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医药行业专题报告

 嘟嘟7284 2020-04-22
行研君说


导语

全球疫情加速蔓延,考虑三重疫情控制限速步骤,海外诸国预计疫情控制时间仍 将显著长于国内,欧洲、美国、印度、日本仍是未来 2-3 个月需要警惕的疫情新 震中。在全球医药供应链紧张的情况下,我们看好中国医药产业的新周期、新产 能、新制造三重外需拓展机会。

PS:我们运营的备用号 行研资本(ID:report18)为很多老朋友提供了另一处空间,欢迎大家同时关注!

来源:国海证券

1、 全球疫情加速蔓延下,中国医药产业的外需拓展

全球疫情蔓延下各国防疫医疗资源告急,我国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价值凸显, 医疗器械、原料药领域优势突出,中国制造有望护佑全球。从历史来看,根据 中国医药进出口商会统计,我国医药产品出口主要以医疗器械和原料药为主, 2018年医疗器械占医药产品出口贸易总金额的36.68%,原料药出口占42.66%;其中医疗器械以监护仪、呼吸机等仪器和口罩手套等耗材为主,原料药以抗生素 和维生素等大宗原料药为主。目前随着全球疫情蔓延,各国医疗资源出现短缺, 欧洲禁止口罩等防护用品出口,印度禁止 26 种原料药及制剂出口主要是疫情相 关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中国作为最早实现疫情控制全面复工复产的国家,有望依托自身完善 的医药制造能力体系护佑全球公共安全。

 原料药——新周期、新产能、新制造三重机遇:海外疫情引发大宗、特色 原料药新周期,特色和专利原料药(CMO/CDMO)产能加速向国内转移

原料药主要可以分为大宗、特色和专利原料药三大类别:大宗原料药为已过专利 期很久、生产规模较大、技术工艺较稳定的原料药,主要包括维生素、抗生素中 间体、解热镇痛类药物。特色原料药为已过或即将过专利期的原料药,即现有的 主要仿制药的原料药。专利原料药为药品还在专利期或临床试验期的新药的原料 药。

中国为原料药出口大国,占全球原料药供给的约 28%。目前全球原料药供给主 要集中在中国、西欧、美国、印度、日本五大生产区域,中国以出口大宗原料药 和部分特色原料药为主;印度以出口部分大宗和特色原料药为主;西欧和北美以 生产部分特色和专利药原料药为主。我国原料药出口主要由规模较大、工艺技术 路线稳定的大宗原料药起步,目前仍以大宗原料药占比最高。在疫情影响下我国 原料药行业面临新周期、新产能、新制造的三重机遇:第一,大宗和特色原料 药新周期,疫情影响下,全球产业链供给、运输和生产活动受到干扰,刚需型大 宗、特色原料药,特别是疫情下有需求的原料药价格有望不断上涨,且目前中国 为全球仅有的最快实现疫情控制全面复产复工的国家,有望迎来相关原料药的量 价齐升新周期;第二特色原料药新产能凸显,疫情下世界各国生产停摆,印度等 主要原料药大国限制出口,中国特色原料药企有望凭借中间体、原料药产业链配 套一体化优势满足全球原料药需求,继续扩大提高特色原料药的市场占比;第三 专利原料药 CMO/CDMO 新制造,海外疫情对制造产业链稳定性考验深远,衍 生的经济危机将进一步提升制药企业的成本效能考量,成本驱动下 CMO/CDMO 产业从海外向中国转移的步伐有望加速。

 大宗原料药:新一轮涨价周期开启

疫情影响下欧洲维生素供应链受限,VA 和 VE 开启新周期。我国是维生素出口 最大的国家,2019 年出口额达 22 亿美元。从 12 种常见维生素 2019 年供给分 布情况看,维生素 A 和 E 海外产量占比较高,VA 海外占比 60%,VE 海外占比 约 35%,全球疫情蔓延下,欧洲重点产能所在地德国、法国疫情加剧,相关工 厂均有确诊案例出现,VA、VE 物流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价格有望持续提升。

维生素 A 企稳回升,海外疫情对柠檬醛影响将是涨价新周期潜在核心驱动力: 欧洲为 VA 的主要产地,2019 年欧洲地区厂商产量占比约 59%,随着全球疫情 持续蔓延,近期欧洲地区法国(安迪苏)、德国(巴斯夫)均为重点疫情国,欧 洲维生素供应链受到显著限制,有望显著助推 VA 价格进一步提升。根据 wind 统计,截止 3 月 30 日,VA 的价格已经升至 535 元/kg,我们看好 VA 价格至少 上涨到 800 元/kg,主要受益标的为金达威、新和成。

