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味揭阳 阳春苦笋

 风吟楼 2020-04-21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

    阳春三月,趁着雨后天郞气清,我们随《风味揭阳》栏目组来到盛产苦竹的揭西大洋粗坑村,采拍苦笋。

    苦笋又名甘笋、凉笋,是学名叫做苦竹的竹子萌发的嫰笋,野生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崇山峻岭之中。主产于粤北地区、闽东地区、四川宜宾地区,一般季节是在每年的1月开始持续到4月左右。潮汕以揭西大洋为主要产地,清明前后质量最好。

    晚清学者方澍在《潮洲杂咏》中有“苦竹支离笋”之句,说的是每年四五月间苦竹陆续长笋,是春笋上市的好季节,其中的苦笋更是天赐尤物,山中珍宝。据营养学分析,它含有呈苦味的糖甙,有防癌解毒的功效。苦笋苦、爽、脆,当以新鲜为佳,采后三、四天内当烹食,久放则不爽脆而有异味。其吃法亦多,凉拌、炆、煮、炒都可。

    问养生于揭阳潮菜鼻祖吴复古的美食家苏东坡盛赞苦笋:“待得余甘回齿颊,已输岩蜜十发甜”,在后人眼里,这个美食家不止留下了“东坡肉”,还留下了“笋烧肉”的精妙配搭;先生还说“若要不俗又不瘦,顿顿笋烧肉”,切得薄薄的五花肉,和着苦笋片清炒,肉片不腻人,笋片不寡油,两得其宜。

    苦笋之苦,实非寻常之苦,苦后有甘爽,苦后有回味,这种口感与喝茶很相似。唐代书法家怀素和尚信手记下一张便条,留存《苦笋帖》,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旷世绝品。《苦笋帖》两行十四字:“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翻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说:“苦笋和茗茶两种物品异常佳美,那就请直接送来吧。怀素敬上。”

茶与笋的特性,和僧禅有一种相同之处。东坡有诗云:“攒金卢橘坞,散火杨梅林。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有句话叫禅茶一味,《苦笋帖》是可考的最早与茶有关的佛门书法。苦笋与茶,都是苦中有平淡清甜,说禅笋一味也未尝不可。怀素通过书法充分体现了茶笋与禅的种种缘分。

    黄庭坚也爱吃苦笋,他笔下的苦笋,苦中带甜、爽口脆嫩、温润宜人,仿若一位温婉佳人,朴实娴静、宜室宜家。他的行楷书墨迹《苦笋赋》中有“余酷嗜苦笋”、“甘脆惬当,小苦而及成味。温润稹密。多啗而不疾人”等句。黄庭坚自跋曰,黔中之人“冬掘笋萌于土中,才一寸许,味如蜜蔗,而春则不食”。

   《苦笋赋》写的是黄庭坚在四川任官时的生活细节,但不可否认,他对乡土气息十分厚重的山笋野味是很有感情的。当年,黄庭坚盛赞珙县的山野苦笋,也就是僰人的原居地,中国最著名的悬棺丧葬风俗即是此地。

     这种野菜质地脆嫩,鲜美含汁。由此被引申为治国安邦的贤才,多多益善。像他这样联想的人,也实在是爱国爱到了骨子里。而珙县当地人称这种笋吃不得,吃了精神萎靡,身体瘦弱,可是他全然不顾,并且认为,不自己亲自尝试一下,听凭别人乱说,是下士,也就是修为、智慧最差的一等人,另外又分两等,中士与上士。毫无疑问,黄庭坚为此事也有些许得意,认为自己非上士莫属,他立刻又联想到李白的诗句,“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与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有点类似,前者是故意不说,后者是难以言传,从这道一千多年的乡土菜中,似乎都能窥见黄庭坚的俏皮,将简单的苦笋比喻成忠臣贤良之士,又在认识外物中得到一次感悟,真是感叹这样的大书法家,大诗人,在他们眼里,无处不美,无处不诗意淋漓。

附《苦笋赋》全文:余酷嗜苦笋,谏者至十人,戏作苦笋赋。其词曰:僰道苦笋,冠冕两川,甘脆惬当,小苦而及成味,温润稹密,多啖而不疾人。

盖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皆得贤。是其钟江山之秀气,故能深雨露而避风烟,食肴以之开道,酒客为之流涎,彼桂玫之与梦汞,又安得与之同年。

