤:治一切气,一切冷,补五脏,调中壮阳,暖腰膝,去邪气,冷风麻痹,膀胱、 肾间冷气,攻冲背膂,俯仰不利,风水毒肿,吐泻转筋,症癖刺痛,中恶心腹痛,鬼气疰忤, 天行瘴疫,妇人血气痛。用天台乌药一百两,沉香五十两,人参三两,甘草(炙)四两,为末。每服半钱,姜盐汤空心点服。《和剂局方》

        2、一切气痛:不拘男女,冷气、血气、肥气、 息贲气、伏梁气、奔豚气,抢心切痛,冷汗,喘息欲绝。天台乌药(小者,酒浸一夜,炒)、 茴香(炒)、青橘皮(去白,炒)、良姜(炒)等分,为末。温酒、童便调下。《卫生家宝方》 

        3、男妇诸病:香乌散:用香附、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一、二钱。饮食不进,姜、枣汤下;疟 疾,干姜、白盐汤下;腹中有虫,槟榔汤下;头风虚肿,茶汤下;妇人冷气,米饮下;产后 血攻心脾痛,童便下;妇人血海痛、男子疝气,茴香汤下。《乾坤秘韫》

        4、小肠疝气:乌药一两,升麻八钱。水二钟,煎一钟,露一宿,空心热服。《集效方》

        5、香港脚掣痛:乡村无药。初发时即取土乌药,不犯铁器,布揩去土,瓷瓦刮屑,好酒浸一宿。次早空心温 服,溏泄即愈。入麝少许,尤佳。痛入腹者,以乌药同鸡子瓦罐中水煮一日,取鸡子,切片 蘸食,以汤送下,甚效。《永类钤方》

        6、气厥头痛:不拘多少,及产后头痛。天台乌药、川芎 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腊茶清调下。《济生方》 

                                                                嫩叶

【主       治】炙碾煎饮代茗,补中益气,止小便滑数(藏器)。 

【发       明】时珍曰:乌药,下通少阴肾经,上理脾胃元气。故丹溪朱氏 加乌药叶也。 

                                                                  子

【主       治】阴毒伤寒,腹痛欲死。取一合炒起黑烟,投水中,煎三、五沸,服一大盏,汗出阳回即瘥。《斗门方》

【附       录】研药曰:生南海诸州小树,叶如椒,根如乌药而圆小。根味苦,温,无毒。主霍乱,下痢赤白,中恶蛊毒,腹内不调者。锉,水煎。

【形态特征】

        本品多呈纺锤状,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长6~15cm,直径1~3cm。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硬。切片厚0.2~2mm,切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可见午轮环纹,中心颜色较深。气香,味微苦、辛,有清凉感。

【炮制方法】未切片者,除去细根,大小分开,浸透,切薄片,干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