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很多人想象的拍花技巧不同,我最想向你分享的一条经验不是如何拍,而是在拍之前,你该如何选花。因为, 有些花,值得欣赏,但不值得去拍摄。 因为它们并不 “上相” 。 确切的说,就是那些已经开放一段时间,花瓣完全打开的花朵,还有那些与周围花朵距离过近的花,都不适合拍摄。 
拍出来也不好看的花
像下面这样的,周围都是不抢镜的花苞,而它本身又是刚刚开放的花,才是最好的模特。

随手拍都很好看的花
当然,除了花,像下面这样曲线优美的枝条也值得拍摄。

只不过你也许已经发现了,值得拍摄,并不一定直接拍出来就好看。因为它们的背景依然复杂,而花朵自己又不会说话,需要你通过光线让它们从环境中脱颖而出。
这就需要接下来的两种布光方法。 绝大多数布光法都可以分为灯光设备、光线角度和塑光工具这几部分。不过这篇文章的布光法很简单,只会涉及前两个方面。这次我的灯光设备是最近朋友刚给我的一盏国产 weeylite 牌 LED 灯。它拥有 RGB 变色功能,但在下面的讲解中,我只会用到调节光线强度的选项。
 当然,你用别的 LED 灯也可以达到同样效果,只要你舍得将它的输出功率调到最大。有了设备,接下来看看布光角度不同造就的两种布光法,不过这里还有一个前提,千万别忘记!要想获得理想的光效,我们需要让自己的光源在画面中占主导地位。因此,烈日下显然是不行的,因为我们的 LED 发出的光线再强也斗不过太阳。因此,寻找那些处于树荫下的花朵,或是在太阳刚刚落山时拍摄,才能发挥下面布光法的威力。 拿起手机,面向花朵或枝条,让灯光位于它们左侧或右侧,尽量靠近但不要入镜穿帮。这样的布光法的好处是,从侧面照射过来的灯光只会照亮被拍摄的植物,而不会照亮它背后的枝叶杂物。由于手机对画面的测光并不总是很准确,所以在这里你最好人为干预一下画面的亮度,也就是进行降低画面亮度的负向曝光补偿。如今无论哪种手机,都有曝光补偿功能,点一下屏幕再向下滑动就可以了,正如下面截图展示的那样:如果你使用的是苹果手机,锁定对焦和曝光后再进行补偿,可以保证几次拍摄间的画面亮度一致。 而如果你用的是安卓手机,采用手动模式固定一个曝光值是更方便的。这样就不用每拍一张前都进行曝光补偿调节了。 第二种布光法也不难,但它对花朵的效果更好,对枝条则与上面的布光法没太大差别。你需要将灯光移动到花朵正上方,然后从花朵后面一点的位置向下照射花朵,也就是下面花絮图展示的那样:用符号示意图来表示,就是下面这样。这种布光法本质上算是逆光的一种。从中你可以清楚的看出 LED 灯的位置是在花的后方偏上,也就是说光线是穿过花瓣照到手机镜头,因此才能呈现出逆光通透的质感。当然,真正的作品是不能有灯入镜的,稍加调整,让灯远离一点后,就能获得一张已经很不错的原片了: 上面的原片只经过了拍摄时的负向曝光补偿,也就是压暗一点画面避免花朵过曝。如果你的手机支持人像模式或大光圈虚化模式,也可以用这些模式来拍拍看:使用这些模式,你将会得到背景虚化更强的效果,不过花朵本身的比例将会变小。因为这些模式通常要求被摄主体与手机间保持一定距离。所以,太小的花朵,适合直接拍摄,而如果是较大的花朵,不妨采用人像或大光圈模式进行背景虚化计算。但不论哪种方式,你都能获得一张原片效果就已属不俗的照片了。因此接下来的修片步骤,我只是给出两类建议,你也可以选择不修片,或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处理。 如今手机上的自带软件功能越来越丰富,如果你的要求不太高,那么自带软件完全可以胜任。 比如以 iPhone 为例,如果你使用的是人像模式拍摄的花朵,那么就可以在相册的编辑功能里调节光圈大小 —— 也就是背景虚化程度的强弱。如果是安卓手机,通常在拍摄时就可以调节虚化程度大小。不过无论哪种方式,我都不建议你将模拟光圈调至最大数值,因为那会导致不自然的虚化和轮廓边缘出现瑕疵。一般来说,我认为将其控制在 F2.0-2.8 之间是比较好的。事实上相机拍摄微距题材时也并不是光圈越大越好,而是保持合理的景深范围与背景信息才好。除了调节虚化程度,你还可以使用相册中的滤镜,直接选个喜欢的色彩风格。当然了,这并不是我的做法。所以才有接下来的第二个建议。Snapseed 是我最常用的第三方修片软件,如果你想创造属于自己的色调风格,那么用 Snapseed 中的曲线配合蒙版等功能就可以搞定。注意:以下是我的修片步骤,仅代表我的一种风格,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灵活调节。我在修片时先剪裁了下画面,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很容易,而且你不剪裁也 OK。实际上在调色方面首先出场的就是曲线工具,在 Snapseed 中点击工具,再点曲线就可以看到下面的界面,然后对白色的 RGB 综合曲线做如下调节:这样调节的目的是略微压暗背景和中间调,从而让花朵更为突出。这样做是对色彩的初步微调。但效果更显著的,是第二次曲线的使用。 第二次曲线调节只对红色和蓝色曲线做调整,其中最特别是红色曲线。因为并不是在曲线上打点拖拽,而是直接点击左下角的那个点,将其略向右偏上方移动,这样可以直接改变画面中所有暗部的色彩。 经过这样的调节,画面会呈现出一点胶片感的色调,看起来还不错。但这一步主要是针对整体画面,对花朵本身的色调不利,所以你还应该用蒙版擦去花朵部分。 然后用 100 的数值涂抹背景部分,或是切换整体显示后,用 0 的浓度涂抹花朵。不论哪种方式,你要实现的就是让刚刚的曲线调色,只对背景,而不要对花朵起作用。涂抹完成后,你可以点击蒙版中的眼睛符号,让起曲线调节效果的区域以红色显示。但也有一个好消息是,虽然一般来说蒙版涂抹时的边缘要尽可能精确才好,但因为这张照片的背景本身很暗,所以有一点不准确也没什么问题。蒙版之后出场的,是另一个局部处理功能 —— 局部工具。局部工具的核心要素是选好调节的范围。因此,进入局部工具后,先在花朵处点击一下,添加一个控制点,然后双指缩放来控制范围,只让花瓣偏下部(较暗的部分)处变红即可。再上下滑动手指调出饱和度和结构的选项,分别适度增加它们的数值: 其实最关键的,我觉得还是拍摄时能够获得满意的光效。毕竟色调可以调整,但穿透花瓣的光线所映出的纹理、色泽与明暗渐变,是任何软件无法再现的。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条摄影法则吧。另外,这两种布光法其实也适合多数花瓣不太繁密的花朵,你不妨去试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