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众到底有什么问题? $分众传媒(SZ002027)$ 分众可谓雪球上面讨论量前1%的票,很多大V都...

 墨子语 2020-04-21

$分众传媒(SZ002027)$ 分众可谓雪球上面讨论量前1%的票,很多大V都在这里多空双方吵架,参与A股的朋友们,多多少少都买过或者研究过这个票。

关于分众的长期逻辑,我从18年三季度开始跟踪(见旧文:网页链接),到现在这个长线逻辑还在,直到今年一季度,我认为基本面已经快见底了,是左侧建仓的机会。从我在雪球发左侧机会开始——3月10日左右(收盘价5.32),到现在,分众的股价又跌去了18%+,从技术上,也把一个之前构筑的双底给跌破了,技术上来说构成了一个中期压力,这点我在之前的讨论里面有谈过(顺带声明一下,我不是一个技术派,技术分析在我的投资体系里是用于对基本面进行辅助验证的,过去之前发文谈过技术分析的本质)。

目前这个跌幅,对于左侧交易者来说,应该还是在正常范围而且预期之内的。

比较有趣的是,3月10日纳入密切观察B1类以来,分众的雪球关注人数从15.8万又上升到了16.8万,足足涨了1万人左右,关注集中度也从3.4%上升到了3.07%,说明随着股价下跌,又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度。随着关注度的上升,相应的讨论量也上升非常明显。

言归正传,多空双方对于分众讨论是非常激烈的,为了防止自己屁股决定脑袋,在这一个月里我一直提醒自己要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来暗暗观察,也很少去回我之前讨论下面的质疑,这里长文集中谈一下,算是做个总结,未来一段时间这个票在不出大框架下,不发了。

目前多空双方对于这个票的分歧在以下几点:

1、经济周期影响

空方:分众是经济后周期产业,经济不好的情况下,没人打广告,只有等经济好了的时候,才会有品牌打广告。

多方:股价已经反映了经济周期下行对于梯媒影响的预期了,后面就算经济尚需时日恢复,持有只是时间成本问题。并且很多龙头公司会逆周期布局品牌广告,抢占认知,当周期好转时候,顺势扩大市场份额。

我的评论:事实上,所谓大家现在讨论的经济周期问题,不如说是想择时而已。

最好自己买的票就在周期底部拐点之上,买入后就是大好春光。不知道谁能做到这么完美,起码从价投原则上来说,低估时候买入就好,想买在最低点,也许只是种奢望与贪婪。

还有关于经济周期的判断,本质上是无解的争论,市面上的经济学家们,别看模型建的多么美妙,数据和理论多么高大上,但是没人能准确预测经济周期的时间点。因为人类作为一种社会学动物,经济学作为非自然学科,更简单来说作为一种社会学科,是会用行动影响周期的,至于结果,大多是后验的,事前极难预测。就像新冠刚在美股发生时候,谁能想到美股能来四个熔断呢,单月跌幅创造历史之最呢?

现在新冠催化出的衰退周期也一样,没人知道能影响多深远,也没人知道能影响多久,最后会导致全球格局多大变化,现在没人都说的清楚,唯一比较清晰的是,疫情早晚都会过去。

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去看分众,根本就是无解的,也没办法讨论,因为没有锚点,正反双方都可以举出很多理由。而且有什么证据去证明分众的业绩一定就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呢?我们国家到底处于经济周期什么阶段,这种问题有明确解释么?

2、江南春人品和瑞幸问题

空方:江南春就是个大忽悠,瑞幸造假肯定参与了。

多方:江南春是人生导师,良心企业家,瑞幸造假他不会参与的,他爱惜羽毛,没必要为这么点利益去造假。

我的评论:这个问题依然无解。现在天天在外面评论江南春人品的多空双方,到底有谁是直接认识他的?甚至间接认识他的人都很少,因为大佬不会没事儿在这里天天哔哔。

既然没有人能认识他,那对他人品的评断,到底以什么为依据?仅仅是看他的演讲和访谈,或者口口相传?如果是这样能评判一个人的人品,那未免也太武断了,曾经贾跃亭还是全民创业偶像呢。直到现在,贾跃亭还有一群的死忠粉去挺他的梦想。

所以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不应该是看他在公共场合怎么说或者怎么作秀,甚至连一两次的行动,都不能给一个人盖棺定论,因为人生很长,长的你很难去用一个维度定义一个人的一生。

那我们再看行动,——“公司实际回购股份区间为2018年9月3日至2019年5月9日,累计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243,380,55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58%,其中最高成交价为8.64元/股,最低成交价为5.04元/股,合计支付的总金额约为人民币152,988.89万元(不含交易费用)。”公司花了15亿回购。

并且实控人江南春在大比例解禁后一股没减持,是不是能说明一些问题。

要说谁真的认识他,那阿里花了150亿以9.92元的成本入股分众,现在也亏了56%了,马爸爸总该对江南春人品有判断吧,这一点是不是我们可以参考的依据?就算马爸爸再不差钱,大几十个亿的投资亏损,也不是任意承受的。

从捕风捉影的实控人人品角度去判断一个公司的价值,根本立不住。

至于有没有帮助瑞幸造假,有不少大神从财务的角度论证可能性不高,并且瑞幸营收占比并不高,同样,这个问题依然在调查出来之前还是无解的,但是股价已经因为这件事情在当天跌了5%+了。

我们先不设立场,对这个“造假与否”保持中立。

3、中概股分众回A的目的

空方:分众就是回A就是割韭菜的,退市时候才100多亿市值,回A也应该就值这么多。

多方:分众模式在海外是没有对标的,属于中国特色商业模式,美国人由于人口密集度不够,并不懂梯媒的逻辑。给分众过分低估的估值了。

我的评论:A股本身就有流动性溢价,非要盯着美国市场的估值给,真的没必要,如果按照那个估值,现在我们所有科技股都应该被腰斩还不止。一个国家资本市场是要伴随经济发展需要的,不能教条主义。

并且中概股,如果说分众有中概的问题,那药明康德在美股退市时候200亿,现在在A股1700亿怎么解释?换了个市场,这个市值增幅下为什么这么多机构敢重仓了?

