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人物】宋代词人李子仪

 宇闻休闲书苑 2020-04-20

(文/刘玉文  图片/网络)

人们所称颂的那首宋词《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作者是北宋词人李之仪,《宋史》卷四百二有传,李之仪是今山东无棣县人,所以他是我们的“故乡人物”。现简介如下:

李之仪(1038-1117),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北宋沧州无棣(今山东省无棣县李通判村)人。宋哲宗时户部侍郎、御史中丞李之纯(字端伯)之从弟。 

李之仪秉性耿直,为人豁达,更兼文笔精到,才华横溢,在京师早就颇负名气,但他一生仕途坎坷,未能如愿展示宏才大略。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老师范纯仁(范仲淹之子)、挚友苏轼有一定关系。 

李之仪早年师从于范仲淹(山东滨州邹平县长山镇人)之子范纯仁。此人为人端正,胸怀经纶,学问匪浅,但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一再被贬。李之仪为人处世受其影响很大。

于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及第,初授万全县令,后到鄜延军任职。元丰六年(1083年)春回京。时高丽王王徽卒,朝廷委左谏大夫杨景略等前去吊唁。杨素闻李之仪清节贤名,才华横溢,遂奏请之仪同行,作为书状。出使途中,路过山东长清县孝堂山汉石祠时,曾题字于石祠的石柱上,大字楷书,共五行,现刻字尚存。这是他在山东留下的仅有的遗迹。 

哲宗元祐 (1086年)初,范纯仁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相),李之仪遂被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不久,又为原州(今属甘肃)通判。 

李之仪与苏轼兄弟交从甚厚。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文采盖世,为官清廉有节,文朋宦友比比皆是。李之仪与苏轼早有文字交,可谓文人惺惺相惜。 

 苏轼,年长之仪一岁。嘉佑六年(1061年)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平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还朝任职时,正值王安石推行新法。他强调改革吏治,反对骤变,认为“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因意见未被采纳,又受排挤,遂请求外调,从熙宁四年(1071年)起,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每到一处,查民情,修水利,建书院,惩奸吏,多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诗句深文周纳,罗织罪名,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入狱。5个月后被贬黄州为团练副使。李之仪为苏轼的遭遇鸣不平,他联络一些官宦和知名人士在朝中活动,以图苏轼早返京师。苏轼为此心情十分激动,写了《答李端叔书》,直抒胸臆,对李之仪为人为文非常感佩。

元丰八年(1085年)哲宗立,任用司马光,废除新法。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苏门”再度兴盛。李之仪亦成为苏门常客。一日,画家李伯时为李之仪作画,苏轼欣然为之题《李伯时画李端叔真赞》。苏轼很欣赏李之仪的文才。之仪既善诗词,又能属文,尤工尺赎,苏轼称其“入刀笔三昧”。其诗流畅清丽,“名稍不及黄(庭坚)、陈(师道)”;其文妙语活脱,“与张来、秦观上下”;其词清婉峭隽,“次韵,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毛晋《姑溪词跋》)。他对词的特点深有研究,曾说:“长短句(词)于遣词中最为难工,自有一种风格,稍不如格,便觉龃龉。”他批评柳永“韵终不胜”,张先“才不足而情有余”,而主张像晏殊、欧阳修那样“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他曾与秦观、黄庭坚、贺铸等人歌词赠答,前人多将他与这几人并提,说他“不减秦观”。 

   李之仪与“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也有很深的交情。李之仪在给黄庭坚的一首诗中写道: 

  山谷老子久不见, 

  豫章诗人何许来。 

  昵呼黄庭坚“山谷老子”,亲切之情分外淳朴浓厚。后黄庭坚被贬黔州,二人多次千里飞鸿,叙别离之苦,互赠诗文,遥祈安康。

李之仪在任枢密院编修时,皇帝诏见并被擢职。临行前,秦观为其作一首《送李端叔从辟中山》: 

  人畏朔风声,我闻独宽怀。 

  岂不知凛冽,为自中山来。 

  端叔天下士,淹留蹙无成。 

  去从中山辟,良以慰平生。 

  与君英妙时,侠气上参天。 

  孰云行半百,身世各茫然。 

  当时儿戏念,今日已灰死。 

  著书如结牦,聊以忘忧耳。 

  駸駸岁劲遒,淮海归无期。 

  功名良独难,虽成定溪为。 

  念君远行役,中夜忧反侧。 

  揽衣起成章,赠以当马策。 

  写出彼此的情笃、志向、失意,也有惋惜;有感慨,有嘱托,有策励,亦有祝福。 

  由于与当政者政见不合,苏轼再次请调外任。先后任杭州、颍州、扬州知州。后迁礼部兼端明殿、翰林待读两学士。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又因新党后党之争,遭排挤,出职定州。他奏请以李之仪为签判,作为自己的助手,一同赴任。苏轼在李之仪的协助下,申饬法度,明令规制,整治军纪,严禁饮赌,时间不长,定州军政焕然一新,民众赞誉不绝于耳。但好景不长,绍圣二年(1095年),苏轼再贬岭南,自此二人分手,天各一方。 

