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一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 【功效】清热解表,截疟止痛。 【主治】热病;感冒、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头痛项强;疟疾;癫狂,小儿惊风;阳危诸证。 穴位详解 古人称它为“诸阳之会”。这个穴在背部的最高点,背部本来就是阳面,所以大椎堪称阳中之阳。而且,它是督脉与手部三阳经的交会穴,所以阳气非常足。 如果这样讲,你就以为大椎穴仅仅是补阳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大椎在第七颈椎下,古人排序,认为这是脊骨中的老大。我们摸后背会发现,这里比其他地方的脊骨要大要突起一些,正因为此,所以称之为大椎。既然是老大,当然要起带头作用,一碗水端平。所以,它的作用不限于补阳,当阴阳相争的时候,刺激大椎,可以使阴阳平和。就像一个公正无私的老大,大椎穴在其间起着中正调和的作用。因为这个地方阳气很足,所以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刺激抗体的产生,包括抑制肿瘤的生长、改善肺呼吸功能等都有很好的作用。这当中,最显著的就是泻热,发烧、高热或者内热引起的痤疮都可以通过大椎穴来调理,具体的方法就是放血。 |
|
来自: 峨眉佛光 > 《针灸,穴位,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