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治疗心得-立足于扶正祛邪 沈氏认为,慢性肝炎之成,与正虚有很大关系。 湿热疫毒之邪之所以能长期潜伏于人体内,其原因首先在于人体正气不能祛邪外出,正邪之间处于长期对峙的局面。慢性肝炎无论有无黄疸,其总的机理不外于此。 一、清热利湿解毒法 常选用田基黄、虎杖、鸡骨草、板蓝根、土茵陈、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之类,有黄疸者加茵陈、溪黄草。 二、利湿化湿法 常选用土茯苓、茯苓、薏苡仁、泽泻、茅根、车前子、白蔻仁、陈皮、佩兰,砂仁之类。 三、舒肝解郁法 因肝为刚脏,故不宜过用疏肝行气破气之药,应以舒肝、柔肝、化郁为治,常选用白背叶根、佛手、枳壳、郁金、川楝子、素馨花、柴胡、白芍之类。, 四、活血化瘀法 常选用丹参,元胡索、郁金、茜草根、参三七之类;若胁痛顽痛不止,加五灵脂;肝脾肿大,可选加鳖甲、牡蛎、地鳖虫之类,但此法不能单独使用,常重用北芪(30克以上)以配之。 五、养阴清热法 常选用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石斛、玉竹、白芍之类,但此法常与利湿法配合使用,使滋阴而不助湿。 六、益气健脾法 常选用五味异功散、北芪、山药之类,因脾贵在健运,.故应注意补中兼运,使补而不滞。沈氏常于益气健脾方中酌加陈皮以利气运脾,或再选加麦芽、 山楂、莱菔子、鸡内金之类消食化滞,兼有食滞或瘀积者尤宜。 七、滋养肝肾法 慢性肝炎迁延日久,常损伤肝肾,可选用杞子、女贞子、淮山药、首乌、黄精之类.沈氏对慢肝日久肝肾亏虚者,常用自拟的龟苓枸杞山药汤(枸杞10克、山药、士茯苓各20克、乌龟1只,共炖服),每用服1~2次,配合辨证用药治疗,每收良效。 八、温阳化湿法 常选用茵陈术附汤(茵陈、白术、附子、干姜、肉桂、炙甘草)。肉桂可易以桂枝,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证属虚的“阴黄证”。此八法亦不过概其大略,具体还应根据临床所见详加辨证,据证施治,其细密之处,又 非此八法所能全部包括. 由于慢性肝炎病机常常是错综复杂的,故上述八法不能单独使用,常应根据证情之不同,而数法合用, 然数法之中,常以一法为主,兼以他法,这就必须依据临床细心辨证所得,随证立法,依法组方。其要点是细心辨析病人邪、正两者的状况,正确处理扶正与祛邪的关系,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根据病人之不同表现而灵活处置,方可获效。沈氏极力反对堆彻“抗肝炎病毒之药”于一方以治疗肝炎的方法,认为这是“中药西用”的歪风,其结果必然是用大量“抗肝炎”之药而肝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