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自己的关键在于这个“自己”长的可不可你的意

 若水情 2020-04-22

我们有个读者问了个问题。

西风您好,有个关于职业规划的问题想请教: 

鄙人本科毕业进入某校企旗下通信公司,攒够家乡二线城市首付后,辗转至一家创业公司,待遇变化不大,只是工作环境越来越舒适。 

但是心里一直有一个坎迈不过,就是:不愿意通过讨好、站队、欺负他人的方式换取职场的进阶。 

从第一份工作就有这样的内部晋升和外调机会,但是觉得自己太年轻,过早走上圈子道路,反而担上了平台/行业变革风险,局限了视野和工作环境,失去了未来的机会。

毕竟人得先为自己负责。而且看到很多台面上的代言人,也并不那么优雅。 

怎么说呢,就是会觉得今天的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就算以站队方式往上爬,一方面是背景局限了攀升高度,另一方面就是即使获得了想要的,也必须以加倍的辛苦、服从和站队风险进行交换。 

而我本人其实注重的是生活质量,特别是精神体验,文艺点说就是还不愿意灵魂折损,最开始带兄弟的时候,也是保全自己带的人不被其他人越过我压榨,凡事必须先让我知道,我会承担部分重复工作,给兄弟制定发展计划。 

现在想来挺自私的,但当时平台确实给了很多照顾和认可。

当然,因为环境和思想太旧,后面还是走了。 

接下来的职业规划是,这几年继续给自己放松和见识的机会,等到28岁开始,再重新审视社会、重新选择现实主义或理想主义道路。 

现在的问题是: 

1、不知道我对职业和社会的理解,是否合理,请您尽管批评。

2.、不知道这种生活态度您怎么看,有什么建议。感谢!

你这问题,如果换另一个中年人来回答你,可能七个字就答复了。

比如我们号的编辑,肯定比你大,不比我小几岁。

他转述给我的时候,就写了七个字。

“这孩子,想太多了。”

其实这就是最经典的答案,成年人的生活没有那么容易,又不是你想干嘛就能干嘛的。

我们有很多人,非常优秀,而且也努力了半辈子,但是两头都顾不牢,多的是。

两头都顾不牢的意思就是说,他向社会做了很多妥协,但依然发现生活充满了无奈。

我经常说,看一个人天真的程度,看一件事就知道了。

如果这个人以为“黑化”就能成功,通常他的心理年龄低于三岁。

电视节目的上映标准就是三岁,要保证三岁以下也可以观看。

所以电视剧里面通常会把成功描述的很简单,很套路。

一个人刚开始很理想化,有思想有抱负,碰了壁,灰心了,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候,他女朋友也离他而去。

就在雨地里对着苍天嘶吼:为什么?为什么?天有这样的安排?

五百年沧海桑田 郁钧剑 - 西游记 电视剧配乐原声

来段音乐,要不然没节奏。

在童话故事里,《西游记》就是本童话。

在童话故事里,孙悟空,好歹也要压个五百年,才能遇见唐僧,要再走十万八千里,路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功。

但是在电视剧里呢?

通常只需要一集。

男主对着苍天吼叫完,瞬间黑化,出卖良心,然后就可以迎娶白富美,当上CEO,分分钟走向人生巅峰。

很显然,你听语气就知道,这是个笑话。

现实中,竞争对手很多的,你说你愿意黑化,马上就会发现黑化的道路上,排着很长一条队伍,一眼?十眼都望不到尽头。

曾经有一次,我去见一个甲方的副总裁,看见他和一个手下在他办公室门口聊天,外面都是人,是他手下部门里其他兄弟们。

门口嘛,是个大通间,有很多办公格子间。他声音比较大,所以别人也听得到。

本来他可能是在训人,可能是我来了嘛,我和所有人都很熟,又是外人,一下子气氛就缓和了。

他跟他那个手下说,我给你两千万,你跑到楼下对面大街上去喊:“我是猪,我是猪”。难道你会不肯么?

