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概述(八十三)——南宋初期的宋金和战

 陆一2 2020-04-22

“靖康之变”以后一个月,宋高宗即位,恢复了宋朝的统治,史称南宋。金国为了使宋朝彻底屈服,继续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至岳飞被害而宋金达成绍兴和议为止。本期我们介绍南宋建立至宋金绍兴和议间的宋金和战内容。

南宋建立

北宋末康王赵构曾在河北的金营为质。“靖康之变”前,康王赵构再次到金营,途中在磁州(治今河北磁县)被宋将宗泽(1060—1128年)拦下。宗泽认为如果康王再次出使,又将被金人扣押,对宋不利。赵构受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但却在河北游移不定,并未打算营救开封。果不其然,金人按宗室谱牒搜捕赵氏皇族,却漏了康王赵构。金人在北归之前,以宋宰相张邦昌(1081—1127年)为楚帝,建立了伪楚政权,希望以此作为傀儡,不料张邦昌即位才一月就逃往康王处。

康王遂于1127年五月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年号建炎,建立了南宋。高宗初即位后,以李纲为相。李纲是主战派,一直坚持要抵抗金国的入侵,力荐宗泽在东京开封修整军备,推荐张所为河北招抚使、傅亮为河东经制副使,并积极招纳北方各地抗金义军,其中就有王彦(1089—1139年)的“八字军”。当时金军尚未完全控制河北、河东,因此宋人还是大有可为的。李纲又坚决反对对金投降,这就与宋高宗和汪伯彦(1069—1141年)、黄潜善(1078—1130年)等投降派相抵触,于是李纲仅为相七十余天就去位,而他所推荐的主战派官员和将领多被罢免。宋高宗与汪、黄等人为首的投降派,害怕农民甚于害怕金人,对各地抗金义军的壮大颇为恐惧,宁可向金国投降而希图保有东南半壁江山以苟安一隅,只有在南宋朝廷面临灭顶之灾时才会不得已抵抗金军。

 
金军南侵与宋高宗南渡

此后,宋高宗退往南方的扬州(今江苏扬州),不仅不打算收复河北、河东地区,连河南之地都要放弃,这就相当于向金国示弱,因此金国便更加大胆地侵入中原,甚至妄图一举灭宋。金天会五年(1127年)秋冬,金军分三路而下:东路由完颜宗辅(1096—1135年,金太祖第三子)率领,自沧州东下;中路由完颜宗翰(1080—1137年)率领,自河阳(今河南孟州市南)渡河;西路由完颜娄室(1077—1130年)率领,由河东向西进攻陕西。其中东、中两路打算直趋宋东京,但东路在滑州(治今河南滑县)受阻,转而东入齐地攻掠。中路分兵南下攻入宋京西南路(今河南南部、湖北西北部一带)。西路则迅速攻取陕西大部府州,直至陇西。不过,由于金军正面受到宋将宗泽的阻击,而在金军后方河北、河东各地抗金活动风起云涌,导致其南侵的活动不得不暂缓。天会六年上半年,金国集中力量重点镇压北方抗金活动。

宗泽(谥号忠简)像。图片来自网络。

而宗泽向北收复河北地区的请求不获高宗允许,建炎二年秋悲愤成疾,在三呼“过河”之后去世了。宗泽的去世使得南宋防御力量受到巨大打击,金军在北方镇压活动取得阶段成果后,遂再次南下,直逼扬州。完颜娄室在西路牵制川陕宋军,至天会七年(1129年)攻破西夏东南面的延安府(今陕西延安)等地,巩固在西北的战果;东路完颜宗翰率军攻入河南,直逼扬州,因宋高宗逃往江南而罢。

宋高宗于建炎三年(1129年)春逃至杭州。当时张浚(1097—1164年)、刘光世(1089—1142年)、韩世忠(1090—1151年)等率宋军正在江淮一带防御金军,突然发生了“苗刘兵变”。苗傅、刘正彦趁其他将领在外之时,逼迫宋高宗杀掉其所宠的权臣和宦官康履等人,并逼宋高宗退位,传给其子赵旉(1127—1129年),改元明受。不久,各路宋军“勤王”,平定叛乱,苗、刘都被杀,高宗复位。但这次兵变打击了投降派的势力,也使得高宗对掌兵权的将领更加忌惮,对后来的宋金和战有一定影响。

