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治史三书》学写作

 韦海生 2020-04-21

由于我对历史学研究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奈何走了另外一条路而无法进入学术中心,平日里只能读一些大师们教人如何治史做学问的闲书,当消遣读物。
我时常阅读此种治学经验类书籍主要有周勋初的《艰辛与欢乐相随》,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张光直的《考古人类学随笔》和严耕望的《治史三书》。尤其最末一本,我从中读到了不少读书和写作方法。
因此,当我写作遇到了瓶颈时,不是去翻阅书架上的一百多本写作类书籍,而是重读《治史三书》来提气。
其实这本书并非讲到具体的文章作法,而是写作心法,如果你还不懂如何写作,就读一读严耕望的《治史三书》吧,它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如何写作的。

一、写作是为了会更好地阅读

斯蒂芬·金在他的回忆录《写作这回事》中提到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他说:「一个不读书讨厌读书的人,居然也有心去搞写作,并且还幻想有读者会喜欢自己的作品,这真的令人难以置信。」
可见不读书就想写好文章的人无疑是异想天开的,不过我想告诉你的是:不是读书了才写作,而是为了写作去读书。
这两者恰好是相反的。当你自认为读书到了一定程度就写得出有价值的文章,那么就想错了,因为光读书不动笔的话,即使读了上千本书也写不出好文章。
换句话说,你读的书再多也仅仅停留在思维碎片上,读书越多则积累的碎片知识就越多,它无法自然形成有价值的文章。
而为了写作去读书就不一样。严耕望在《治史三书》说道:「写作是最精细的阅读,最严密的思考,也是问题研究进程中最严肃的最后阶段,非写作成文,不能视为研究终结。」
这意味着你不写作,就不能严密的思考,读书时也不够精准地选择正确的书来读,导致了你平时的阅读是低效的。
假设你为了写成一篇关于如何写作的文章,就不能凭空去写,而是通过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书籍才能深入思考,如历史上的大师们谈如何写作的书,都值得认真阅读。
如此一来,你的阅读是为了写作服务的,你就知道自己应该去读哪些书才能写好这篇文章,这种为了写作而读书的方法才是精准的,也促进了你更严密的思考。

二、写作不能中断

当你开始写作之后,就不要轻易停止,否则中断太久了便再难动笔。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去年为了写成一本书,三个月没有参加过一次读书会活动,也尽可能不主动与身边的朋友联系,平时除了工作就是闷头写作。
可是后来因为报名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线下课程,写作就被迫中断了。
等课程结束了我再动笔时,却不知道从何写起了,即使勉强接着写下去也感到生硬,重读之前写的那一部分书稿都生疏了起来。我只能强迫自己每天坐在书桌前继续写作,花了近一周时间才恢复到之前的写作状态。
此时我才深刻领悟到严耕望在本书中说的「得常常写作,搁笔太久,再从事写作,有时也会感到下笔凝滞。
像严耕望先生这样写作经验十分丰富的前辈,尚为中断写作而下笔凝滞,更别说吾等写作新手了。
因为你一旦开始了写作就不能停下来,即使每一天如例行公事般写日记,也不能让写作中断,正所谓「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写手生。」写作也是如此,中断意味着从头再来。
不少人之所以无法坚持写作,一来是本身不够热爱,二来是写作被中断过。倘若不够热爱写作,即使每天给自己不停地打鸡血也无济于事;而被中断这件事是可以人为控制的,你不能找借口而中断很长时间,否则就把写作的激情慢慢地磨灭掉,是非常可惜的。

三、写作要趁早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其实写作也要趁早,恰巧张爱玲是通过写作成名的。
当然出不出名只是一种结果,前提还得尽早写作,不然你就有可能一辈子不写了,毕竟像59岁才开始写《鲁滨逊漂流记》的丹尼尔·笛福和晚年才写《永州旧事》的作家李茵这样的人,凤毛麟角。
严耕望在《治史三书》里说的这句话更耐人寻味:「一个人在三十五岁以前,至迟四十岁以前,若不常常写作,以后就不大能写作了。
虽然读到这句话时我也不太相信,但是看到身边不少例子就慢慢相信了,因为你到了中年还没有写作的习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生活重压已经由不得你培养写作兴趣了。
倘若你早早习惯了写作,即使遭受了生活的巨大压力也不会丢弃,反而把它当作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好去对抗生活的压力。这时写作尽管不能让你功成名就,却成为了你的心灵伴侣,更是一个临时避难所。
你若想通过写作过上想要的生活,趁早写作业让你积累一定的经验,它可能成为你圆梦的筹码。
对于学术论文的写作尤其如此,因为你不可能等到自己做学问的功夫到家了,才开始写作,那无疑比大多数人慢半拍。你只有边读书思考边写作,方能把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而经历了多年的写作之后,你的学问自然大涨,更重要的是你的写作训练比别人要早,做学问自然更得心应手。

四、写作是为了发表

其实不管是学术论文,文学创作还是日常生活写作,都应该发表出来。按照严耕望先生的建议,你不能只为自己而写,写完了还得让别人看到你的作品,否则就不要写。
虽然这个建议有些不近人情,毕竟在许多人看来写作是私事,发不发表自己说了算,可这样一来就主动放弃了让自己进步的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认为自己的文笔再好,写成的文章再有水平也只是你的臆想而已,没有经过别人的批评和考验是发现不了问题的。
当你有系统地收集资料,经过思考之后写出来的文章,是否有价值得在公开发表之后才得到正反馈——这是你最重要的进步机会。
在历史上虽然有不少作家拒绝出版自己的作品,比如卡夫卡就立过遗属不出版作品,他死后才由朋友布罗德违背了遗属意愿出版了;而写《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塞林格也痛恨出版自己的书,但是这些都是个例。
对于我们普通写作者而言,只有发表文章之后得到了别人的反馈,才知道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在《治史三书》里,严耕望先生说有人常夸某人学问极好,也有见解,可惜不写作。如果一个人不写作,那么他的学问就只停留在口头上的看法阶段,是无法成为真正学问的。
只有把见解写出来并发表,受过了严肃的考验之后才算得上真学问,也是做学问的完成阶段,否则就是没有系统的真正的学问。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倘若你是一个立志做历史学问的学生,读这本《治史三书》之后更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而读懂了这本书也相当打下了基本功。
接下来你就可以阅读《历史写作简明指南》练习写作,阅读王明珂的《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锻炼历史思维,最后把荣新江的《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作为今后写论文的规范。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写作者,这本书也教你如何写作,而不像平常的写作教材一样干瘪和充满说教味。
实从写作者的心理出发而不是讲究技巧,反而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就像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一样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写作指导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