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鉴赏辞典》第二百四十首《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李白)

 高山仙人掌 2020-04-23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六

 【古风泊客一席谈】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盛唐·李白·五言律诗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拼音版:

 jiāng chéng rú huà lǐ ,shān wǎn wàng qíng kōng 。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liǎng shuǐ jiā míng jìng ,shuāng qiáo luò cǎi hóng 。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rén yān hán jú yòu ,qiū sè lǎo wú tóng 。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shuí niàn běi lóu shàng ,lín fēng huái xiè gōng ?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作品介绍]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前六句主要内容是写景状物,描绘了登上谢脁楼所见到的美丽景色。首联从大处落笔,写登楼远眺,总揽宣城风光;颔联具体写“江城如画”:以明镜喻秋水的清澈澄明,以彩虹喻双桥的水中倒影;颈联具体写“山晚晴空”:傍晚秋色,山野炊烟,橘柚深碧,梧桐微黄。尾联点明怀念谢脁之题旨,与首联呼应,从登临到怀古,抒发了对先贤的追慕之情。全诗语言清新优美,格调淡雅脱俗,意境苍凉旷远。

[注释]

宣城:唐宣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宣城郡,今属安徽。谢脁北楼:即谢脁楼,又名谢公楼,唐代改名叠嶂楼,为南朝齐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故址在陵阳山顶,是宣城的登览胜地。

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区的方言,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山:指陵阳山,在宣城。

两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子一样。

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上桥即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下桥即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都是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的建筑。彩虹:指水中的桥影。

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北楼:即谢脁楼。

谢公:谢脁。

  [译文]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时分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宛溪与句溪如同明镜环抱着宣城,凤凰与济川两桥如同落入人间的彩虹。
  村落间泛起的薄薄寒烟缭绕于橘柚间,梧桐树在深沉的秋色里已经枯老。
  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想南齐诗人谢公?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赏析

此诗创作时间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相近,在安史之乱爆发前不久。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被赐金放还,弃官而去之后,政治上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与天宝十三载(754年)的秋天,李白两度来到宣城,此诗当作于其中一年的中秋节后。

整体赏析

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了谢公楼。岚光山影,景色十分明净。诗人凭高俯瞰,“江城”犹如在图画中一样。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地写了出来,总摄全篇,其目的就是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使之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严羽《沧浪诗话》说:“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指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

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描写。这四句诗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上面的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从结构的关系来说,上两句写“江城如画”,下两句写“山晚晴空”;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又是有层次的。“两水”指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因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地流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用“明镜”来形容,用语十分恰当。“双桥”长长地架在溪上,倒影水中,诗人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缥青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璨色彩。这更像是天上的两道彩虹,而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镜”之中去了。这两句与诗人的另一名作《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似。两者同样是用比拟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同样用一个“落”字把地下和天上联系起来;然而同中有异,异曲同工:一个是以银河比拟瀑布的飞流,一个是用彩虹写夕阳明灭的波光中双桥的倒影;一个着重在描绘其奔腾直下的气势,一个着重在显示其瑰丽变幻的色彩,两者所表现出来的美也不一样,而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笔致的活泼空灵,则同样十分高明。

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诗人感到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完全沉浸在他的视野里,他的观察是深刻的,细致的;而他的描写又是毫不粘滞的。他站得高,望得远,抓住了一刹那间的感受,用极端凝炼的形象语言,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漏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他不仅写出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他在高度概括之中,用笔丝丝入扣。

结尾两句,从表面看来很简单,只不过和开头二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这北楼是谢朓所建的,从登临到怀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因而李白就不免顺便说一句怀念古人的话罢了。这里值得注意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诗人“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

客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当摇落秋风的时节,使诗人的心情非常寂寞。宣城是他旧游之地,此时他又重来这里。一到宣城,他就会怀念到谢朓,这不仅因为谢朓在宣城遗留下了像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因为谢朓对宣城有着和诗人相同的情感。当李白独自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面对着谢朓所吟赏的山川,缅怀他平素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虽然古今世隔,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这种渺茫的心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得寄情山水,尚友古人;他当时复杂的情怀,很难有人能理解。

名家点评

《艇斋诗话》:李白云:“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老杜云:“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气焰盖相敌。陈无己云:“寒心生蟋蟀,秋色上梧桐。”盖出于李白也。

