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打墙的板翻上下,世事早已打了个颠倒。 想想,在农村几十年前,新媳妇进门,新婚之后。每天早早起床,给公婆倒尿盆,把家里从前院扫到后院。 做饭时,先得请示婆婆做啥饭,忙忙碌碌做好后端上来,全家人一起用餐。 一切都顺着老人的心愿。 那时候,在农村还盛行评“五好家庭”、“五好媳妇”呢。 变了,一切都变了。那毕竟是过去的事。 时光不会倒流,那个年代早已逝去,随着时光流逝,一切都烟消云散。 近些年,父母倒要看儿媳的脸色行事。唯恐媳妇不高兴,尽讨其欢心之能事。 这不,现在的年轻人俩口只要一回家,父母非但惊喜不说,任其睡到太阳升起一竿子高。 做好可口的饭菜,等候他们起床后再用餐。 难怪啊,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是一家人就得好好相处。 况且现在农村许多男青年因买不起房婚事撂浅无着,父母干急没办法。 成了婚的也确实担心儿媳和儿子不过了呢,把心在口里噙着呢,一切讨其欢心。 为儿子能讨上媳妇而庆幸,自豪且骄傲,心里时时泛起阵阵高兴,形喜于色。 儿子小俩口在外打工,少见面多稀奇。矛盾很少。 经济改革未开放之前,就是农村各家各户那几亩地,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难免日渐产生矛盾、争吵,家无宁日。 家和万事兴。 那家父母不希望如此呢?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儿子儿媳在外打工,有了孙子后,那个父母不把孙子视若掌上明珠?为了孙子就是把身上肉割下来也愿意。孙子要月亮,不敢摘星星。 在现行经济社会里,儿子买了房,还房贷及日常花销,压力山大。 做为父母,帮儿子儿媳一把是应该的,带孙子义不容辞。跟前有俩个钱都花在孙子身上,愿意呀! 他们一旦回家,一是看看孩子,二则是望望父母,给孩子带上好吃的,给父母置件新衣、买点东西。尽管不值钱,可理轻情义重啊。 要说父母给他们付出的钱财买东西能拉几汽车。可账不能这么算呀,毕竟是孩子们的一片孝心哦! 一家人久别重逢,欣喜若狂,其乐融融。 毕竟家才是孩子们幸福的港湾,他们像漂泊在外久航的帆船。 父母给孩子做上一顿可口丰盛的饭菜,一则是喜庆他们平安回归,难以掩饰兴奋的心情。这是应该的。人之常情。 至于给他们把饭菜端到跟前这个举动咋说呢?毕竟同为一家人,没有必要分得那么清。 难得糊涂。 人心都是肉长的,和睦相处是由双方相互付出换来的。 任何一方不可摆架拿势,只有这样,一家人才会温和恭谦、温馨祥和。 在此情况下,帮儿子儿媳照看孙子,做好饭且端到跟前也不足为怪。 难得他们回家一趟。平日辛苦上班,旅途劳顿,该放松放松好好休息下。 父母的这些举动会让他们心存感激,感染触动他们的心灵,以至他们萌生回报父母养育之恩,行孝敬父母之心。 他们也深知:怀抱亲生子,才知父母恩。 既如此,又何乐而不为呢? (网络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