元符二年 (1099年),李之仪回京,调任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说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职京官。皇帝听信谗言,遂下诏停职。虽受苏轼牵连,官运多舛,但李之仪心胸坦荡,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不后悔。相反,他对亦师亦友的苏轼非常想念,常常作词赋诗,以解心中之苦闷。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再谪海南儋州。一年多时间,二人数次飞鸿传书,叮嘱注意饮食起居,期盼重逢的时刻早日到来。 

建中靖国一年(1101年),苏轼北归途中猝死常州。噩耗传来,李之仪悲痛万分,含泪赋诗追怀,挥笔写道: 

  从来忧患许追随, 

  末路文词特见知。 

  肯向虞兮悲盖世,  

  空惭赐也可言诗。 

  炎黄不死疑阴相, 

  汉水相招本素期。 

  月坠星沉岂人力, 

  辉光他日看丰碑。 

崇宁初(1102年),李之仪提举河东常平。此时,奸臣蔡京当权,范纯仁的儿子(范仲淹的孙子)知谏院范正平卑视蔡京。公元1101年,范纯仁病重,把李之仪叫到病床跟前,口授政治遗言。李之仪给范纯仁整理遗表,写行状(人物传记),把从师范纯仁的生平大节铺叙得一清二楚,对其为人为官敬崇有加,对其数遭讪谤贬谪时露怨愤。蔡京乘机罗织罪名,挟嫌报复,将其下狱。不久,又将他除名,交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管制,再徙唐州。数年后,李之仪才遇赦复官,授“朝议大夫”,但他未赴任,仍居太平州南姑溪之地。饱尝了官场黑暗和人间疾苦的李之仪,胸装报效朝廷和济世拯民素志的李之仪,无可奈何地将自己的余生消磨在写诗作词上。他亦同当年苏轼谪黄州时,自号“东坡居士”一般,以太平州城南姑溪河(又称鹅溪)为缘,自名“姑溪居士”。 

  李之仪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太平州创作的。官场的失意,生活的磨难,家庭的变故,使他常常以诗词排解心中的忧苦和愤懑。 

  如他的《 忆秦娥·用太白韵》:“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这首词作于也崇宁三年(1104)前后,和词全依太白《忆秦娥》韵。 

  李之仪有一位忠贞贤惠的夫人,名胡淑修(1047-1105),字文柔,常州人。其父胡宗质,翰林院大学士;祖父胡宿(995-1067),字武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外祖父施元长曾经是汝州知州。当李之仪蒙冤陷狱时,胡夫人千里迢迢从家乡赶到京师,照料丈夫,又伴之仪同赴太平。两年后,胡夫人不幸病逝,悲痛欲绝。他把妻子安葬在太平藏云山的双雨峰下,撰写了一篇文情并茂的墓志铭。在这篇墓志铭中, 中有“性高严,喜风节,自许甚重。......通经史,尤精于算数”等句  可见胡夫人是一位十分可敬的女性,她品性贤淑,有很高的文化素养。精于天文历算的著名学者沈括,是李之仪好友,他遇到算数方面的疑难问题时,常请之仪向胡夫人请教。 

   胡夫人去逝后,一位名叫杨姝的太平绝色歌伎杨姝闯入了他的生活。使他寂苦的生活有了很大安慰。们心心相印,互为知己,相互唱和,“以诗文自娱”。他远眺暮色苍茫的长江,一股酸楚袭上心头,又—股诗情萌动胸中。一吐为快,他吟出了《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思量意。 

这首《卜算子》立意造语学民歌与古乐府,即景生情,即事喻理;借水言情,极为深婉含蓄;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 李之仪也以这首词成了千古一词人。千古岁月,白云悠悠,多少山盟海誓都逃不过沧海桑田。然而,李之仪与杨姝的这段忘年恋,超越了世俗的鸿沟与羁留,与《卜算子》这首词一直流传至今为人所传颂,像一个美丽的童话,让人怀想不已,遐思无限……


    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李之仪病卒,杨姝遵其遗愿,将其安葬在当涂藏云山脚,与前妻胡淑修葬在一起。

 李之仪的著述有《姑溪居士前集》50卷,南宋吴芾守当涂时所编。又《后集》20卷,不知编者,今二集俱存。有《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其词另行,《直斋书录解题》录《姑溪词》1卷,有吴氏石莲庵《山左人词》本、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存世墨迹除《汴隄帖》外,还有《别纸帖》(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康熙九年版【海丰(无棣)县志】记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