《瀛奎律髓》:太白亦有《登岳阳楼》句,未及孟、杜。此诗起句似晚唐,中二联合景而京壮,则晚唐所无也;宣州有双溪、叠嶂,乃此州胜景也,所以云“两水”;惟有“两水”,所以有“双桥”。王荆公《虎图行》“目光夹镜坐当隅”,虎两目如夹两镜,得非仿谪仙“两水夹明镜”之意乎?此联妙绝。起句所谓“江城如画里”者,即指此三、四一联之景,与五、六皆是也。

《唐诗广选》:王元美曰:太白“人烟”二语,黄鲁直更之曰:“人家围橘柚,秋色老梧桐。”只易两字,而丑态毕具,直点金作铁手耳。句法(“山晓”句下)。

《唐诗直解》:“寒”、“老”二字孤清。

《唐诗镜》:五、六清老秀出,是天际人语。

《唐律消夏录》:“明镜”、“彩虹”、“寒”字、“老”字,皆在秋天晴空中看出,所以为妙。乃知古人好句,必与上下文关合。若后人就句论句,不知埋没古人多少好处。

《唐诗成法》:三、四人多赏之,余嫌近俗。五、六佳甚,山谷改“烟”为“家”,评者嗤为点金成铁手,然亦不言“烟”之不为“家”者何在。

《唐诗别裁》:—联俱是如画(“两水”四句下)。人家在橘柚林,故“寒”;梧桐早凋,故“老”。

《唐宋诗醇》:风神散朗。五、六写出秋意,郁然苍秀。吴昌祺曰:此种自堪把臂元晖。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三、四高华,非止骈丽;五、六句老成,复以自然,成其名句。方霞城曰:中四写景如画,正从起句生情。

《瀛奎律髓汇评》:冯舒:看第二联,何尝分景与情?直作宣城语,几不可辨。冯班:谢句也。太白酷学谢。何义门:中二联是秋霖新霁绝景。落句以谢脁惊人语自负耳。纪昀:五、六佳句,人所共知。结在当时不妨,在后来则为窠臼语,为浅率语,为太现成语,故论诗者当论其世。无名氏(乙):襄阳“微云”、“疏雨”一联澹逸,此苍深,并千古名句。

《唐诗近体》:“寒”字、“老”宇,实字活用,是炼宇法。

《唐宋诗举要》:吴曰:刻划鲜丽,千古常新(“两水”二句下)。吴曰:苍老峭远(“人烟”二句下)。

《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五、六入画品中,极平淡,极绚烂。岂必王摩诘?

佚名

赏析

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县。谢朓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名谢公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本诗是唐玄宗天宝十二年 (753)李白三游宣城时所作。

地处祖国东南地区的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多次吸引了诗人的游踪。开头两句,就登临高处的开阔视野取景,写诗人对秋日黄昏江城的总体印象,绘出了旷远、绚丽的宣城晚晴图。由于诗人站在楼的高处,放眼远眺,眼前秋阳夕照、晴空万里的感受是那样鲜明、强烈,他仿佛置身于一幅意境深远的古画之中,“杳然如在丹青里!” (李白《当涂赵少府粉图山水歌》) 这是从大处落墨的手笔,为中间两联工笔描绘勾勒了清晰的背景。

如果说开头两句是全局式地展现画面,则以下四句就是引导读者深味“画”中浓郁点缀和精妙刻画之处。“两水”、“双桥”两句意谓,环绕宣城县城的宛溪和句溪澄澈如镜,在夕阳的映照下,横跨宛溪的双桥有如彩虹从天而落。这是按秋令和傍晚的特点,从登楼远望的角度看眼前景物:傍晚,夕晖侧映染照,水光更见明亮,所以说二水宛如两片明镜夹依江城; 水上双桥,光彩陆离,直如天上彩虹降落人间。“夹”、“落”二字,将流水依城的动态,桥如天上飞来的气势充分展现出来,使景物尽具生气,明丽绚烂,光彩夺目,似可扪触。诗人在秋色中陶醉的心情不言而喻。

