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地下长城”,隐藏700年终于重见天日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0-04-22

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冯梦龙

''战争''一词,虽然总是让人谈及色变,但是往顾历史,它却从始至终都在伴随着人类。并且,似乎社会每向前跨越式的发展一步,便往往需要一场空前规模的战争来为其洗清道路。

战火连绵换今朝

我国从奴隶社会开始,便不断的浸泡在大大小小的战火之中。像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十大战役,虽然都不同程度的对于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损害,但是同时却也在某一个历史时期发挥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社会向前跨越式发展的巨大作用。

在每一场战役之中,除了需要领导者具有足智多谋的头脑,还需要十分雄厚的物质基础。今天我们要提到的''地下长城''便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帮助了很多统治阶级运送军队与情报等物资的重要作战通道。只是,作为一个十分隐秘的存在,它得到了历朝历代统治阶级心照不宣的保密,所以导致如此重要的军事要塞在700年间竟无人发现。


原来长城有上下之分

''长城''对于每一位中华儿女而言,不只是一种能够给我们带来巨大观光收益的存在,更加是一种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提到长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不陌生,并且会在瞬间想到很多至今保留十分完好的长城遗址,它们断断续续的盘旋在中华大地之上。当然,长城并不是分段式存在的,在古代时期,长城像一条巨龙般曲折、蜿蜒、盘旋在中华大地之上,守护、保卫着一代代炎黄子孙安然度日。

家喻户晓的这一''万里长城''固然伟大,但是更加让我们感到震惊的是,在十分隐蔽的地下还有一条长城存在,我们这里暂且称其为''地下长城''。那么这地上由于古代人民为了抵御外族入侵而修筑的''万里长城''我们都有所耳闻,但是这名不见经传的''地下长城''又是从何说起呢!


原来,''地下长城''一直存在,只不过是由于太过隐秘所以历时近千年才得以面世。东汉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战火纷飞的状态之下,各个诸侯国为了得以自保甚至占领他国领地,都在不遗余力的为增强本国战斗力而想尽办法。此时,曹操作为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军事家、政治家,在作战御敌方面自然有着独到的见解。

对于战争双方而言,不管自己有多大实力,都十分忌讳在对手面前尽现自己。这一点,狡猾聪慧的曹操自然也十分清楚。所以,为了让自己在对手面前变得扑朔迷离、难以捉摸,曹操便率领属下开始挖掘''暗道''。

并且将其位置大致定于亳州市老城内主要街道下,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别通达城外。整个地道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布局奥妙,变化多样;立体分布,结构复杂;规模宏伟,工程浩大;长达四千余米。由于中国古代向来有着厚葬祖先的传统,所以其他人避之不及的陵墓在曹操眼里却是宝贝,挖掘暗道的同时在盗墓方面也收获颇丰。并且在暗道挖掘完成之后,曹操开始在暗道中秘密运输军队和军队所需物资,这也就成为了我们后来所说的''运兵道''。


''地下长城''后世如何

曹操能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百战不殆,不仅绝对脱离不了他一向以来的深谋远虑,而且也无法忽视这条''地下长城''所给其带来的便利。一来,通过这一运兵道,曹操在战事中可以随心所欲的进行调兵遣将;二来,如若偶有战败,也可以通过运兵道将贵重物资进行迅速转移;三来,前方战资告急时,可以通过运兵道轻松转运军需物资而不用担心被地方打劫;最后,在必要时刻,还可以通过运兵道来传递作战密情等。

一个人再要强也不过几十哉,曹操一生运筹帷幄也难逃生老病死。值得庆幸的是,在他去世之后,这一能够让自己如虎添翼的''地下长城''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妥善运用,从而让百姓免去了太多不必要的苦难。不过,虽然''地下长城''于后世都对统治阶级起到了不小的战略优势,并且在唐代、宋代之际,运兵道还在统治者的支持下得到了扩建,但是它却从未被公开的告诸于世。


这是因为凡是懂点军事策略的人都明白,作为战略要地,唯有让敌方猜不透自己的战况与军事谋略,才能够更大程度的在双方交火之时称其不备而取得胜利。

隐藏多年,终得以面世

就这样,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几乎都知道''地下长城''的存在,但是为了国土周全,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让它永远的活在了军事机密之中。不仅世代得到重用和修缮,而且一度成为我国古代心照不宣的秘密。

只是,万事万物,连同人在内,永世周全仿佛一个神话一般从未发生在任何一个人、一件物品之上,''地下长城''也一样,它几世护中华周全却没能让自己永存。在后来的一次大雨中,水量过大而致使黄河决堤,''地下长城''终究淹没在了黄河水的汹涌澎湃下。


遭到了水灾的摧毁,''地下长城''不再有能力成为中华民族神秘的''黑马''。久而久之,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之下,''地下长城''终究成为了历史,在漫无边际的''逝去''中一天天被遗忘、淡漠。

历史终究会消散,但是又总能在千百年之后以另一种面貌出现在众人眼前。在混沌与泥尘中沉睡了近千年的''地下长城'',终于在700年后再一次风尘仆仆的出现在世人面前。

1969年,中国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开始了全民性的''挖地道,广积粮'',在挖地道的过程中,意外使得往日在军事领域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下长城''重见天日。

这一发现让全体在场人员都感到十分惊喜,于是便赶忙找来专家人员进行鉴别,结果经过相关专家的一系列调查研究之后,得出结论:这是中国古代东汉时期用来运送军队的运兵道。经过细致而谨慎的清理探究,专家人员从这条埋没于地下700年之久的''运兵道''内发现了大量的弹丸、战刀、战灯、铜镜、陶器、瓷器、砚台等汉、唐、宋各代的文物,这对于我国考古界而言无疑是重大发现。


因为这些古代遗物可以更加真切的向我们展示出古代人民的作战工具、作战策略等,通过它们,我们也能够更加清晰地去洞察曹操的作战思维,并且将其能动的运用于当代社会之中,当然并不局限于战场之上。由于''运兵道''蜿蜒绵长、与我国位列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有一拼,所以这一运兵道便被称为''地下长城''。

着重保护

既然是东汉时期的军事杰作,那里面就必定会有些许东汉时期的相关军事线索。于是相关机构便派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了详尽的考察。果不其然,虽然在黄河洪水的淹没之下,它已经面目全非,但是仔细观察仍然可以找到东汉以及后来历朝历代所留下的相关军事信息。这对于现当代人考察古代历史军事信息无疑是一大幸事。

不仅在于军事,连同建筑方面,''地下长城''的发现也让我们欣喜若狂。据相关建筑专业人愿调查,在''地下长城''中的很多建筑结构都能够为我们带来某些专业上的思考与启发。在暗道拐角处,相关专家发现其采用的是现代仍在沿用的T字形结构。当然其历史价值还有很多、数不胜数,由于篇幅原因,小编就不再一一罗列了。


在确认了''地下长城''的深厚历史价值之后,本着对于历史文物珍惜爱护的初心,相关机构很快把它列入了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并对其实施了重点保护与解读。历史总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又总在某一个时间点恰如其分的用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虽然措手不及,却又倍感欣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