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渐隐渐没的故乡

 二闲居 2020-04-22

老家是在仙游一个很山很山的乡村里,仙游和莆田的交界处。因为山高“皇帝”远,所以交通比较闭塞,年轻人都爱向往外面的世界,我也不例外,我们就像故乡的风筝一样,很想很想飞出去,累了就沿着那条蜿蜒小道回家。

每次回家最让我不失望的是,路还是那条路,山还是那座山,不像城市里到处满目苍夷,轰轰烈烈的建筑场面。我的家乡很桃源,虽然四处都可闻到猪骚味,但是竹林风很清凉,竹子间亲热碰撞,格叽格叽响的很鸡皮,很亲切。

     可是!青山绿水依旧,故乡开始渐隐渐没,老者待老,难见到的小孩,相见不相识。年轻人打拼天下,外迁,入驻外面的世界。只留下老者待老,只留下青山绿水渐隐渐没荒芜的故乡,和我逐渐消失的记忆。


    清明节回家,雨后家乡全景,红旗的地方就是我们小学

    以前走出大山,出去上学必经之路。如今慢慢荒芜,因为现在村村通水泥路了

    自己的山头的植物留下自己的名字,以防被偷砍。

     这里是世外桃源,空气很新鲜。没有空调,连风扇都少见,土屋里恒温保持24°左右,是避暑养身的好去处。

       在砍下的柴火中可以看出山村里植物有哪些了。村子里孤寡老人很多了,年轻人带着子女出去创业或打工去了,节假日偶尔回家一趟。

       人口逐渐稀少,耕种也少了,山上的动物,特别是野猪开始夜袭村庄,偷吃地瓜。村民做些稻草人来吓唬。城里人也经常进村打野猪,拉到城里卖个好价钱.

     做白粿的石臼,已经荒废为菜地.

     不再养鸡的鸡笼

     洗脸的毛巾

     家里挂着雨伞,门钥匙,称等等用品

     唯一的赤脚医生,为多少代人接生过

     我叔在做竹编,他是个退休教师,现在也不讲究“体面”了。

     每每村里有喜事,都要到唯一的祖庙里请菩萨到家同喜。

     菩萨不走寻常路.

     晚饭要做的菜

     餐厅

     厅里面摆放着棺材,之前都是土葬,现在政府要求火葬了

     老衣柜是最年长的(30年龄左右),当时做得很考究;席梦思差不多20年了吧;液晶电视最近2、3年了

     刮锅灰一般在清晨和傍晚进行。记得小时候清晨一家又一家在刮锅灰,此起彼伏,简直是交响乐,在这么安静的山村里这声音简直是大闹钟在叫。

     子女考上大学,要摆酒席,要上香报告祖先,感恩,并祈求保佑。我嫂子手脚麻利,跨过楼梯插上香。

     地瓜丝很久很久以前是宝,现在在城市里可能也是宝,但在农村里是饲料了

     丝瓜和黄瓜是最好种的蔬菜。

    上山除杂草回来的大嫂

    我妈妈生前的最要的朋友---大婶,看到她特别的亲切

    村口聊天的老人们

     难得归乡人,也是匆匆过

     小学预备上下课要敲的钟

      学校屋顶的燕窝

     学校唯一的老师和学生,毕业后学校面临关闭

     老师办公室里的一朵花

雷雨亭近照

雷雨亭摄影艺术履历

独立摄影师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仙游县摄影家协会会员

2020年蚂蚁摄影奖《我走了》

2019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集美·集美》

2019年上海“追光180”国际胶片影像艺术展《无处安放》

2018年首届北镇国际摄影大展《渐隐渐没的故乡》

2018年第二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大展;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渐隐渐没的故乡》

2017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城思》三人展

2017年第八届福建省百花文艺奖摄影类一等奖《中国大地上》

2017年度AIPU纽约国际摄影艺术展《一个人一座城》

2016年9th IPPAiphone摄影奖自然类三等奖《一棵树》

2015年2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推荐奖《中国大地上》

2015年第15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迷失》

2014年第24届福建省摄影展艺术类金奖《中国大地上》

2014年侯登科纪实摄影入选奖《水乡》

2013年第五届大理国际影会《群居过后》

2012年“观看中国”—CC摄影作品展II《中国大地上》

2011年徐肖冰杯摄影大展优秀奖;永久收藏《午餐》

2010年首届“一片丹霞飞不去,发现美景在泰宁”全国风光风情摄影大奖赛一级收藏精品《山重水复》
2010年首届“武夷山”杯全国丹霞地貌摄影大展一等奖《丹霞上的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