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肝患者要小心呵护你的“肝宝贝”!怎样定期复查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昵称29272264 2020-04-20

中国目前乙肝患者的数量世界第一。怎么样减少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门诊经常遇到一些肝癌患者,询问他们病史的时候,都有“乙肝”病史,比如“小三阳”,但是很多人基本上从来没有做过乙肝病毒定量等检查,等到症状严重的时候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肝癌的时候才明白。

同样的疾病,不同的对待方式,其结果自然也会截然不同。

有些人得了乙肝,觉得治不好干脆不治疗,也不重视复查,结果等到自身症状非常明显,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再去医院检查,发现病情已经加重甚至发展成肝硬化或是肝癌,从而错失了治疗良机。

中国目前乙肝患者的数量世界第一。怎么样减少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一、“防”——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源头上减少新发乙肝病毒感染;

二、“治”——通过抗病毒治疗,延缓疾病进展,减少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同时也可降低感染者传播疾病的风险。

防治二者缺一不可。

因此,乙肝患者定期复查非常重要,以下就是乙肝患者需定期复查的项目。

一、乙肝病毒学指标:

包括乙肝病毒“两对半”,乙肝病毒DNA等。可以了解病毒的复制情况、病人传染性的大小。可每3--6个月检查一次。

二、肝功能:

肝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碱酯酶(CHE)、转肽酶(GG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

转氨酶升高会影响肝脏代谢和解毒功能,使得药物代谢和身体毒素得不到及时的排出,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肝脏受损。肝功能可每3--6个月检查一次;

三、血常规:

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如果病人进入了肝硬化阶段,血常规的情况可以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如血小板轻度降低,提示肝硬化处于早期阶段。

如果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等项目均下降,提示脾功能亢进,肝硬化进入中晚期阶段。

如果单纯血红蛋白降低,又有黑便,警惕消化道出血。

血常规可每3--6个月检查一次。

四、肝脏B超:

通过定期检查肝脏彩色B超,可了解病人肝脏的大小、形态、门脉内径、脾脏厚度和有无腹水等,据此判定病情是否向肝硬化的方向转变,或有无占位性病变即肝癌。

当B超发现占位性病变后可再进行CT或磁共振检查以明确占位病变的性质。

超声可每3--6个月检查一次。

五、甲胎蛋白(AFP):

一般情况下,肝炎病人甲胎蛋白很少升高,即便升高,也很少超过200微克/升。但是当发展到肝癌时,病人的甲胎蛋白可能就会大于400微克/升。

但有少部分肝癌患者,AFP正常。

AFP可每3--6个月检查一次。

六、血糖、肾功能、尿常规等。

根据这些检查,可以了解病人是否已经患了与乙肝相关的其它疾病,如肝源性糖尿病、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等。

以上六项是乙肝患者必须定期复查的项目。以下是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做的项目。

一、肝穿刺检查:

当根据其它检测方法不能明确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时,可以进行肝穿刺检查。

二、肝纤维化指标:

包括检查血清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Ⅳ型胶原等。根据这些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

三、胃镜:

如果合并有肝硬化时,可以进一步作胃镜检查。如果发现病人的食管和胃底部的静脉曲张,则提示该病人已发生了肝硬化。

很多乙肝患者治疗没有主见,今天吃这药,明天吃那药,今天找李教授看,明天又找文教授看,换来换去,急于求成。其实,再好的治疗方案也很难立竿见影,频繁更换治疗方案既浪费钱财,也会延误病情。乙肝患者需要找准真正的专家,严格按照他们制定的诊疗方案,一丝不苟地认真执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