五、六两句:“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在诗人眼中,秋日寒烟,使桔柚带有寒意; 秋意深沉,使梧桐显得更加衰老。诗人对眼前景物的表现,已从形象地再现深入到对物情的细致体察。时值深秋,江南桔柚成实,丹翠相映,本来极富生机,但在黄昏前后人户烟霭的淡淡笼罩之下,又显得压抑,所以说桔柚也感到秋气侵袭的寒意。入秋梧桐易衰,望中漫漫秋色,桐叶或黄或落应是秋气感染而致老凋。桔柚梧桐本无知觉,诗中写它们的寒意衰老、全是诗人赋予的拟人感受,读来自觉寒气袭人,秋意萧森满怀。这两句是移情人景的杰作,融注进诗人空怀壮志而功业无成,晚景凄凉而孤独无朋的悲凉心绪。一般说来,李白在秋色中并不时常感伤,他曾以豪情逸兴歌唱秋天:“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而今,他为什么会感到孤寒、衰老和悲凉呢?这就离不开谢公楼这一特定环境对他思想感情的触动。登楼,自然忆及楼主谢脁。谢脁在36岁的盛年不但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于格律日趋严整的“永明”作家中,首屈一指,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虽然他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在36岁的盛年被害而死,但在政治上、文学上均有所建树。缅怀谢脁,诗人李白不禁感伤自己蹉跎岁月,功业无成。他这次游宣城时,已进入人生暮年。抚先贤陈迹,览无语江山,老大悲伤的感情一时涌上心头,凄寒的心境中,自然感到周围的桔柚都带有“寒”意,梧桐在秋色中也像人一样衰老了!

诗末两句:“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抒发怀古幽情。这是登楼抒怀的诗人自身形象的描写,而不是抽象的怀念古人之情的抒发。这样的描绘,在感人的历史气氛中活跃着一个活生生的伟大诗人李白的形象,成为整个江城秋晚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谁念”一语,加强了诗人独立北楼的孤独感并表露他知音无觅的寂寞心绪,“临风”抒怀,见出幽思之深沉。因为,山光水态之美固然激发人很高的兴致,但诗人在游历中所接触到的人物,却很少知音,他曾苦叹:“苦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赠王判官时余归庐山屏风叠》) 他清醒地知道自己不为时所用的悲剧,正如他的挚友杜甫为之不平的呐喊:“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 李白这位名扬四海而枯槁当年的诗人,在当时是何等寂寞啊! 因之,诗末两句也可以视作全诗的主旨所在:在咏唱登楼所见的宣城秋色中,抒发了怀念前贤、思有建树而壮志难酬的复杂感情。

吟味全诗,不仅可以品味到其思想内容的深远蕴藉,同时也可以得到丰富的艺术享受。诗中所写如“江城”、“两水”、“双桥”、“桔柚”、“梧桐”,本是常见景物,也是诗家常予捕捉的景象; 但由于诗人是紧扣着秋令、黄昏、夕照、独登、居高临下等条件,来着力表现眼前那些看似平常的景物,于是便使它们染上了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感情色彩,具有引人入丹青的艺术魅力。诗情画意,文机天然,移情入景,含而不露。

本诗虽是咏秋抒怀之作,但写秋气寒而不栗,抒情怀悲而不哀,没有颓唐、绝望的情绪,这正是李白奋发、乐观胸襟的体现。由此也可以看到盛唐诗风乐观、昂扬气象的投影。例如“人烟”、“秋色”两句,虽写了“寒”、“老”的境界,然而却给人以高度的美感享受,令人深思遐想。

本诗在形式上运用了五言律诗的格式。李白由于才力过人,气魄雄放,力求摆脱近体诗格律的束缚,多从事古体、歌行体诗歌的创作。但这并不说明他不擅长于律诗的写作,只是他即便写作律诗,也多不严守格律。然而这篇五律写得格律严整,平仄、对偶的运用自然和谐,充分表现思想感情的变化、转折,而绝无人工痕迹。例如中间四句,对仗工稳,音韵圆转流美,前一联“两水”、“双桥”之咏,言景而壮丽,展示出诗人“我觉秋兴逸”的开朗襟怀; 后一联“人烟”、“秋色”之叹,明丽中带凄寒,含蕴深沉、丰富。但都出语自然,无诘屈聱牙、晦涩难明之病。诗末抒怀古的心绪,只以一“怀”字出之,含而不露,与全诗浑融和谐的格调协为一体,给人以飘然清逸的美感。而其清词丽句中所显示的清新俊秀的风格,则见出谢朓诗风的明显影响,可以作为全面认识李白创作风格的一个例证。

佚名

赏析

这是诗人在天宝十二载(753)秋从梁园重游宣城时所作。宣城是皖南一座风景优美的名城,即今安徽省宣城县。南齐诗人谢朓,字玄晖,在宣城做太守时曾建一座北楼,又称谢朓楼。《江南通志》云:“陵阳山在宁国府城南,冈峦盘屈,山峰秀拔, 为一郡之镇。上有楼,即谢朓北楼,李白所称‘江城如画’者。”谢朓是李白最钦佩的古代诗人之一,而谢朓北楼又是宣城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因此李白每到宣城,必游北楼。《李太白全集》中有好几首咏北楼的诗,这是其中较著名的一首。 

