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

 赵磊1628 2020-04-22

时间过得好快,立春之后,雨水,惊蛰,春分,周而复始之间没什么存在感,时不时的倒春寒就如同段子里说的,冬天和夏天相爱后要消灭掉春天,好像才看了花开,就要进入枝叶繁茂的夏天了。古时候,清明节更像一个时令节气,时至清明,草长莺飞,春暖花开,万物生长,景象变得清洁明净,说到清明,其实当时乃至今天人们过得是将寒食和清明融合为一的节日。提及清明,恐怕人人心里都会默念杜牧这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甚至还在脑海里勾勒一下那细雨霏霏,凄凉哀婉的景象。古代的清明真是这番凄婉萧瑟的景象吗?其实,杜牧作诗那天,正值唐朝清明七天小长假。据史料记载,清明节真正成为节日是在唐代。唐之前寒食节和上巳节是主流节日,清明只是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提醒农人春耕时节到了。大约在杜牧作诗的100年前,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将清明节扫墓习俗正式编入礼典后,清明与寒食节连在一起,成为大唐春天里的小长假。大唐经济发达,物阜民丰,难得小长假,又正是春风和煦,草长莺飞,生机勃发时节。祭祀扫墓之外,又吸收了上巳节踏青郊游等习俗活动,约上三五知己好友,或是家人同行放风筝,感怀先祖,慎终追远,敬畏生命之外,舒展蜷缩了一冬的身心,赞美春风化育,万物新生。宋代清明彻底融合寒食、上巳两节,假期也是7天,皇家和民间都会举办一系列活动,热闹程度不输元宵节。唐宋之后就没那么幸运了。到了明清,清明节彻底退出法定节假日序列,清明节虽然带薪休假没有了,流传千年的祭祖、踏青传统仍在延续,人们在清明这天依然外出扫墓、春游。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兼具节气与节日的双重意义;二是将慎终追远的哀思情怀与踏青赏春的欢快气氛巧妙融合,同时融合欢乐赏春的气氛。它不仅是扫墓祭奠、缅怀故去亲人的节日,还是踏青游玩、家人相聚、亲近大自然的节日。清明节,一出春天的时间仪式,一段承平盛世的历史记忆。我们在清明慎终追远,在和煦的春风中拥抱自然。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暮春之交。清明节兼具自然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5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月令 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清明,叁月节。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叁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作为一个时令节气,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候的特点有关。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清明节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一候桐始华。桐,是指白桐花。意为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春来万物复苏,到清明时节,阳气更盛,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或许,在古人心中,白桐花开的日子稍微迟一些,恰好又在清明之时,所以才以此作为清明节到来的标志。清明,行走在大自然中,看各种各样的花慢慢地凋谢,一地芳华,瞬间美好即成泥,不觉使人感伤。然而,在另一坡道上,忽见一农家小院里有棵高大的白桐树挺立在稀白的云天下,兀自开了满树的紫白的小铃铛一样的花,香满原野,给人惊喜,使人震撼!这就是花开的力量,也是生命的动人之处,难怪,古人对此花情有独钟。

二候田鼠化为鹌。鹌,是指鹌鹑类的小鸟。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田鼠为至阴之物,鸟为至阳之物。此语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可见,春日里的草长莺飞之景象,是顺应了大自然的变化。其实,何止是鸟儿喜欢阳气渐盛的春季,就连人类,告别了冗长阴寒的冬季后,在闲暇之日,游走在春日里,晒暖阳,看花开,听鸟鸣。放松身心,体会生活的美好,惬意,舒服,自在!

三候虹始见。虹就是天上的彩虹,说明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出现。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其实虹在这个时节出现,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知道,在干燥的冬季,天空中飞尘浓密。而在风光明媚的春季,有了雨水的洗涤,有了繁茂的植物绿叶对裸土的封遮和对粉尘的吸收,美丽的彩虹才可能出现在雨后的天空。《十二月七十二候歌》中也说:虹桥始见雨初晴。对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正是因为新雨后的天空粉尘最少,空气最清洁,所以才有了美丽的彩虹。由此可见,古人对大自然的观察非常细致,充满智慧。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文中记述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清明冷,好年景

