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机械化之前的农耕文化/马振国

 老王abcd 2020-04-21
2020年 3月18月,我女儿开车拉我去了一趟木垒县英格堡乡月亮地村,去参观他们村上办的农耕文化博物馆,难得他们乡村领导有这样的超前意识,收集到如此多的农耕用具,从春耕到夏收,一应俱全。
现在虽然实现了机械化,使农民摆脱了千百年来的沉重劳动,但我们不能一饱忘了千日饥,“忘记了历史,就等于背叛”。年轻一代更应该了解我们的祖辈们世世代代是怎样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产的,从中继承和发扬我国劳动人民的那种勤劳智慧、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优良传统,所以这个展览非常有意义。
女儿叫我写一篇与此有关的文章,我看到这些久违的农具,内心也是浮想连翩,因为这都是我曾经使用过的农具呀,我从十五岁参加劳动当农民,直到六十岁以前,哪年不是和这些农具打交道的呢,所以对它们是最熟悉不过了,也是最有感情的,所以写了以下的文字,使年轻一代从阅读中了解一些农耕文化的历史知识,以下分几部分逐一介绍。
一、耕作农具
1、木犁:中国原始社会没有使用畜力,全凭人力,那时叫“刀耕火种”,就是用火烧去荒草,然后人再用一种叫“耒”(lei)的木制工具翻地,所以以后凡是与农耕有关的字都是“耒”字旁,如“耕、耘、耙、耱、耧、耨、耢”等。木制的“耒”,类似铁锨的作用,又笨又重。后来人们发明了金属,进入了铁器时代,铸造了犁铧,才有了木犁,又驯养了牛马,才开始了用牛犁地,叫“二牛抬杠”,就是两头牛,脖子里架一根弯木,拉犁耕地,这种方法一直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还有个别地方仍在使用牛犁地。
木犁有犁头、犁辕、犁铧三部分组成,犁头用比较结实的榆木砍就,高约一米,砍成上面小、下面大的椭圆形,上面叫犁把,犁把上横穿一根一尺长的木棍,叫犁拐,是犁地人抓手的,犁地人抓住犁拐,可以掌握犁的深浅和方向。犁辕用松木制成,长约两米,象一根车辕条,所以叫犁辕。
犁铧用生铁铸就,为三角形,铧尖和两侧比较锐利,才能把地犁开,俗话说“生铁犁铧硬似钢,能开千年万年荒”,犁铧由于是用生铁制成,比较脆,如遇到树根之类,容易把铧打破,那时由于工业落后,一张犁铧很贵,打破一张犁铧被认为是一种重大的损失,奇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小曲子:
“养的一对牛哎长的个门楼角(ge),吆上上山去哎倒把那铧打破,世上的穷人多哪一个就象我。”可见犁铧的珍贵,那时铁很少,解放以后的五十年代,时逢盛世,世事太平,“化剑为犁”。当时为了铸造犁铧,发展生产,也是为了破除迷信,把很多庙上的古钟,都拿去溶化铸了犁铧,那庙的钟上都有文字,记载着修庙的历史和捐资修庙的人名,是很珍贵的历史文物,就这样被毁于一旦。相传博格达山上的斗母宫前有一口几十人抬不动的大钟,钟一敲乌鲁木齐都能听见,也被砸碎铸了犁铧,真是可惜。
奇台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所以奇台的地名也有以农具为名的。奇台县城中央,有个有名的犁铧尖,原来是奇台县的贸易中心,也是最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歌谣道“腰里有了钱,浪一趟犁铧尖”、“犁铧尖子搭戏台,唱响了古城子”、“犁铧尖子压走马,拽了个洋牌子”等,可见当初的犁铧尖有多热闹。
