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脉学之“虚”“散”脉阳!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20-04-21

一、虚脉阴(无力虚大,迟而且柔)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脉经》。

《体状相类诗》: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莫把芤虚为一例,芤来浮大似慈葱。

《主病诗》:脉虚身热为伤暑,自汗怔忡惊悸多,发热阴虚须早治,养营益血莫蹉跎。

血不营心寸口虚,关中腹胀食难舒,骨蒸痿痹伤精血,却在肾门两尺居。

二、散脉阴(虚甚则散,涣漫不收):

散脉大而散,有表无里《脉经》,涣漫不收崔氏,无统纪,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产妇得之生,孕妇得之堕柳氏。

戴同父曰:心脉软散怔忡,肺脉软散汗出,肝脉软散溢饮,脾脉软散跗肿,此皆病脉也。肾脉软散,诸病脉代散,死脉也。

《体状诗》: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不必医。

《相类诗》:散脉无拘散漫然,濡来浮细水中绵,浮而迟大为虚脉,芤脉中空有两边。

《主病诗》:左寸怔忡右寸汗,溢饮左关应软散,右关软散胻![胕](跗)肿,散居两尺魂应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