为什么清明的禁火寒食习俗可以延续?这与中国古代对火的敬畏有直接关系。唐代李涪考证说,古人一年四季要使用不同的烧火材料,春天用榆树,夏天烧枣树,秋天用柞木,冬天用槐树。这种不同季节不同树种柴火的选择,最早可能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哪个季节哪种烧火木材容易得到。但是随着古人对火的需要和火的敬畏,逐渐异化为一种宗教、文化相互影响的习俗。由于中国古代,取火方式耗时很长,往往火燃烧起来之后不会将其熄灭,而是用柴火将其保留为余烬状态,即没有火焰但是保留温度,这就是火种,以后再生火就用火绒等引火物来接触火种。每年冬季结束,春季到来,冬季使用的保存火种材料(比如槐树)就不能再用了,要换成春天常见的保存火种材料(比如榆树)了,这就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改火仪式。改火恰恰在冬至后105天左右的清明前后,这直接导致了清明节出现了禁火的习俗,而且习俗传说中还添加了介子推被火烧死的情节——介子推都被烧死了,后辈们还不小心火烛、看好火种吗?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各国进行流亡的生涯。重耳在国外颠沛流离了19年,辗转了8个诸侯国,直至62岁才得到机会回国登基成为晋文公。他在流亡期间,得到了一大批大臣不离不弃的追随,其中就包括贤臣介子推。

介子推不仅在这十九年间与重耳患难与共、出谋划策,而且还救过他的命。有一次,大家在卫国被一个叫做头须的随从偷光了资粮。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再也走不动了,只得枕在大臣狐毛的膝盖有气无力的说:狐毛,我们还有吃的吗?狐毛说:介子推已经去找吃的了,还没回来,要不咱们在这等一会儿,这么久还没赶上来,说不定他已经弄到吃的了。大臣魏犨说:我看我们还是别指望他了,这么久还没赶上来,这恰恰说明他一定找到吃的自己先偷偷吃光了,怎么可能会留下来给我们吃……”重耳打断魏犨说:不可能,子推不是这样的人,我相信他们。

大家又等了许久,还是不见介子推的踪影,心中不免有些动摇了,于是纷纷开始挖野菜煮菜汤来充饥。重耳养尊处优惯了,哪里喝得下这难吃的野菜汤,可是又实在饿得没法,只好皱着眉头捏着鼻子使劲往下灌。正在难受,突然介子推回来了,他不知从哪弄来了一罐肉汤,踉跄着跑过来说:公子,我弄到肉汤了,快喝一点填饱肚子吧!重耳端过来尝了尝,发现味道好极了,只是口感有点怪,便奇怪的问:真好喝啊,来,大家也来喝一点。对了,你这是打哪弄的啊,没见你打到什么野味啊?介子推苦笑说:这哪里是什么野味啊,这是臣的大腿肉。大家正在品尝美味,听到这话差点将嘴里的肉吐出来,什么,这是子推老兄的肉,我说介子推腿上怎么缠了块布,而且刚才走得有些不利索呢,原来……介子推背过身去,满脸凄凉:对不起,臣没有用,没有要来食物,只好用自己身上的肉来给公子充饥。重耳听了这话,感动得几乎掉下泪来:子推,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你这让重耳情何以堪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公子您的年纪也不小了,如果饿坏了,咱们的复国大业就全完了,臣的肉虽然又老又粗,但是如果能帮助公子恢复体力,那一切就都值得了。公子,就算是为了子推,请你把这碗肉汤都喝光吧。介子推捧着那碗肉汤,一脸渴望的看着重耳。

好,好,我喝……”重耳端起汤碗,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滚烫的泪水从他的双瞳中涌了出来,一滴一滴掉落在碗内,和汤水混在一起,让这碗肉汤变得格外苦涩。众人纷纷转过头去,默默流下泪来。

后来,重耳回国登基做了晋文公,乃大赏功臣,送款的,迎降的,出谋的,出力的,保镖的,驾车的,做饭的,统统都得到了赏赐,一时间,升官的、发财的、晋爵的、封地的,皆大欢喜。可是就在这个欢庆的日子里,有一个人默默的待在家里,往朝门方向投去了一个落寞而孤傲的目光,他就是介子推。也许是要赏赐的人太多了,也许是文公真的老糊涂了,总之,文公把这个当年为了他割股啖君的大功臣给忘记到九霄云外去了,这真是一个致命的疏忽,可以想见,介子推此时的心情是多么的落寞。介子推是个高傲的有些自恋的人,他打心里看不起那些有一点点功劳就在那邀功讨赏的小人,他宁愿和老母回乡下过清苦而平静的日子也不愿让这些铜臭和虚名污染到自己半分,于是他找到老母,跟她商量说:主公得以复国,那是上天的保佑,我没办法像其他臣子那样贪天之功,所以想就此归隐,不知母亲你是怎么想的?(成语贪天之功典出于此)子推的老母有些不甘心,于是劝他说:我知道你觉悟高,不想跟那些人争名夺利,可是你总应该去宫里见一下主公,跟他告个别吧!怎么能就这么窝窝囊囊的走掉呢!子推说:既然都不想要赏赐了,还见他做甚,这不是还在显摆自己吗?老母见他心意已决,只有支持自己的儿子:既然你不贪功名,想当个高风亮节的隐士,那我就跟着你一起归隐,当一个隐士的母亲好了。子推说:既然决定要隐,就隐的干脆些,咱们不如躲到老家的绵山深山里去吧,那里山高林密,谁也找不到我们。就这样,子推背着老母偷偷地离开了都城,躲进了绵山的深山老林中,结庐而居,草衣寒食,准备就这样孤独清苦的度完自己的余生。