金天会七年(1129)冬,金军趁南宋长江防线未巩固之机大举渡江,企图一举灭宋。完颜宗弼(兀术,?—1148年,金太祖第四子)统金军东西两路南侵,西路在黄州(治今湖北黄冈)渡江,攻入江南西路,在荆湖南、北路攻掠以后北撤;东路军攻下寿春(今安徽寿县),又破庐州(治今安徽合肥)、和州(治今安徽和县),攻采石渡受阻,转而北移于马家渡(今安徽马鞍山东北)渡江,连克建康(今江苏南京),逼近杭州。宋高宗慌忙乘楼船下海,逃往明州(今浙江宁波)、温州(今浙江温州)、台州(今浙江台州)沿海。金军不习水战,攻下杭、越(治今浙江绍兴)、明等州后,无法从海上去追击宋高宗,又被江南的南宋乡兵打败,就在江南烧杀抢掠一番后声称“搜山检海已毕”而北返。在兀术北返时,被宋将韩世忠及其妻梁红玉所率宋军围于黄天荡(今江苏南京栖霞区栖霞山北长江江面)四十八日,用火攻方突围而去。此后,金军一度不敢渡江了。金军撤走后,南宋朝廷终于得以暂时安定,选择了杭州作为偏安一隅的都城,改称临安府,但为了面子仍称“行在”而不称都城。而金国也在天会八年(1130年)九月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伪齐,以北宋叛臣刘豫(1073—?年)为帝,辅助金国控制中原地区。

北方百姓的抗金活动

由于南宋不组织北方各地军民抵抗,因此错失良机,河北、河东、京东、陕西等地的土地逐渐被金军攻取。女真贵族在华北抢掠土地、财物和人口,野蛮地屠杀反抗金国的村落和城市百姓,掠买人口为奴隶,逼迫华北地区各族百姓剃发而改用女真人的发辫。因为女真贵族是短短数十年从白山黑水中发展出来的,保有这些落后野蛮的制度和习俗,对华北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金世宗以前的数十年间,尤其是在金军刚刚攻占华北地区的时期,这种情况更加严重,而由此激起北方各地百姓的反抗。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支队伍:

河东路各地百姓纷纷结成忠义社,以红巾相区别,反抗金军,与粘罕(完颜宗翰)周旋。

在河北赞皇县(今河北赞皇)有五马山寨,首领为马扩、赵邦杰与自称是信王赵榛(宋徽宗第十八子)的赵恭等人,有众数十万人,曾向南宋求援,多次无果,只得到一些虚名,建炎二年(1128年)秋山寨被金军攻陷,分散到各地继续抗金。

王彦有八字军,因军士皆在脸上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而得名,他在河北组织包括岳飞在内的数千军民,自南宋建立起持续抗金,在新乡(今河南新乡)、共城(今河南辉县市)一带活动,河东一带的忠义社和怀、卫等州(今河南新乡、焦作、济源等市一带)河北义军都接受王彦指挥,声势浩大。女真贵族强迫北方百姓剃发后,加入八字军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王彦曾打算到河东太原建立根据抵抗金军,但遭到了金军的打击,不得已率一部分八字军随南宋朝廷南下了。

先前反抗北宋统治的梁山泊农民军,在张荣的率领下,转而进攻金军,反抗其统治。建炎二、三年的几次金军南侵活动中,张荣率有数万船只的水军截击金军,因此金军集中攻击梁山泊。张荣又将基地沿清河转移到楚州(治今江苏淮安)一带的河湖中,坚持抗金。

不过,尽管北方各地的百姓义军抵抗活动很多,但力量都很弱,没有南宋正规军队的援助,是无法起到收复失地的作用的,只能对金军进行一些牵制。然而南宋朝廷只顾苟安,根本不理睬这些义军的求助,因此这些义军不久就都先后被金军镇压下去,或者化整为零,抗金活动更加式微了。

南宋绍兴前期的抗金战争

南宋绍兴前期(1131—1142年),以岳飞为代表的抗金将领多次重创金国与伪齐。

岳飞像,图片来自网络。

岳飞(1103-1142年),河北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出身农民,早年参加王彦八字军,后跟从宗泽。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率军收复被金人攻占的建康,崭露头角。此后几年又先后镇压南方农民起义,得到宋高宗的赏识(有关内容将在以后推送)。绍兴二年(1132年),岳飞开始镇守江州(治今江西九江),以防金军由荆湖突破威胁临安,并与河北抗金义军联系,有北上收复失地之志。绍兴四年(1134)岳飞负责至长江中游一线防务,下游则由刘光世、韩世忠、张俊(1086—1154年)等人分别负责。这一年春,金军、伪齐攻襄阳府、随州、郢州、唐州、邓州、信阳军等六郡(在今河南南部、湖北北部一带),企图从江汉攻入南宋。同年夏,岳飞率军收复六郡。金军、伪齐军又攻向江淮,被岳飞、韩世忠打败。加之金太宗病危,金军撤回淮北。

金太宗(金太祖弟)本欲传位自己的儿子,遭到宗室大臣的反对,不得已传给金太祖嫡长孙完颜亶(1119—1150年)。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金太宗死,完颜亶即位,史称金熙宗(1135—1150年在位)。

此前,金国还企图从陕西攻入四川,威胁长江上游。金军于金天会八年(1130年)大败宋军于富平(今陕西富平),气势更盛,次年五月分兵进攻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被宋将吴玠(1093—1139年)、吴璘(1102—1167年)打败。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仙人关(甘肃徽县东南)之战中,金军再次被击败,南宋川陕防线于是巩固,金军入蜀的企图不能得逞。