维生素 E 产能格局重塑,海外疫情加剧有望继续拉长景气周期:目前全球维生 素 E 的主要供应商仅帝斯曼、能特科技、新和成拥有 3 万吨油以上产能,2019 年能特科技被行业龙头帝斯曼收购,产能格局重塑开启 VE 大周期起点,原计划 今年春节后帝斯曼专家将对能特科技进行技术改造,受疫情影响位于湖北的能特 科技产能技术改造时间将显著延后,叠加欧洲近期疫情加速蔓延,帝斯曼瑞士 VE 产能开始减产,VE 高景气周期有望显著延长。根据 wind 统计,截止 3 月 30 日,VE(50%)价格已经升至 72.5 元/kg,我们看好此轮 VE 大周期至少涨 价到 120 元/kg 以上,主要受益标的新和成。

印度在疫情爆发后限制 26 个原料药制剂出口,抗生素和解热镇痛类供给缺口显 著。印度限制的原料药和制剂主要是疫情相关的抗生素和解热镇痛类,此次限制出口的原料药占印度所有药品出口的 10%,限制出口造成了相关原料药和制剂 全球供给缺口,相关品种中国出口公司有望显著受益,市占率预计将得到提升。

抗生素中间体价格触底回升。一季度受国内疫情影响相关抗生素品种需求增加影 响,几大重点抗生素中间体均开始价格上涨,特别是 6-APA、硫氢酸红霉素经过 2019 年的持续价格战,主要供应商均在成本线附近艰难运营长达近一年,本次 疫情机会下,主客观提价意愿充分。6-APA 从 2020 年 3 月 2 日 145 元/kg 的历 史底部位置开始抬头,截止 3 月 30 日价格上涨到 180 元/kg。7-ACA 和硫氰酸 红霉素价格略微上涨:7-ACA 从 2019 年 12 月 350 元/kg 上涨至 2020 年 2 月 355 元/kg;, 硫氰酸红霉素从 2019 年 12 月 295 元/kg 上涨至 2020 年 2 月 305 元/kg。4-AA 价格趋于平稳维持在 1800 元/kg。随着全球疫情进一步蔓延,海外抗生素中间 体需求持续增加,价格有望进一步提升,抗生素中间体有望迎来新一轮涨价周期。主要受益标的为科伦药业、联邦制药、富祥股份。

解热镇痛类药物——抗炎经典老药需求稳定,受益疫情有望开启新一轮涨价周 期。解热镇痛类药物主要包括布洛芬、安乃近、阿司匹林、咖啡因、扑热息痛、 萘普生钠六大品种,其中布洛芬、阿司匹林、扑热息痛使用最为广泛,主要用作 抗炎、镇痛、解热,为近期疫情轻症患者相关用药。中国和印度占据全球解热镇 痛药物原料药出口的主导地位,根据健康网统计,我国是解热镇痛类原料生产大 国,其中布洛芬年产量达 9000 吨,扑热息痛年产量达 8.42 万吨;阿司匹林年 产量达1.61万吨。印度扑热息痛产能的占比为10%,在布洛芬产能的占比为43%, 而近期印度限制了解热镇痛类相关原料药和中间体的出口,全球供给缺口凸显, 价格有望迎来新的上涨周期。根据 wind 统计,扑热息痛今年 2 月报价已从 50 元 /kg 升至 70 元/kg,布洛芬从 1 月的 165 元/kg 上涨至 2 月的 175 元/kg。近期随着 海外疫情蔓延加剧,下游制剂需求旺盛,我们判断相关解热镇痛类药物价格将继续 上涨,主要受益标的为我国解热镇痛类药物龙头新华制药。

 特色原料药:短期供给缺口显著,国内新一轮产能投建周期启动有望迎来 全球话语权再提升

欧洲和印度受疫情影响无法出口,从长期看原料药全球格局在疫情后将有所变 化,中国特色原料药话语权有望再获提升。3 月 3 日起全球特色原料药的主要产 地印度限制了 26 种原料药及制剂出口,而欧洲原料药主要的产能是特色和专利 原料药,近期疫情在欧洲大流行,加剧了产业链供应紧张度,近期 WHO 向中国 列出原料药和中间体短缺清单,中国原料药产业链重要性凸显。我们认为除了短 期对特色原料药价格的周期性影响外,未来原料药全球市场的产能格局预计将有 所变化,中国有望凭借技术优势、产业链配套、供应链稳定性开启新一轮产能投 建热潮,进一步提升在特色原料药领域的全球话语权。