蜀人曰:苦笋不可食,食之动痼疾,使人萎而瘠。予亦未当与之下。盖上士不谈而喻;中士进则若信,退则眩焉,下士信耳,而不信目,其顽不可裯。李太白曰:“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

摘译:

甘脆惬当,小苦而及成味。(甘甜脆口,惬意得当,有小苦但是味道很赞。)

温润稹密,多啗而不疾人。(口感温润,质地缜密,多吃不伤人。)

盖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它虽然苦但是有味道,犹如忠谏能使国家兴旺)

多而不害,如举士而皆得贤。(多却没有害处,仿佛提拔士人都能得到贤良的人才)

    是其钟江山之秀气,故能深雨露而避风烟。(是它集中了江山的秀气,所以才能深得雨露的滋润而躲避风烟的侵袭。)

在揭西大洋,苦笋算不得稀罕物,依山傍水,时时能见翠竹的身影。及至春末夏初,一枚枚笋苞从土里迸出来,宛如明珠、白玉。陆游说它“薏实炊明珠,苦笋馔白玉……山深少盐酪,淡薄至味足”,就是最好的见证。平常山间的农户,不会像诗人墨客一般富有诗意。但到了雨水至清明这段时节,待到竹笋频频冒出头来,就会上山采摘苦笋。有趣的是,挖苦笋还得看运气,说不定运气不好时还要多走几个山头。

    “秋波浅浅银灯下,春笋纤纤玉镜前。”古人形容妇女手指之美常比拟为春笋:细细长长,洁白光润。春雨之后,竹笋骤发,水分充足,纤维特细。这正是苦笋中的上品——又白又嫩又脆的白夹笋,或美其名曰“黄莺舌”,要取这样的笋有严格要求:高不能过三十公分,矮不能低过二十公分。要达到这一要求,挖笋的时机很重要。春末夏初雨后或清早出土的笋苞,雨水和晨露使得苦笋质地更脆嫩,加重清香微苦,回甜滑口。

但凡苦的食物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苦笋很苦,所以食用前必须把苦笋入水浸泡(一般12小时以上),目前市面上卖的苦笋都是笋农浸泡好的。烹制前先洗净,再放入沸水中焯一下,去除部分苦味。《笋谱》中对苦笋的食法独具心得,其方法是将笋投入沸水中,用武火煮,片刻取出,用清水漂数次,半日后可食用,但不可用盐浸。苦笋“初入口尚有微苦,后苦气渐转,觉舌本清凉,为之恬淡,为无味之味,非俗士所可知也。”真得食笋之三昧。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苦笋味苦甘寒,主治不睡、去面目及舌上热黄,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热气、益气力、利尿、下气化氮,理风热脚气,治出汗后伤风失音”。可见,苦笋是医食俱佳的珍稀竹笋。

农家最爱酸菜苦笋肉片煲:苦笋的绝佳拍档莫过于各种肉类,苦笋入口清香微苦,回口爽甜,正好和肉类的油腻相辅相成。苦笋肉片煲的酸味用潮汕酸咸菜来提味,肉要用肩胛肉。先将炒鼎放入猪朥,待烧热后放入酸咸菜翻炒,(要多炒一会,酸味才能充分释放出来)。再加入适量开水,用鸡汤、骨头汤,当然上汤更妙。将汤熬煮(5分钟)后放入切好(最好用手撕)的苦笋,待苦笋煮开以后将肉片一片片放入锅中,五分钟后关火即可。阳春三月,不论是午餐还是晚餐,来款酸酸鲜鲜的苦笋肉片煲,正好能让人退热,开胃口。肉汤的醇厚和苦笋的清苦微甜在口中交织成绝妙的交响曲,而酸咸菜似有若无的酸鲜味则是最好的注脚。仔细品尝,你能体会到似苦若甜,似梦似醒,似醉非醉的感觉,可以称得上是人生况味的缩影。难怪历代文人墨客都为之偏爱,诗文墨气精彩,超妙入神,更为苦笋生色生香。

拍摄属尾声:

山高路远有人来寻你,

天涯海角有人要得到你,

天长地久总有人心心念念你,

   苦笋,苦后而甘,正像极了乡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