在东西两线作战都由渐由南宋之初消极防御、被动挨打的局面扭转以后,南宋主战派开始商讨如何收复失地。宋绍兴六年(1136年),张浚在镇江府(今江苏镇江)部署各路宋军攻打伪齐政权,以图收复中原。岳飞自襄阳出兵,分东西两路,西路攻入虢州(治今河南灵宝)、商州(治今陕西商洛),东路攻入汝州(治今河南汝州)、颍昌府(治今河南许昌)一带,兵临蔡州(治今河南汝南)。

帝初爲飛營第,飛辭曰:“敵未滅,何以家爲?”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師每休舍,課將士注坡跳壕,皆重鎧習之。子雲嘗習注坡,馬躓,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縷以束芻者,立斬以徇。卒夜宿,民開門願納,無敢入者。軍號“凍死不拆屋,餓死不鹵掠。”卒有疾,躬爲調藥;諸將遠戍,遣妻問勞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頒犒,均給軍吏,秋毫不私。
《宋史》

由于岳家军的坚决抗金,使得金国统治者不得不改变策略,于天会十五年(1137年)冬废掉伪齐政权,假意与南宋议和。这使得南宋主战派和投降派的矛盾逐渐尖锐,南宋也撤除了淮南的守备。不久,金国很快撕毁和议,再次发兵南侵。

宋绍兴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年),金都元帅完颜宗弼(兀术)发兵四路南侵。兀术的大军在顺昌(今安徽阜阳)遭到宋将刘錡(音 奇,1098—1162年)八字军的阻击而大败。岳飞此时已经遭宋高宗所忌,但宋高宗恐顺昌失守,不得不起用岳飞抗金。在岳飞已经出发,顺昌已经转危为安后,岳飞便在李若虚的支持下,开始北伐。他派人联络北方义军,分兵攻取西京洛阳、郑州(治今河南郑州)。金兀术趁机集中兵力进攻岳家军的大本营郾城(今河南漯河),以“铁浮图”(一种重装骑兵)与“拐子马”(一种轻骑兵)进攻岳家军。岳家军以斧、钩镰枪等大破金军“拐子马”,金军大败。岳家军又败金军于颍昌府、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兀术不得不逃回开封。受到打击后,金国已经打算撤到河北、放弃河南地区了。

然而,眼看岳飞率军已经要攻至开封,河南之地多被收复,河北、河东义军情绪高涨之时,宋高宗和秦桧(1090—1155年)为主的投降派害怕岳家军和各地百姓组成的义军难以控制,也害怕会激怒女真贵族,因此一天下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飞旋师。“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岳飞不得不退兵,之前所收复的失地又被金军占去。次年正月,岳飞援救淮南宋军,这也是他与金军最后一次交锋。

宋金绍兴和议

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春,岳飞、韩世忠、张俊的兵权都被解除,防御也被撤除。金国统治者看到南宋已经自废武功,便威胁要发兵讨伐南宋,并表示须割淮北地,并杀害岳飞,金国才能允许议和。于是在宋绍兴十一年冬(1142年1月),宋高宗、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等将领后,与金国达成了绍兴和议。和议内容为:

臣構言:竊以休兵息民,帝王之大德;體方述職,邦國之永圖。顧惟孤藐之蹤,猥荷矜存之賜。敢望自竭,仰答殊恩。事既繫於宗祧,理蓋昭於誓約。契勘今來畫疆,合以淮水中流爲界。西有唐、鄧二州,割屬上國,自鄧州南四十里、西南四十里爲界,屬鄧州;其四十里外南併西南盡屬光化軍,爲敝邑沿邊州軍。既蒙恩造,許備藩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每年皇帝生辰並正旦,遣使稱賀不絶。所有歲貢銀、絹二十五萬疋、兩,自壬戌年爲首,每春季差人般送至泗州交納。

《与大金国议和誓书 上》

公众号平台不允许一次300字以上的引用,但这一段誓文写的实在太那个了,所以分成两部分引用。

淮北、京東西、陝西、河北自來流移在南之人,經官陳理,願歸鄉者,更不禁約。其自燕以北人,見行節次遣發。今後上國逋亡之人,無敢容隱,寸土匹夫,無敢侵掠。其或叛亡之人,入上國之境者,不得進兵襲逐,但移文收捕。沿邊州城,除自來合該置射糧軍數并巡尉等外,不得屯軍戍守。上國之於敝邑,亦乞並用此約。既盟之後,必務遵承。有渝此盟,神明是殛,墜命亡氏,踣其國家。臣今既進誓表,伏望上國蚤降誓詔,庶使弊邑永有憑焉。

《与大金国议和誓书 下》

南宋以此屈辱条款,赢得了喘息苟安的机会,而金国也因此停止了对南宋的战争,虽然这种和平延续了不到二十年。

下一期我们将介绍金国统治下的华北地区及金世宗以前的金国政治,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