介子推走后,他的好朋友解张很为他打抱不平,于是偷偷跑到宫门口挂了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一首诗: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宫的时候看到这块牌子,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一拍脑袋,懊悔的说:哎呀,寡人真是老糊涂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赏了怎么就唯独把子推老弟给忘了呢,我真是太不应该了!你们赶快传令下去,谁能帮我找到子推,我就赏他下大夫之职,决不食言!解张听说有官做,赶紧找到文公说:那首诗不是介子推写的,是我写的,介子推已经跑到深山里隐居去了,我带你们去找他!文公大喜:这次多亏了你,否则寡人的罪过就大了,趁着大错尚未酿成,你赶紧带我去找子推,我要好好的补偿他!于是,文公带领众臣随扈,让新官上任的解张带路,浩浩荡荡的来到绵山脚下,派人上山寻找。但见崇山峻岭、崖陡洞幽、深谷野岭,草树萋萋,不管兵丁们怎么四处寻找,大声呼喊,都只听得流水潺潺,山虫乱鸣,林鸟群噪,空谷回声,哪里有介子推的踪影。大家一连寻找了好几天,都毫无所获。

这时魏犨不耐烦了,他想出了一个馊主意说:主公,咱们这么多人这么多天的地毯式搜索都没任何结果,介子推他八成是藏起来了,这家伙的脾气一向是倔得跟个石头一样,我看我们再这么喊他也不会出来的!臣看我们不如派人在山上三面点火,留下一方,我就不信他不出来。他心里暗想:哼,这个可恶的家伙害得我这些天嗓子都快喊哑了,等他出来了,看我怎么羞辱他!文公别无他法,只好听从魏犨的建议,下令兵丁从陡崖攀上山去,将谷内的干草树木点燃,适时正值晚春时节,山顶风很大,火借风势,绵延数里,这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倔强的介子推始终不肯出来,最后和老母抱在一颗枯柳上,活活的给烧死了。

火终于灭了,可还是不见介子推背着老母亲出来,文公发急了,赶忙命令多派兵丁,再次登山遍寻子推,找不到他誓不回还。皇天不负有心人,几天后,兵丁们终于在后山的深谷里找到了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不过找到的并不是活人,而是两具抱着枯柳的焦尸,尸体的脸上,还带着坦然的微笑,仿佛这场大火对他们而言只是超脱,根本没有任何的痛苦。文公看着着两具焦尸,想到十九年来一直跟着自己不离不弃的那帮好兄弟,如今封官的封官,晋爵的晋爵,一个个都得到了完满的结局,反而只有对自己最好的子推兄弟最后落得了个如此凄惨的下场,忍不住痛哭失声道:子推,都是寡人害了你啊!寡人不该忘了你的功劳,更不该听魏犨的那个馊主意放火烧山,这都是我的错,我的错啊……”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现在文公唯一能做的,只有尽力弥补自己的过失,希望子推在九泉之下能明白自己的这一片丹心:他下令将绵山周围的一大片土地封为介推田,赐给介家的后人耕种,并把绵山改成介山,晋文公还下令让随从人员把焚烧林的几块烧焦的残木带回去,给自己做了一双木拖鞋;他每天上朝时都要穿上木鞋在宫厅行走,每当听到自己走路时的呱嗒呱嗒的声音,就不由低头看着木屐,睹物思人,感慨万千,悲恸地说:悲乎,足下!。后来人们将最忠诚、最尊敬的朋友称作足下”,其典故就是打这里来的。这种木屐后来传到了日本,就变成了小日本最爱穿的鞋子,不知道他们穿着这种鞋子的时候,会不会知道在这双鞋字里面埋藏着如此感人的一个故事呢?

