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发 微博 Qzone 微信 山东有两座相距4公里的古城,为何一座被保护,另一座却即将消失

 大运河时空 2020-04-20

今天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境内曾经有两座古城,分别是河北省馆陶县的旧县城北馆陶城和萧城。这两座古城城中心的直线距离仅不到4公里,在如此近的范围内有两座古城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的。

山东有两座相距4公里的古城,为何一座被保护,另一座却即将消失

两城相距不到4公里

山东有两座相距4公里的古城,为何一座被保护,另一座却即将消失

旧卫星图上两城都非常完整

河北省馆陶县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明清时期是属于山东省东昌府,馆陶县春秋战国时置县之后,县治所共在三个地方设过。在北馆陶镇是在金代时迁过去的, 1955年迁到了现址。

北馆陶城在明朝成化三年(1467年),由知县唐祯筑城,周围五里,墙高二丈五尺,外有护城河,河深宽均为二丈。当时城墙共有四个城门,东为乐丰门,象征着大家向往着丰收;南为明远门;西为临津门,意为临着卫运河;北为通都门,意思可直达都城京师。

明正德十年(1515年)知县孟正续修后,城墙增高到三丈五尺,护城河为深二丈宽三丈。清朝康熙九年(1670年),知县郑先民在城濠周围栽柳树800余棵,岸柳成行,绿树成荫,雄伟壮丽,呈现出了固若金汤之势。

山东有两座相距4公里的古城,为何一座被保护,另一座却即将消失

民国时期旧地图上的双城

但是这座城到了民国年间,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和诸多的战事,长年失修,城墙已失去当年雄伟。县城即将搬迁到南馆陶之前的1954年底,县城四面城墙残缺不全,南面较完好,修馆临公路时,在城南门东穿壑而过。城门有南、东、西门,北门已拆除。

近日笔者专程赴北馆陶镇看旧城墙,几经寻找发现仅在东南角还残存一段城墙,并且这段城墙也是挖掘机“手下留情”的结果,城墙上的挖掘机的齿印清晰可见,可以想象剩余城墙最终命运了。

山东有两座相距4公里的古城,为何一座被保护,另一座却即将消失

不久前去北馆陶时,红圈中的城墙已消失

山东有两座相距4公里的古城,为何一座被保护,另一座却即将消失

建筑围挡之内的残存城墙

山东有两座相距4公里的古城,为何一座被保护,另一座却即将消失

残存城墙上的挖掘痕迹

几公里外的萧城,由于周围都是农村,被破坏的较少,并且还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专门拨了资金给予维护,相来它的结果应该还是不错的。之所以称为萧城,是因为它由宋辽征战时期的萧太后所筑,它比北馆陶城大了不少,各边均为1320米,围起来的面积约为1.7平方公里。馆陶县的古八景之一的“萧城晓烟”说的就是它。笔者到萧城时,发现城西南角有些机械正在施工,这大概是古城保护工作的一部分吧。

山东有两座相距4公里的古城,为何一座被保护,另一座却即将消失

萧城西南角在施工

山东有两座相距4公里的古城,为何一座被保护,另一座却即将消失

未修整的萧城城墙

不过,保护古城就是把古城上的乱七八糟的树木和杂草铲除,然后修整平整甚至铺上城砖?这个问题始终困惑着我,难道修成大家心目中的那种高大雄壮的城墙就是一种保护了吗?

您认为该怎么样才算是保护,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