他只是打个比方,原意应该是教育他,不要死脑筋,做事也要看性价比。

但是我来了,整个场合变得搞笑了,就有人接他的话茬。

旁边另一个听到了,就接茬开玩笑,说哪需要两千万,给他二十万,他现在就去喊:“我是猪”。

然后立马又有一个压价的,他说两万就行,接着此起彼伏的报价,两千,两百,两块。

然后就有个兄弟站起来,说我免费,我是猪。

大家都笑了。

这本来是个笑话,大家故意的。但你也看出来了,其实“我是猪”根本值不了两千万。

这是一个比喻。

“我是猪”比喻黑化,两千万,比喻成功。

肯黑化的人太多了,别说肯黑化,肯碳化的人,都能排出去十里八里地,所以想靠这点就成功,那真是想多了。

这是我要纠正你的第一点。

很多人执着于我很清高,我不卖。

通常这种想法,都是自作多情。

就算你想卖,也没人买,这才是大实话。

想通这一点,那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

做自己想做的,做自己能做的,就足够了。

我年轻的时候没有想过要怎么改变自己,然后混好,没这么想过。

你问这个问题,应该是看了我小号的文章:为什么干了活,立了功,却不得升迁?

之后产生的想法。

你以为那是一种谋划。

所谓谋划就是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目标,我要成为一种什么样的自己。

然后按照这个样子去刻意的改变自己,去迎合这个目标,去变成他,也就是我现在的样子。

其实不是的,你这是一种韩国整容的思路。

而我是原生态的,我本来就长这样。

我做的每一件事,就是我当下唯一想做的,就像我写文章,我写文章的这会儿,唯一想做的,就是写文章。

你要变成我,那就会很难很难,你得刻意改变自己,你每一天都不会痛快。

可我做自己,就很容易很容易,不假思索就可以。

我的外祖母,很喜欢打麻将,她晚年脑梗了。脑梗你知道,脑子坏掉了,语言功能都丧失大半,但麻将还能打。

由此可知,打麻将就是她想做的,她的本能就是打麻将。

我当下做的每件事就像她在打麻将,一个感觉。

我在你这个岁数的时候,如果描述自己的经历和目标,不会像你这样。

你的语言里透露出的是你想要变成什么。

我的语言里只会有一件或者几件事,就是我每一年想要做什么事儿。

我没想变成什么,事儿做成了,人想不成,也不可能。

我给你描述下,你来品味下区别。

十四年前,我还是个研二的实习生的时候,我想做的事情就是写代码。

我们CMO特别喜欢我,强烈建议我跟他去做销售,我拒绝。他为了说服我,许诺我将来可以成立一个市场技术部,让我当头,兼顾技术。

我还是拒绝他。

我在研发部混的举步维艰,只有很小的概率能够留下来转正,可我依然坚持。无他,我乐意。

十二年前,我们部门来了一个架构师,经理千方百计想要挤走他。我很得经理重用,新操作系统平台我负责,许诺刚入职两个月的我,会成为第三个组长。

我儿子出生时,他送礼,带着全部门的人来庆贺,几乎每天下班陪我一起游泳。

很遗憾,我坚决的站在当时看不到希望的那位新架构师一边,与他唱反调。

他很生气很生气,他不理解我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他给我穿了无数小鞋,也改变不了我的决定。

无他,我认为那个新来的,提出的架构很好,那就是我想做的。后来我和他一起成立了架构部,他成了全公司软件的老大。

我没有因为自己影响了前经理的利益而内疚过,因为我的目的就是想做这件事,想做成。

这件事做成了,其实对公司非常有利,对那位前经理本人也非常有利,如果他心胸再大一点,马上就能明白100公斤蛋糕的1%,比1公斤蛋糕的10%大多了。

同一年,我想做的另一件事就是让我的交易,在某个平台的某个品种上,能立足。

当然很多年后,我没想到立足还有另一面。

就像一条街上,新开了一家面馆,这个面馆的老板,是真爱做面。

他烧面,日以继夜的烧面,不断的提高手艺,不停的提高性价比。

他没想那么多,但正因为如此,其他面馆,都开不下去了。

因为发现和他竞争很绝望,他没有任何诉求,就是喜欢做面,就是喜欢提高手艺,就是喜欢提高性价比。

最后这条街上其他面馆不得不出局,因为对方的性价比,就是这条街最高。而且你都看不到他有下降的趋势,没有。

他没有阶段性目标,不会停止,除非他老之将死,否则这条街,谁也开不了面馆。

从此,整条街的生意都归了他家,薄利多销,反而盈利很好。

把没有利润,别人都不肯做的事情做到极致,就会有利润,而且会形成跑马圈地式的准入门槛。

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你所有的烦恼都会消失。

做自己,就行了。你不需要向任何东西低头,或者委屈自己,不需要。

当然,前提是你这个自己,恰好长的和我说的那个面馆老板一样,是天生最符合市场竞争优势的模样。

如果你这个天生的真实自我,长的和我外婆一样,只喜欢打麻将,那我就不得而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