七十年代后,奇台县城的中心逐渐东移,犁铧尖才从人们的视线中渐渐淡出。2000年后,奇台县在犁铧尖建成了文化广场,犁铧尖又热闹起来了,为了不忘犁铧尖的历史,也是为了不使人们忘记农耕文化的历史,奇台县在犁铧尖铸了三张不同时期的犁铧,又在旁边铸了一座大铜牛,叫人们永远也不要忘记二牛抬杠的农耕历史。
犁头要砍成向前撬的弯曲状,这样安上犁铧可形成20度的斜角,穿上犁辕,使犁辕的一头向上撬起,形成45度左右的角度,使犁尖向前伸,这样牛拉着犁向前走,犁铧才能插进土中,向两边翻土,如果太直,或者太“勺”(角度过小)了,都不能下地。
犁辕前面,开个小洞,里面插一根小木棍,叫犁栓子。两头牛的脖子里,架一根有两个小弯的木棍,用榆木砍就,十分结实,两头牛都拉不断,这叫“担轭子”,新疆人学武威人的发音,叫“挡轭子”,两个小弯卡在牛脖子上,牛脖子上面有一层厚厚的肉垫,这叫“牛领头”,这一层肉垫起到衬垫脖子的作用,牛拉起来脖子不疼,可见牛天生下就是拉犁的。关于这层肉垫,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呢。
据说人们在发明了犁头之后,没东西拉犁。玉皇爷见牛成天在天上闲逛,就打发牛下界去帮人拉犁。牛一拉,脖子疼得很,就又回到天上给玉皇爷告去了。玉皇爷一看,牛的脖子都拉肿了,善心大发,给牛给了一块手巾,叫它衬到脖子上,这样拉犁就不疼了。牛很高兴,又下来拉犁,但它衬手巾时,却把手巾衬反了,衬到了脖子下面,就是现在牛脖子下面吊的那一欻拉打郎皮。牛一拉,还是疼的很,就又上天告去了,玉皇爷一看,牠衬反了,吊到下面了,玉皇爷气得大骂:“说你是个笨牛,你真是个笨牛,我给你的手巾你不往上面衬,吊到下面干啥去了,那一欻拉皮吊在下面有啥用?”玉皇爷越说越气,朝牛的嘴上踢了一脚,结果把牛的前门牙给踢掉了,从此牛就没有前门牙。
玉皇爷是“刀子嘴,豆腐心”,打是打,骂是骂,但没有垫子怎么拉犁呢。再一个,牛一贯忠厚老实,憨直乖爽,人还叫“老黄牛精神”呢,玉皇爷也不忍心叫牛受疼,就又给了一块手巾,衬到脖子上,说:“这回可不要衬错了啊!”牛高兴地一趟子跑下凡,一拉犁,果然不疼了,这就是“牛领头”的来历,从此牛就在人间帮人拉犁,直到现在。可就是牛的前门牙叫玉皇爷踢掉了,吃草时只能用舌头把草卷起来,再用下牙“噌”的一声把草切断,吃到肚子里囫囵半片的,还得倒磨(就是反刍),才能消化。
担轭子中间,用生牛皮挽成一个拉扣,叫纤筋,犁地时,把犁辕的前头套在纤筋上,再鞘上犁拴子,就把牛和犁连起来了,担轭子下面,用牛皮做一个扣子,扣在牛脖子下面,另外挂犁铧的皮条,叫“生牛皮弦子”,也是牛皮做的,还有赶牛的鞭子,也是牛皮做的。人也太亏待牛了,牛帮人拉犁,老死后人还要剝皮、吃肉,用它的皮制做纤筋、皮扣子、鞭子,鞭子又用来打下一代的牛。但牛生性老实憨厚,不敢和人争辩,也不敢给玉皇爷告去,上次告状去了叫玉皇爷把门牙踢掉了,前车之鉴呀!只好忍了吧。直到现在,牛虽然不拉犁了,但又变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馔佳肴,牛也不敢言喘,谁叫它是牛呢。
为此事牛还叫老鼠大骂了一顿,当初牛和老鼠争做十二相之首,牛骂老鼠厚颜无耻,多大的个东西还想做老大,老鼠骂道:“人那样对待你,你还给人卖力,用你的皮做的鞭子打下一代牛,你真是个丧尽天良、愚蠢透顶、比猪还笨、比驴还蠢、没有牛性的一个畜牲,你还不快死去,有何面目立于人世间”。老牛嘴笨,怎抵住老鼠的伶牙利齿,连讽带刺,连挖苦带骂,虽然它怒火中烧,恨不能一蹄子踩死这个无耻的家伙,但嘴里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气得“吭、吭”的,至今落下个喘粗气的毛病,只好把第一让给老鼠,屈居第二了。
