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货币的第四次革命——论数字化货币的跨时代作用

 天承办公室 2020-04-21

货币的第四次革命

——论数字化货币的跨时代作用

货币的第四次革命——论数字化货币的跨时代作用

货币,这个我们最熟悉的字眼最近又一次上了全网热搜,起因是多家自媒体报道了中国人民银行进行数字化货币场景构建的消息,但实际上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数字化货币,或者叫电子化货币的出现是必然的。

疑问一:为什么说数字化货币的出现是必然的?

货币在人类社会的产生本身也是必然的,因为人类社会要发展最简单的就是要实现交换、要进行资源的共享,没有货币的交换只能是以物易物,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很难实现平等交换,存在的矛盾太多。货币的承载形态有很多,比如历史上出现过的贝类、布帛,但最终基本落在金银等高价值金属货币上,主要是金银的物理属性稳定、存储程度适中、易于携带和分割等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说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充当货币的属性一旦被发现则迅速拉开了时代进步的大幕,无论东方诸国还是西方诸国,基本认可,具体表现上则是有金银实物向金银铸币再到纸币承载转变。可以说人类文明四千年从货币的维度来看基本上是“金银时代”,东方诸国重白银、西方诸国重黄金,典型代表是东方的大明王朝为代表的“白银”货币体系和西方的西班牙帝国为代表的的“黄金”货币体系。那么这个货币体系真正什么时候废掉呢?可以说东西方的时间不一致,但大体上相差不大。白银真正由货币属性转为物品属性(主要是作为工业品的属性)的最终代表是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国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币制改革”,这个时候白银在国家的政策上真正不再带有货币属性了。黄金的货币属性一直未能消除殆尽,但也有个标志事件,即广为人知的20世纪70年代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脱钩),从此各国货币在法理上均与金银脱钩,成为单独的国家信用货币——纸币,白银货币的废除到黄金货币属性的脱钩相隔不足40年。梳理一下货币的形态:物品货币(自然)—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纸币)。

货币的第四次革命——论数字化货币的跨时代作用

疑问二:信用货币的缺陷?

纸币作为最简单的货币解决了很多社会问题,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度,二战后全球经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纸币的功劳。但也产生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主要是:

1、币值不稳定,通胀是主流;

2、促进资本市场极大发展的同时存在“劫贫济富”的情形;

3、滋生黑钱,国家监管难度较大;

4、存在物理形态灭失的风险,如可以被火烧、撕裂导致无法使用;

5、主要由国家政权主导,依附于发行期的国家政权。

解决方案:电子化或者数字化货币

针对纸币存在缺陷推出数字化货币或者电子化货币是一条可靠的途径,其他途径有没有呢?肯定的说有,但是不如这条路可靠。数字化货币应具有那些跨时代的优点呢?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1、币值稳定;

2、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财富公平或者说有助于实现社会财富公平;

3、极大地促进社会治理进步和稳定性发展;

4、币值代表的社会财富能实现长久保持。

当然,便利使用、易于存管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