中国特色原料药目前在抗生素复方制剂、糖尿病、高血压和造影剂赛道已有所 铺垫,2015 年以来供给侧改革下高标准的新一轮产能升级改造计划来临。目前 中国在抗生素、糖尿病、高血压和造影剂已经基本实现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在 全球市场具有一定话语权。随着 2015 年国内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国内原料药企 业经历了一轮残酷优胜劣汰,在新的环保高标准下,成功走出来的头部企业相继 开启了新一轮产能投建计划,有望凭借新技术、产业链配套等优势进一步提升国 际市场话语权。

 专利原料药:成本驱动+完善专利保护,CMO 产业链有望加速向中国转移

近几年成本驱动下,CMO(制造外包)产业链逐渐从欧美向亚洲转移,中国和 印度在 CMO 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根据 Informa 统计,2017 年中国 CMO 占全 球市场占比已提升至约 8%。在全球疫情加剧下,一方面欧美、印度 CMO 产业 链受到开工率和物流等因素限制,另一方面,对经济的中长期影响预计将进一步 加深制药企业的成本效能考量,CMO 外包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成本驱动下 CMO 产业也将加速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根据 Frost&Suvillin 统计, 中国CMO的平均成本是美国的约25%,印度CMO的平均成本约是美国的30%, 而相比印度制药产业我国拥有更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和技术优势,有望加速承接 海外 CMO 产业链的转移。

 新制造:国产医疗器械和制剂出口有望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

过去我国医疗器械以一次性耗材和家用医疗器械出口为主,新冠疫情下呼吸机 等 ICU 设备和检测试剂盒有望突围。从 2006 年到 2019 年我国以一次性耗材和 家用医疗器械等低值医疗器械出口占比虽有所下降, 从2006年占比77%到2019 年 60%,但是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型仪器(CT、B 超、彩超、MRI、内窥镜)、 ICU 设备(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和诊断试剂的占比分别提升 2.19、4.31 和 2.16 个百分点。目前在新冠疫情蔓延的情况下,医疗资源全球告急,各国纷 纷向中国订购相关的医疗器械;从目前各国订单情况看,中国医疗器械主要围绕 着监护仪、呼吸机等仪器,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及试剂盒,实现从低端耗材 到中高端医疗器械的全方面出口;未来潜在的订单方向主要是 ICU、方舱医院、 实验室和防疫用品方面。因此我们认为新冠疫情下我国医疗器械出海将迎来新局 面:1.继续发挥传统低值医疗器械的优势,加大出口力度;2.高端医疗设备和诊 断试剂国际认可度提升,进入出海放量新阶段。

传统医疗器械出口项目为疫情防控刚需,中国产能丰富,政府支持出口,看好 防护用品进一步放量。在疫情蔓延下全球急缺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防护用品, 中国产能充足:目前中国的口罩包括普通口罩、医用口罩、医用 N95 口罩在内, 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 1.1 亿只,日产量达到 1.16 亿只,分别是 2 月 1 日的 5.2 倍、12 倍,其中医用 N95 口罩日产能产量分别达到 196 万只、166 万只。截至 3 月 11 日全国共有医用防护服医疗器械注册证 216 张,因疫情防控应急审批新 增加 175 张;现有相关生产企业 184 家,应急审批的企业新增 143 家,最大日 产能达 84.2 万余套。3 月以来我国已出口 38.6 亿只口罩,价值 77.2 亿元;防 护服 3752 万件,价值 9.1 亿元。目前美国禁止 N95 口罩出口加拿大且对中国医 疗用品进口免税,我们看好中国出口医疗器械传统优势项目进一步放量。