“江城如画里”,劈头一句总写宣城如画的美景给诗人留下的极其鲜明而深刻的印象,有笼罩全诗的作用。“山晚望晴空”,紧接着第二句即补充说明,对宣城的这个美好印象,是诗人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登上陵阳山的谢朓北楼远眺时所见。当时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更显得“江城如画”啊!按照时间的顺序,应当先是“山晚望晴空”,然后才能看到“江城如画里”的美景。现在诗人故意采用倒装句法,劈头就写“江城如画”的美景,然后才补叙诗人登望的时地动作,显得非常突兀有力。正如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所说:“起手贵突兀……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这首诗的开头,正具有这样的特色。 

然而,江城究竟象怎样的图画,读者的心目中还是比较空洞模糊的。于是,中间两联便对“江城如画”的美景作了具体渲染。不过,江城大得很,美景多得很,诗人从何处落笔呢?记得有一个美学家曾说过,无限大和无限小都无法引起美感,因为它缺乏具体性,使读者难以捉摸,无从想象。诗人李白是深深懂得这一艺术法则的, 于是,他采用“借一斑以窥全豹”的方法,集中笔墨,重点描写了江城的水、桥、桔柚、梧桐,以这四种典型景物来反映宣城美景的全貌。 

宣城的宛溪、句溪二水绕城而流,所以有“两水夹明镜”句,意谓宛、句二水,清澈明净,象两面宝光鉴人的镜子,夹护着宣城;宛溪有隋开皇(581—600)中所建凤凰、济川二桥横卧其上,所以有“双桥落彩虹”句,意谓凤、济二桥的倒影投在水中,恰如彩虹从天上掉下来一样。桥影倒映在溪水中,纤毫毕现,把“明镜”衬托得更加清澈;“明镜”中映现着彩虹,色彩斑斓,使二桥的风姿显得格外秀丽。这两句工整的对偶,不仅出于使平仄协调、音韵悦耳、语言更加整齐等形式上的需要,也是出于能互相衬托、相映生辉、使意境格外优美等内容上的需要。刘勰说过:“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 自然成对。”(《文心雕龙·丽辞》)李白的这一联比喻贴切,妙语天成,清新秀丽, 自然成对,是千百年来人们激赏的名句。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语》卷下)我们从如画的江城,清碧如洗的晴空,明镜似的溪水,彩虹似的桥影这些新鲜明净、充满生机的景象中,感觉到了诗人恬静怡悦的心情。这时候的诗人,完全被大自然的美景所深深地陶醉了。

“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文心雕龙·物色》)再写下去,诗人的感情起了显著的变化:身在谢朓北楼,面对如画美景,很容易想起古代写景能手谢朓已一去不复返了:“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李白《谢公亭》)。于是,第三联诗句中的感情来了个骤然的转变,从恬静怡悦一下子转为凄清迟暮:“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意思是说,眺望远处的炊烟,袅袅空际,罩住桔柚林,仿佛带有一层寒意。这寒意既是客观的(因为秋天一到,万木萧疏),也是主观的(因为思古怀人,愁绪绵绵),是主客观统一的艺术表现。“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梧桐叶大,水分容易蒸发,为了保留水分和养料,顺利越冬,梧桐在树木中是最先凋谢的。本来是梧桐叶落(衰老),显示秋季的来临。然而,现在诗人倒过来说,就变成秋季的来临促使梧桐变老。这样写,是为了抒发诗人浓重的功名无望的迟暮之感。