2、木耙:木耙是用来耙地的,做一个长两米,宽八十公分的方框,中间有梁,下面钉上铁齿,用马和牛拉着走,耙碎地里的土块。木耙耙地时,份量不够,在上面要压上一个装土的袋子,这样才能耙好地。五十年代后,从苏联传进铁耙,也叫钉齿耙,为方形,下面有十几个铁齿,比木耙好使多了,但因齿多拉起来比较重,要用两头牲口才可拉动。
3、耱:耱是用来把犁过的地耱平的农具,耱都是农民自制的,用三根长一米半的松杆子,横头子用长二尺十五公分粗的一段榆木掏三个洞,一边一个,这叫耱鱼子,松杆子穿在里面,耱架子就做好了。下一步就是编耱,编耱用沙漠中的红柳条子。选一米多长的比大姆指略粗的红柳条子备用。编耱时架一堆火,在火上烤条子,使之柔软,然后一上一下编在耱上,条子的两头要留下五寸长的一截,扎在后面,一上一下翘起来,形成两排齿子,拉动耱前进,便可把地耱平。耱地一般都套两匹马,一天可耱一石地,耱地人站在耱上,手抓住两根扯手(缰绳),指挥马前进。吆耱人看似轻松,不用走路,但站耱要有技术,经常将身体向后倾斜一点,与前进的力量保持平衡。如果站不稳,要尽量向后跌,不能向前栽,如果一个跟头向前扑过去,撞到马屁股上,就会把马吓惊,从而拖着耱和人飞奔起来,会把人拖死。如果人从耱上掉下来,马一跑,把耱飞荡起来,一下一下打在马屁股上,马会更加受惊。因为到了春天,马圈了一冬天,到了野外便会情绪激昂,总想放开奔驰一番,所以更容易发惊。过去春天时,常见受惊的马拉着空耱,一荡一荡地在路上飞奔,这时如果有小孩子在大路上玩,躲避不及,便会被马踏下或被飞耱撞死。因此这是危险性很大的一个农活,一般由十七八岁的身体轻便的尕青年去干,身体肥胖或脚步不灵便的人不宜担当。
二、夏收农具
过去农村一般都种春小麦,平原地区四月份播种,七月份就可收获,所以叫夏收。
夏收的农具有镰刀、磙子、拉耙(pa)、抬杆、木杈、木掀、扫帚等。
1、镰刀:奇台地区的镰刀都象党旗上的那种样子,与内陆的镰刀不同,镰刀要讲究快、轻、样子好看,不爱笨重、不锋利的镰刀。
奇台在解放前后有几个打镰刀的好铁匠,最有名的有两人,一个叫玉山,打的刀叫“玉山刀”;另一个叫米吉尔,他打的刀叫“梅花刀”,又轻又快,有一首歌谣道:“兔儿桥的刀,双梅花,三天不磨当一哈”。就是割三天都不老,不用大磨,只在磨石上当(跐)几下就可以了。兔儿桥是个地名,在古城子犁铧尖往南的一条巷子,当时有一个桥,桥下常钻兔儿,所以叫“兔儿桥”,当时的铁匠铺都集中在这里。
“梅花刀”上嵌着两朵梅花,其实是两个笔划粗犷的“米”字,是米吉提师傅的名字的第一个汉字,汉族人误称其为“梅花”,米吉提师傅于八十年代去世,他打镰刀的技术又传给了他儿子,改革开放后,他儿子在自家院子里打造镰刀,名声远播北疆一带,他儿子由此致富,国家把他的“梅花刀”定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儿子也老了,也不打了,不过现在的农民也不使用镰刀了。
2、磙子:磙子是用来打场的,春天收地(镇压耕种后的麦田),也要用磙子。
磙子用青砂石锻成,产地在哈密一带。磙子为六棱形,这样打场可以把麦子砸下来,如果是圆形,起不到震动打砸的作用。
磙子两头镶嵌着铁质的磙窝子,周围是木头磙架子,磙架子上装有磙脐子,磙脐子套进磙窝子里,形成转动的枢纽部分,拉动磙架子,磙脐子在磙窝子里磙动,使磙子转动起来。
磙子上套一匹马,一场可以吆五六匹马,中间有一人吆动,每匹马头上连着一根缰绳,集中到人的手里,呈幅射状,吆磙子的人手执一杆长长的大鞭,吆动马使其转圈,还要慢慢移动位置,便全场的麦子都能打上,不要夾下,一匹马一驾(半天)可以打下一百麦梱子。
