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联,它不仅是对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更在中国社会活动殡葬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回答题主的问题之余,寒柏陇卧子将通用挽联、挽(岳)父母联、挽夫妻联、挽兄嫂联、挽祖父母及其它的一些不同类型挽联都一并分享一下。 对联,俗称对子,是中国文化艺术中一朵极为别致的奇花,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传统文学形式,是文学和书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艺术,深受人们的实用和喜爱。新年时有了它,会使春光满园; 结婚时有了它,让你喜气洋洋; 悼亡时有了它,叫人悲中兴慰; 游览时有了它,倍感江山多娇。 挽联,它以对仗工巧、音调和谐,又与时与景与情应合,更是成为人们生活中丧葬时怀念、追忆亲朋故友的一种寄托哀思的重要手段。⑴ 通用挽联 (五字联二副): 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 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 (六字联二副) 在世克己奉公;临终瞻念事业。 终身辛勤劳作;一世淳朴为人。 (七字联二副) 一世精神归华表;满堂血泪飞云天。 九原有泪流知己;万户同声哭善人。 (八字联二副) 高山巍巍英名不朽;巨水淙淙精神常在。 未弭前思顿作永别;追寻笑绪皆为悲端。 (九字联二副) 世事己无常空留尘榻; 音容何处觅怅望人琴。 群山披素玉梅含孝意; 诸水悲鸣杨柳动伤情。 (十字联一副) 多少人痛悼斯人难再得; 千百世最伤此世不重来。 (十一字联一副) 月照寒风空谷深山徒洒泪; 霜封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 (十二字联一副) 忆杖履追随直节清严犹在望; 怅老成凋谢名贤言行未终篇。 ⑵ 挽(岳)父(岳)母联 (七字联四副) 念遗言垂为家训;悲去日适隔春风。 莫报春晖伤寸草;空余血泪泣萱花。 终天唯有思亲泪;寸草痛无益母灵。 深恩未报惭为子,饮泣难消羞作人。 (十字联一副) 声咽丧帷肠断秋风鹤泪; 泣残蕙帐血枯夜月鹃啼。 (十一字联一副) 入门难见依闾娘肝肠并裂; 升堂不闻机杼声血泪交流。 (十二字联一副) 大义是难明无言复诲空流泪; 深恩非易报有像徒存只恸心。 (十五字联一副) 家务冗繁千百事积虑劳心恩情山岳; 风尘奔走数十年开基创业号泣旻天。 (十七字联一副) 想吾父薄以待己厚以待人不解己厚人薄; 愧儿曹生未尽敬死未尽哀徒为敬死哀生。 ⑶ 挽夫妻联 (七字联二副) 今霄杵捣蓝桥去;何日笙吹白鹤来。 碧水青山谁作主;落花啼鸟总伤情。 (十一字联二副)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亲。 郎果多情楼上翼迎萧史凤; 妻真薄命冢前愿作舍人鸯。 (十二字联一副) 无缘话永诀知音来时泪泣血; 有期解相思苍烏啼处梦传神。 (十三字联一副) 哭望天涯愿到黄泉痛洒大乔泪; 恨如春水谁言世上唯独小青悲。 (十四字联一副) 含悲忍言哉看举室长号汝何可死; 长叹今己矣为一肩重任我且偷生。 (十六字联一副) 红叶订同心夫妇唱随料我鸳鸯常作伴; 黄泉悲异路儿女哭泣问卿魂魄可曾知。 ⑷ 挽兄嫂联 训弟课儿一生辛苦今犹在; 持身涉世十分忠厚古来稀。 幸与我弟共挽鹿车久传郝法; 无奈王母倏催鹤驾想伴阿仙。 溯曩时裘敝妇来贤嫂为炊忘我贱; 恨此际柩扶伤悼何哥杖期哭妻亡。 ⑸ 挽伯父母、叔父母联 红日难留暮景生愁黯夕照; 白云不返竹林挥泪洒径筵。 缠疾始三朝汤药枉投痛使婶娘形不见; 游仙刚腊月梅花正放风寒犹子情难终。 在昔侄来庭但言忧属采薪无碍南山歌上寿; 于今叔去世竟使悲含作薤空瞻北斗想芳型。 ⑹ 挽(外)祖父母联 婺星西陨思无既;泰水东流泪与俱。 祖母云亡白发含饴今己矣; 穉孙不孝黄花奠酒盍悲乎。 浙水犹存怅老翁形容不再见; 泰山其颓恨小孙瞻仰竟无期。 ⑺ 挽舅父母、姑父母、姨父母联 谊属先姑光耀门楣叨慈荫; 思深犹子诗赓萝茑寄哀思。 是吾母兄弟行谓不才像舅; 期许尤深到此殊惭宅相誉。 偕吾母姊妹同行更欣茑萝长依芳循钟郝; 谬不才侄儿雅爱胡竟萱帏陡冷姻失邢谭。 |
|
来自: 理想192qoteiwo > 《对联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