新冠疫情带动 ICU 相关高端医疗设备和试剂盒的出口需求,中国相关医疗器械 有望趁势扩大国际影响力。新冠疫情出现传染性高和重症率偏高两大特点。传染 性高带来大量的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需要进行大量的核酸检测, 试剂盒的需求量大:仅按照目前全球确诊超过 120 万例,每个患者确诊需要检 测至少两次计算,按照核酸阳性率 5%测算,也至少需要检测 4800 万次。由于 中国最开始爆发新冠疫情,试剂盒的研发走在世界前列,目前国内企业获国家药 监局批准注册21家;获欧盟CE认证或准入100家;华大基因和乐普医疗获FDA EUA。2019 年中国试剂盒出口约 8 亿美元,占医疗器械的 4.72%,我们看好在 新冠疫情大量试剂盒需求的契机下,国产试剂盒出口量显著提升,相关企业有望 中长期打开国际销售市场。新冠重症率偏高带出 ICU 相关高端医疗设备需求量 激增,湖北省在病例加速增长时期的重症率为 15%-25%,目前欧洲各国和伊朗 的 ICU 资源紧缺,通过测算目前的 ICU 病床短缺的有 13 个欧洲国家。根据《ICU建设与管理指南》,一个 ICU 床位需要配备 1 台呼吸机、1 台监护仪、1 台心电 图机、 1 台除颤仪和 1 台血液净化仪。按照截止 4 月 4 日各国的确诊人数和 15% 的重症率测算,预计目前欧洲至少需要增加 40294 张 ICU 病床和设备,伊朗至 少需要增加 4599 张 ICU 病床和设备,欧洲和伊朗一共至少需要增加 44893 张 ICU 病床和设备。呼吸机、监护仪和除颤仪等医疗器械需求缺口大,ICU 设备中 国 2019 年出口金额为 18 亿元,占总医疗器械出口的 10.73%。3 月以来我国已 经出口呼吸机 1.6 万台,价值 3.1 亿元;新冠病毒检测试剂 284 万盒;未来我们 看好 ICU 设备持续出海销售,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的份额。

海外市场有望成为医疗器械产业链中长期新蓝海。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中国 支持口罩等医疗物资出口,美国对中国医疗用品进口免税。短期我国医疗器械迎 来海外订单爆发期,长期利好中国医疗器械出海,提振国产医疗器械国际地位。医疗器械板块建议关注:疫情抢救等仪器已经收到海外订单的相关标的迈瑞医疗、 宝莱特、鱼跃医疗和九安医疗;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出口标的英科医疗、奥美 医疗、蓝帆医疗、振德医疗和尚荣医疗;诊断试剂已经获得中国、欧盟 CE 和 FDA 认证的华大基因、已经获得中国和欧盟 CE 认证的万孚生物、达安基因、 迈克生物、丽珠集团、明德生物、获得欧盟 CE 和 FDA 认证的乐普医疗。

疫情下印度限制制剂出口,中国迎制剂出口绝佳契机。近几年受到国内一致性 评价政策助力,大量仿制药企业优胜劣汰,在提升自身质量的前提下也积极出口 市场,中国药企申报出口美国的 ANDA 批文数量不但提升,2018 年迎来历史最 高量,共获得 99 个 ANDA 批文,其中 80 个 ANDA 批文为已经批准,19 个为暂定批准;2019 年获批量为 65 个。此次疫情在涉及到抗生素、抗病毒以及激 素等制剂印度无法出口,海外各国急需药物治疗新冠的大背景下,中国药企持有 相关的制剂 ANDA 批件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快速扩大海外销售份额。

2、 投资策略

全球疫情加速蔓延,考虑三重疫情控制限速步骤,海外诸国预计疫情控制时间仍 将显著长于国内,欧洲、美国、印度、日本仍是未来 2-3 个月需要警惕的疫情新 震中。在全球医药供应链紧张的情况下,我们看好中国医药产业的新周期、新产 能、新制造三重外需拓展机会,给予医药行业推荐评级。

大宗原料药新周期:建议关注维生素涨价相关的新和成、亿帆医药,抗生素中间 体相关的科伦药业,解热镇痛类药物相关的新华制药;

特色原料药新产能:建议关注抗生素复方原料药龙头富祥股份、糖尿病科原料药 龙头华海药业、造影剂原料药龙头司太立;

新制造方面:1)在医疗器械板块建议关注:疫情抢救等仪器已经收到海外订单 迈瑞医疗、鱼跃医疗;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的英科医疗;新冠诊断试剂盒已经 获得中国、欧盟 CE 和 FDA 认证的华大基因、已经获得中国和欧盟 CE 认证的 万孚生物、获得欧盟 CE 和 FDA 认证的乐普医疗。2)疫情相关制剂出口的健友 股份、普利制药;3)CMO 领域的药石科技、博腾股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