3、拉耙(pa):拉耙是起场时用来把麦草耧起来的农具,拉耙头宽约八十公分,上面安着九个弯曲的长红柳耙齿,拉耙的杆子有五米长,选用细而长的松杆子充当。拉拉耙要有一定的技术,不会拉的人会把下面没有打熟的麦穗拉起来,拉拉耙还要连拉带抖,使麦籽儿漏下去,拉动时拉耙杆子的尾巴要象喜鹊的尾巴一样颤抖,才是好匠人。
4、木杈:打场使用最多的是木杈,打场人每人一把,用来翻场、抖麦草、杠(铲)麦秸(gai),木杈有杈头、杈齿、杈把三部分组成,杈齿选用指头粗的红柳做齿。木杈有大六股(就是六个齿),用来叉麦秸;四股杈,翻场使用;小六股杈,扬场使用。
5、木掀:木掀是用在场上戗粮食的,用薄木板制作。使用木掀也要有技术,一般有老农操作,扬的好的人被称为“一张好木掀”。
6、扫帚:扫帚用芨芨草制作,在场上的作用是扫场、打掠扫,打掠扫就是配合戗粮食的木掀,把麦堆上的杂质不停地扫去。
7、抬杆:抬杆是两根两米多长的松木杆子,使用时,两根并列,间距一米,上面把麦草搭成垛,由两人抬起,送到场外,要掌握好距离,两根抬杆距离太宽会把麦草漏下去。
8、刮板:用一块长两米,宽一尺的木板,装上架子制成,用马拉,前面一人牵马,后面一人按刮板,把麦草清理完后,用刮板把麦籽儿刮堆。
9、推板子:用一尺宽,二尺长的木板,加一根木柄制作,作用是起场时用来推堆麦籽儿,也叫“光板子”。
三、其它小农具
人们日常使用的其它小农具包括铁锨,刨耙(baoPa)、坎土曼、刨锄、嗖子、钯子等,这些小农具人们至今还在使用。
四、半机械化的农具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发展半机械化的农具,这些农具大都由苏联引进,包括马拉割麦机、马拉播种机、双轮双铧犁、步犁等铁制农具,现在农村实现了机械化,这些洋农具都成了历史的陈迹。
五、其它农村用具
月亮地农耕文化博物馆收藏十分丰富,除了农耕用具外,还有大量的生活用具,小手工用具,如木匠用的锯、刨子、凿子、钻等,度量衡用具:秤、戥子、斗、升子等,以及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木制的大卡盆,上次我写了《奇台民间消失的几种用具》,其中写了卡盆,当时主编在配图时,苦于找不到旧照片,无奈我只好画了一个卡盆,但不很象,这次我们才见到了实物,我女儿拍了照片,可以补充。
参观了月亮地农耕博物馆,我觉得仿佛时光又倒流了几十年,使我又回到了那熟悉而又落后的年代里,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与自然做斗争的岁月里,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每一件用具都凝聚着无数先辈们的心血,这些用具充分彰显了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勤劳的优秀本质,它应该叫年轻人多来参观,叫年轻一代不忘记历史,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2020年3月4日

作者简介

马振国,汉族,昌吉州作家协会会员,1947年出生于奇台,退休教师。于70年代开始创作,历年来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经济报、昌吉日报、回族文学、古城文学、奇台文史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于2018年集结成册《耕耘记-----马振国文集》。作者兴趣广泛,爱好读书、写作、乐器等。


END

编辑:马志娟

审核:平台编委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