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每日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高山仙人掌 2020-04-22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在文学史上,王维以山水田园诗最擅胜场。王维诗中所表现的禅悟,是陶渊明、孟浩然都没有的。且读他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汉代淮南小山《招隐士赋》末句写道:“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诗反其意,说山中可留,不但春可留,秋也可留。此前的文学作品往往强调秋的衰飒,而王维偏有另一种生命体验:秋山空气清爽,何况沐过一场新雨,空气之新鲜宜人可想而知。松间透入月光,石泉奏出音响。竹子的沙沙声使人想到有洗衣姑娘经过,莲叶的摇晃让人知道有人在划着渔舟。总之,整座秋山显得生气蓬勃。
山居之可爱在于宁静。但盛唐人所爱的宁静决不是枯寂。王维这诗显出他极善于协调生气与宁静。“明月松间照”,月色从疏落的松枝间洒下来,画面就显出疏密明暗;假如写成“榕间照”,榕树叶那么密,就失去画面之美了。“清泉石上流”,又考虑到音色以及响度。两句一静一动,既是一幅静谧的自然图景,又透露着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动,有声有色,然而不强烈、不绚丽。“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全是动景,却又动中显静,很讲究度——某本权威的作品选说,竹林里传出浣衣女的笑语喧声,从此天下赏析一大抄,竟很少人悟到,这种“理解”实在是对王维诗意的唐突——入山是为了习静,三个女人成个墟,有了“浣衣姑娘们的笑语喧声”,这山居还静么,那王孙还留得下去么!王维写的是“竹喧”,不是女喧啊!
正因为很讲究度,才有空灵,留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不过,“莲动下渔舟”一句,我以为其意思和上句重复,意境相差更远,不是好句。
20200411



【作者简介】余福智,1936年出生于广州市。1958年毕业於中山大学中文系。执教于中学与大学中文系共三十餘年。
在大学主讲中国文学史,又曾开设选修课,讲授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与诗论。有《美在生命》、《寻找原装庄子》、《唐诗底蕴》、《中华文化传统散论》问世。曾出版CD《唐诗粤韵之美》,又曾在佛山电视臺主持《粤讲粤过癮》节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