晋文公焚烧绵山之日,正值二十四气节中的清明的前三天,文公回到国都后便令全国上下每年从那天开始一月之内不得举火炊烟,只能吃冷饭,谓之禁火,也叫禁烟,或者叫做寒食,这就是现在寒食节的由来。

 

韩翃《寒食》

清明节最脍炙人口的诗是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我并没有选这首诗。原因在于,这首《清明》诗,并没有收录在《唐诗三百首》中,而且,在唐朝乃至北宋时期,杜牧的诗集中并没有出现这首诗。直到南宋末年,谢枋得编《千家诗》,才把它归入杜牧名下。时至今日,仍然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它不是杜牧的作品。这是一个理由。更重要的理由是,现在的清明节,本来就包含了古代的上巳节和寒食节,我们暂时放下《清明》,选一首《寒食》,是希望大家知道,古代其实有过更多的节日,那些今天已经消逝了的节日,也都曾经有过自己的芳华,值得我们记住和珍惜。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一到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

先说说题目吧,这首诗的题目是《寒食》,可能有人会问,不是清明节吗?为什么会讲《寒食》,还说是应节气呢!因为现在的清明节,其实是古代上巳、寒食、清明三个节日的合并。而且,更早的时候,上巳也罢,寒食也罢,都比清明的名气大。上巳本来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按照风俗,这一天要在水边洗涤污垢,祈求平安。孔子所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讲的就是上巳沐浴祭祀的风俗。到魏晋南北朝,上巳的时间就固定在三月三日,节日的内容也变成了水边的燕饮和踏青,杜甫《丽人行》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讲的就是上巳游春的风俗。

寒食是怎么回事呢?寒食节是在冬至之后的第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明节前的一到两天。这一天最重要的风俗就是禁烟火,大家都只吃冷饭,所以叫寒食节。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被烧死在山西绵山的介子推。后来,这个节日又增加了祭祀这个重要内容,从汉到唐,寒食一直是民间第一大祭日,历朝历代都要放假,让人回乡祭祖扫墓。白居易所谓“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讲的就是寒食节扫墓的情景。

那清明节又是怎么回事呢?清明本来不是节日,它就是一个节气,因为“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所以叫作清明。但是,大概是因为中国是农业大国,大家对节气特别敏感吧,清明的地位从唐朝开始逐渐提升,到了宋朝以后,干脆合并了上巳、寒食两个节日,从上巳那里接收了游春的内容,又从寒食那里接收了祭扫的内容,这才演变成了今天的清明节。

我们跟大家分享唐诗,除了讲文字之美外,本来也是想帮大家了解一下唐朝人的生活。所以,我就来讲讲这首和清明节相关的,文字优美,内容也新鲜的《寒食》。

先看第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句话写得真漂亮。春城是什么?不是昆明,不是广州,而是春天的长安城。时唯春日,地属都城,春和城连接,非常雄壮。那无处不飞花呢?这是一个双重否定,本来就是处处飞花的意思,但是双重否定表示强烈肯定,所以,无处不飞花,又比处处飞花的感情要强烈。但是这些都不是这句诗中最精彩的部分。

最精彩的地方在哪儿?在“飞”字。为什么要写无处不飞花,不写无处不开花呢?因为开花就是开在地面上,是平面的,而飞花,则是从地上又飞到天上,这就是一幅立体的春光图了。而且,“开”字多呆,“飞”字多灵动啊,春风卷着缤纷落花,春风也卷着柳絮杨花,春风浩荡,春花飞舞,这是多么动人的场景啊。一个“飞”字,诗眼就出来了。现在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诗,但是知道“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句话,这就是炼字的力量。要知道,寒食在春分之后,已经算是晚春了。正是“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时候,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马上,整个长安城春深如海、飞花扑面的景象如在眼前,真是一幅又轻盈、又壮阔的长安城春日全景图。

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这是从全景转到细节了。东风浩荡,吹遍了长安城,当然也吹进了皇宫御苑。御苑中的柳丝随风起舞,斜斜地飞上了天,这就是“寒食东风御柳斜”。本来,风是无形无影,最难描述的,但是,这两句诗,通过花之飞、柳之斜,一下子让我们感受到了春风的力量。而且,随着这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整个春光图也找到了一个焦点。焦点在哪儿?在皇宫。如果我们看清了这个焦点,另一个问题就出来了。这里的东风,真的就是指自然界的春风吗?其实在古代,春风往往不仅仅指春风本身,它还有帝王的意向,那在这首诗里,是不是也如此呢?

