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水保护文物,效果胜于土壤?

 范雍祈求上天 2020-04-22

我们常常认为,挖掘文物应该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事情,其实,海水中的文物也很多。以前,由于航海术不发达,船在遇到海啸或者台风时,常常会沉入海底。在许多年后,沉船被打捞起来,考古人员发现船上的一些物品仍然可以保存完好,比如竹木漆器、丝绸、皮革和骨角器(用兽骨、兽角研磨制成的器具)。这些文物如果埋到土壤中或许早就坏掉了,但沉在海底却仍然完好,貌似海水保护了它们。

海水竟然比土壤更能够保护文物?科学家们对此作出了解答。文物无论是埋藏在海水中还是土壤中,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腐蚀,而影响腐蚀程度的因素是很复杂的,比如周围环境的通气性(含氧量)、含水量、温度、可溶性盐类的种类和数量、PH值以及微生物,所以很难说海水就一定有(比土壤)更好的保存效果。不讨论具体的地点,一般而言,土壤比海水更透气,微生物更丰富,而且温度变化比海水更加剧烈(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一些比较脆弱的文物(比如木质、骨质文物、纺织品)往往会在海水中保存的更好。但对于金属文物来说,情况又不同了,古代文物中最常见的金属是铁,铁最容易被酸腐蚀,土壤中的酸溶液一般是比海水少的,所以铁更适合在土壤中保存。

1987年,在我国阳江海域发现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其整个船体都是木质的,沉没至今已有800多年,但整个船体基本保存完整,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这艘沉船的出现对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研究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科学规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标本。“南海一号”的完好保存表明海水保存文物有着独特的效果。

但科学家们强调,海水虽然可以保护某些文物,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文物就能够顺利被打捞上来。因为在文物的打捞过程中,光照辐射、海水盐分、环境温度都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些会对出水文物造成巨大影响。比如木质文物,长期浸泡后,含水率都很高,出水后环境的改变会使它们迅速干燥,以致龟裂、剥落、变形;海水是含盐量很高的水体,各种可溶性盐都会渗透到皮革文物、骨质文物,甚至陶器、瓷器之中,这些文物出水后水分急剧蒸发,可溶性的盐类物质就会在文物内部或表面形成结晶,使文物受损(比如陶器、瓷器会因为盐类结晶而导致胎体崩裂、釉层剥落)。所以,文物出水是非常麻烦的,需要保湿、保温、清水洗涤、脱盐等一系列精心处理——如何使海水中的文物完好无缺地重见天日,这才是科学家们最关心的问题。

“南海一号”的打捞过程就是遵照严谨的科学程序逐步展开的。从2001年到2007年,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附着物被逐层清理,2007年12月,“南海一号”被整体打捞出水,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光,展现在世人面前。专家推测,当时这艘古船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在海上遭遇暴风雨而沉没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