还有迈瑞医疗,如今3250亿的市值是不是看当年在美股时候230亿出头的市值,就是个弟弟?

所以既然炒的是A股,就按照这个游戏规则就好了,这个问题争论没有任何意义。

总结到这里,有没有发现,上述的三个问题,根本就是没有答案的,多空双方都可以振振有词,而且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本质上,上面这些问题是没有锚点和观测点的。

万物皆有周期,但是没人能预测周期,只知道是周期就会兴盛衰退,再寒冷的冬天也会过去。人品、割韭菜,更是虚的很,完全是唯心层面的讨论,没有客观依据。

真正值得我们反复思考的就是接下来要讨论的第四点:

4、渠道价值是否变化

空方:现在看移动端APP的人增多了,进电梯大家不看广告了,品牌方也不愿意在分众上面投放广告。

多方:电梯场景“主流人群、必经、高频和低干扰”四大特征依然存在,电梯是不可取代的品牌推广渠道场景。

我的观点:目前来说,我看不到电梯媒体这一品牌推广渠道的弱化,而这一点,相信也是很多坚守在这个票的多头的核心关注点——渠道价值有没有需要重新定价的地方

至于只看手机APP不看电梯,体验下来毕竟是少数,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品牌广告洗脑的影响。就比如最近的西贝广告,实实在在让他们家的外卖量上升了一个阶梯。梯媒的洗脑价值依然存在,就比如瑞幸,从一方面讲财务造假有大问题,但是另外一方面,大家可以想一下,第一次知道这个品牌到底是通过什么渠道,80%相信都是通过电梯洗脑洗出来的。

而且,渠道价值是我们作为投资者,唯一可以前瞻性去探查公司业绩的观测点(财务报表只是结果,不是原因)。通过大面积的线下调研与简单的考证,就可以测出来最近公司付费方(品牌方)的打广告意愿。

说到这一点,要感谢下@小知黄蓝道 每周更新的数据,从3月10日开始纳入密切观察以来,我每天中午也会没事去周边写字楼转转,草根观测下来的数据,基本上与@小知黄蓝道 的吻合,只有一周是有些出入的,不知道他是用什么方式统计,没那么系统专业的统计过,不过从正相关性上,我与他是相同的。

得出的结论是,轮播时长和品牌数,尤其是消费类品牌数,都在改善,并且更为可观的是,我发现公司附近新开的超市广告,被精准的投放在3~5公里内的目标客群电梯里了,这是我一直在等待的分众“千楼千面”模式的推广应用。如果能未来大面积的铺开,那分众新的增长逻辑与天花板就打开了。

不过有一点是我疑惑的,就是分众目前的广告价格到底有没有下降?单位刊例价到底位于之前的什么水平?如果有知道的大神,在下面留个言,谢谢。

如果在品牌数改善的情况下定价还没有下降多少,那今年内业绩大幅改善就是很可以预见的。

关于分众,其实还有第五点的讨论分歧,就是新潮的影响。关于这一点,我最早的长文里面有讨论,根据“兰德斯特方程”,在看了很多行业赛道和竞争格局后,我对于这种单一公司市场占比已经突破50%的竞争结构,一点也不担心后进入的搅局,只要分众不犯大的错误,理论上后进入者没有什么机会。

而在新潮因为疫情原因裁撤500位员工,但是高管每月只“领5万生活费”。。。只“降薪20%”后,我就知道这家公司基本已经退出竞争赛道了,已经没有我专门开一段来讨论的必要了。

以上就是分众的“4个半”争论焦点,如果还有其他的,希望大家来补充一下,一起头脑风暴完善视角,让我们做到足够客观足够理性思考。在分众这个电梯渠道价值真正下降之前,我不会改变我偏多头偏乐观的观点。

最后的最后,想说一句话,就是分众之所以现在有这么多问题这么多争议,皆因一个最大的问题——“股价没涨”,是的,“上涨是上涨最好的理由。

多头骂他不争气被套的黯然神伤,空头冷眼旁观通过下跌验证梯媒没价值的观点,而最可悲的是夹头骑墙派,而且这部分人很多是原来的分众多头,后来因为两三年没挣到钱,割肉卖出后就成为了分众的空头,这帮人也是骂的最凶的,因为分众让他们事实上的赔钱了。

骑墙派,也许是市场很多投资者的写照,讽刺的是,骂08年的中国平安、12~13年的茅台的人与平安90以上,茅台1000以上坚定唱多的人,是同一拨。

分众,也许未来有一天,会重演这种魔幻现实主义故事。

因为在很多人的眼里,只有上涨是判断事物价值的唯一标准。可是别忘了一点,上涨动力既来源于业绩,也来源预期。业绩易证,预期虽难改,但早晚会服从于事实。

同时,预期变化背后的认知变化,恰巧成为了股市财富的最大来源,说的简单点,预期改变挣的是“别人口袋里的钱”。

而价值投资者,一个核心能力便是,能否在动荡中看清事物的本质并且毫不动摇,这才是区别投资者的胜负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