再看下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这是从风景转到人的活动了。焦点既然在皇宫,那么,皇宫里的人在干什么呢?“日暮汉宫传蜡烛”,这里诗人用的是汉宫,以汉比唐,是唐诗的传统,所以这句“日暮汉宫传蜡烛”,就是傍晚时分,从唐朝的皇宫里走出了马队,传出了蜡烛。那皇宫里为什么要传蜡烛呢?这就涉及寒食节和清明节的风俗了。按照唐朝的制度,寒食节这天,全国上下不能举火,只有皇宫特殊,可以点蜡烛。那为什么又要传蜡烛呢?这就涉及当时的另一个制度了。唐朝风俗,清明这一天由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赐近臣新火是在清明节,而天下禁火,只有皇宫可以点蜡烛是在寒食节。我们刚刚说过,寒食节在清明节之前一两天,所以,这里面本来是有一两天的时间差的,可是皇帝为了表明额外的恩宠,在寒食节的当晚就借赐新火这个风俗,往皇宫外赏赐蜡烛了,这就是“日暮汉宫传蜡烛”。那么是谁得到皇帝如此特殊的恩典呢?

最后一句:“轻烟散入五侯家”。所谓五侯,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说,西汉成帝时,外戚尊贵,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都封为侯,合称五侯。另一个说法是说,东汉桓帝时,宦官势力强大,五个宦官(单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在同一天都封了侯,也叫五侯。不管韩翃在这里用的是哪个典故,得到恩典的都是皇帝身边的亲信权贵。因为寒食禁火,到了傍晚,整个长安城都暗淡下来了,这时,一队人马从皇宫里出来,举着高高的蜡烛,飞奔而去,蜡烛的轻烟也随风飘散,一路飘向了权贵人家。这两句写得真传神,让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把这四句话合到一起,前两句写白天的风景,后两句写夜晚的风情,一幅长安寒食节的立体画已经跃然纸上。场景呢,也随着“飞”“斜”“传”“散”这几个动词,从长安城转到了皇宫禁苑,又从皇宫禁苑转到了五侯豪门,转得轻灵跳脱,神采飞扬。这幅画面的焦点是皇宫,那统领这些场景的力量是什么?是东风,是东风在让花飞,让柳斜,让烟散。这东风既来自自然,也来自皇帝,这才能结到“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结到皇帝的恩典。白日飞花,夜晚飞烟,真是春风浩荡,皇恩浩荡,可是呢,又写得那么有灵气,不沉不重,有如风舞落花。这就叫以清丽之笔,写承平气象。

无怪乎这首诗一出来,连当朝皇帝唐德宗都深深折服。正好唐朝当时缺一个“驾部郎中知制诰”,这可是个整天给皇帝写材料的官,需要好文采。唐德宗马上钦点韩翃。可是,当时在朝廷里做官的韩翃有两个,还有一个江淮刺史也叫韩翃。唐德宗怕别人误会,还特意在韩翃的名字旁边标注了“春城无处不飞花”,明确表态,就给这个韩翃。这就是诗的力量。

当然,也有人说,这首诗不简单,它可不是一般的写景颂圣,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讽刺的是唐朝的宦官专权。怎么看出来的呢?看后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刚才不是说,五侯的一个典故就是东汉的宦官五侯吗?唐代的宦官专权,可一点儿也不亚于东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写“轻烟散入五侯家”,不就是在讽刺皇帝宠信宦官,宦官骄横跋扈吗?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但是,就算韩翃真的在讽刺,这个讽刺也非常微妙,微妙到连唐德宗这个被讽刺的对象都没看出来。

那我们到底怎么理解这首诗呢?还是那句话,诗无达诂。一首好诗,本身的意向是丰富的,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受到感发和触动,有人感受到春深如海,有人感受到寒食风俗,有人感受到皇家气象,当然也有人感受到了时代的悲哀和诗人的讽刺。在这种情况下,诗人自己本来的意思,反倒已经隐退到背后,既没有人能说清,也无须说清了。

最后说一说诗人韩翃吧。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更是一个有故事的人。韩翃本是一位风流才子,当年天宝盛世,他凭借自己的才华赢得了佳人柳氏的芳心,在长安过着你侬我侬的小日子。孰料安史之乱起,柳氏被番将沙咤利所夺,韩翃一介书生,无力与将军抗衡,只能接受命运安排,从此萧郎是路人。本来故事就要以悲剧告终了,谁知半路又杀出一个有侠义之心的小将,帮韩翃把柳氏夺了回来。小将牵出了大将,大将又报告给了皇帝,事情仿佛越闹越大,怎么收场呢?唐代宗一锤定音:柳氏判归韩翃。度尽劫波,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此传奇的爱情故事被文人许尧佐写成了小说《柳氏传》,至今依然是唐传奇的代表作之一,大家有时间不妨找来看看,绝对激动人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