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化 为文物的未来护航

 汪涌cqwy007 2020-04-20

日期:2019-05-10

来源:安徽日报

  

      日前,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牵头、安徽博物院主办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全省馆长论坛”在安徽博物院举行,来自合肥市李鸿章纪念馆,滁州市、蚌埠市、安庆市和桐城市等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带着自家的“数字化”藏品前来参加论坛。

  为历史存档 与观众互动

  前不久,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整座建筑损毁严重;而在去年九月,巴西国家博物馆失火,虽然最终消防队成功灭火,但博物馆主体建筑损毁严重,最令人痛心的是,馆藏的2000万件文物中仅10%幸存,损失巨大。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事故的发生,将人们的视线屡次拉到了博物馆及其馆藏品的安全问题上来。

  不幸中万幸的是,十多年前法国曾发起一个项目,对众多法国哥特建筑进行数字化保存,在其网站仍可看到完好无损的巴黎圣母院全景图、细节图以及建筑机构剖面图等。而今后想要修复损毁建筑,这份数字化图集更是可供依靠的原始资料。

  现代社会,高楼林立,大多数博物馆所处的位置都是一个城市比较繁华的地段,甚至是交通要道。一旦发生火灾等灾害,对一个博物馆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建筑尚可修复,但损毁的文物却再也无法重生了。因此,将文物数字化保护,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文物数字化之后,一是可以在平时的展览中与观众更好地互动,给观赏带来更加直观的感觉。二是防止类似火灾等灾害对文物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给后人留下研究历史文化的依据。

  制定标准框架 记录核心元数据

  如今去敦煌莫高窟的游客,只要愿意,可以不再像以前那样一一排队挤着进那一个个的小洞窟,就着微弱的光线看着那一幅幅可能有残缺的壁画,而是可以在3D虚拟环境中观赏敦煌壁画和彩塑,感受到洞窟中无法观看的细节,要看多久就看多久,想看多细就看多细。

  敦煌研究院、故宫博物院,都是目前我国国内文物数字化工作做得比较突出的文物保护机构。据悉,敦煌石窟文物数字化工作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了,经过与美国西北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等机构的关键技术合作研究和长期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壁画数字化科学流程、工作规范和实施标准。经过多年的采集和制作,终于有了今天人们观赏敦煌壁画的便捷和直观性,这样的观看体验既方便了观众,也有力地保护了文物,可谓一举两得。

  正是由于文物保护数字化的迫切要求,早在五年前,科技部就批复设立了“文物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研究与示范”项目,该项目面向我国文物数字化保护领域,研究制订了文物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框架标准,核心元数据标准,以及可移动文物(以书画与青铜器为例)和不可移动文物(以石窟寺为例)信息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服务和交换标准等共87项;研发了文物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管理平台;成果在敦煌研究院和故宫博物院进行了应用示范。

  同时,该项目所制订的文物数字化保护标准框架,覆盖文物数字化分类体系的全部类别和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是现阶段较为全面、具有权威性的标准规范;设计了多维度的文物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填补了我国文物数字化工作中缺乏统一的、基于知识层面的分类体系和数据值标准的空白。

  巧用他山之石 让文物“活”起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近期召开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全省馆长论坛”就是以“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利用”为中心议题,探讨“文化遗产数字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利用”“文物活起来”等方针政策在安徽省内文博单位的可行性路径,竭力促成安徽省博物馆联盟发展的新局面,共同探寻博物馆文保事业新的思路与实践。

  与会博物馆负责人纷纷表示,文物数字化保护是目前国家积极推进的一项工程,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将起重要作用。铜陵市博物馆馆长王杰说,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博物馆馆藏资源数字化为各博物馆间的资源共享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如何将数字化保护与数字化成果更好利用紧密结合,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亳州市博物馆馆长吴磊表示,文物数字化是为了更好地展示和保护文物,其实,如果能让文物通过其它的方式,例如文创产品展现出来,也同样是一种展示和保护,亳州市博物馆以亳州文化特色及馆内藏品为主线,设计开发出三十余种以生活用品为主的文化创意产品。2018年5月,该馆自主设计研发的“亳”系列文创产品在“2018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荣获全国银奖,这是安徽省历届参加大赛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今年省内唯一获得银奖的旅游商品。去年他们馆向国家文物局申请了100多万元的专项资金,计划全部用于提升馆里的文物数字化建设,目前实施方案已经确定,计划重点打造针对青少年的“第二课堂”,以更多的全息投影、VR等形式,将文物数字化,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走入博物馆里。

  在论坛上,各家博物馆负责人都认为,文物数字化保护不仅是一个馆的“单兵作战”,而是要在各博物馆间建立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合作关系,让文物在更大的范围内“活”起来,让更多的人看到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文物。与此同时,数字化只是保护和利用的一种手段,对文物本体的保护依然是最核心和首要的任务。(徐志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