诗人写作此诗时,已经五十三、四岁。他自从天宝三载(744)为高力士、杨玉环,张垍等人所谗毁,被玄宗赶出京城以后,落魄江湖已达十年之久。他的心中已郁积着够多的痛苦,曾在另一首登谢朓楼诗中尽情发泄过:“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现在,想起这一位自己最钦佩的南齐诗人谢朓,一生写出那么多清丽秀逸、警策动人的诗歌,象“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这样的名句令人心折不已,然而,他在罢去宣城太守后不久,竟被萧遥光等奸人所诬陷,下狱而死。如今只剩下他经手建造的一座北楼,依然屹立在陵阳山上,面对着宣城这如画的风景,真是风景依旧,而物在人非。自己的遭遇,又跟谢朓多么相似。难怪诗人要无限感慨地说:“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谁能够理解此时此刻诗人复杂的心情呢?这两句中包含着诗人对功名不就,仕途坎坷的多么深沉的感慨啊!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三个显著特色:一是紧扣题目,结构谨严。首联是总冒,写出登楼远眺的总印象,总揽宣城全貌。颔联、颈联抓住宣城最具特色的典型景物着力刻划,赋予首句以极具体的内容,极鲜明的形象。尾联很自然地落脚到对于谢朓的深沉怀念。全诗由总到分,再由分到结,无不与题目丝丝扣合。二是寓情于景,含而不露。粗粗一读,前三联几乎全是景语;细细体会,才知道这三联景语,皆情语也。诗人的情绪从恬静怡悦转为凄清迟暮,不是靠直接抒情,而是全靠景物本身的形象和色泽来透露。这种写法,耐人涵咏,发人深思。三是千锤百炼,字字玑珠。中二联的四个动词尤为突出。“夹”字“落”字,将明镜似的两溪和彩虹似的双桥写活了;如果写成“两水似明镜,双桥如彩虹”,那就变成人人能道的常景,不是李白笔下独特的宣城美景了。“寒”字“老”字,形容词用作动词,以通感的修辞手法,把炊烟袅袅轻笼、梧桐萎黄叶落的视觉形象向使人感到寒凉凄清、衰老迟暮的感觉形象转移,带上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深深地感染着读者,是运用得非常成功的。

佚名

赏析

刘熙载《艺概》云:“律诗主句或在起,或在结,或在中,而以在中为较难。盖限于对偶,非高手为之,必至物而不化矣。”是说主句在律诗中联不容易写得好,因为有对偶的限制。但李白的《秋登宣州谢胱北楼》的中联“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气势豪壮,被后世传诵与仿效,足见太白诗才之高。 

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政治失意,飘游天下,于天宝十三载(754年)来到宣城,登临谢胱楼。谢胱为南齐诗人,曾被贬至宣城。李白既仰慕其诗才,又同属政治失意、天涯沦落之人,因而自然有思想上的共鸣,于是登楼赋诗,借古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但抒发失意之情,作品格调易流于低沉感伤,这就不符合李白的胸襟与其飘逸雄奇的诗风了,因此,“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两联,就显示出特具的艺术审美功能。如明镜一般澄澈的句溪和宛溪环绕宣城,横跨河水的凤凰桥、济川桥,在夕阳辉照之下,色调秾丽,投影于河水,如两道彩虹。而远山的丛林中炊烟袅袅,橘柚深碧,梧桐微黄,天地间一片秋色秋意。这两联境界开阔,出语豪壮,虽然在颈联中的“寒”、“老”两字透露出少许的感喟,但丝毫不掩中联的气势,无枯槁衰颓的气象。李白其人,胸襟恢阔,飘逸潇洒,虽迭逢坎坷失意,却始终有蓬勃健朗的阳刚之气。因此这两联的境界与气魄正是李白其心其人的自然表现。另外,从全诗的结构着眼,首联“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方回认为似晚唐之句,即优美而失于纤弱;结联“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直抒感慨,寄托他的苦闷彷徨之感,格调是感伤的。既然起联纤弱,结联感伤,如果没有豪壮的中联振起,那么这首五律便会沦为柔靡一路,那决不是李白的诗。当然,这里也没有说首尾两联不好的意思,它们的柔美与中联的豪壮在艺术上构成刚柔相济的关系。

诗美应风貌各异,多彩多姿。其中阳刚之美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样式,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就把“雄浑”风格列在首位:“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阳刚的诗篇,往往或为雄阔的境界,或为磅礴的气势,从而感发人,激励人,引起读者的崇敬与赞叹。西方的崇高美差可近之,康德将其分为“数量的崇高”与“力量的崇高”两种,认为对于崇高的愉快不只是含着积极的快乐,更多的是感叹和崇敬。在中国文学史上,比较突出的豪放诗人如李白、刘禹锡、陆游等,他们在写律诗时往往把豪壮之语放在中联。如刘禹锡《酬乐天初逢扬州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23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在中唐奋起投身改革,但受到重挫,贬窜蛮荒之地23年。他在诗的开篇流露出感伤和愤懑之情,但颈联一转,“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虽有沉舟倾覆,但仍有千帆竞发;虽有病树罹灾,但仍有万木欣欣向荣,这两句气魄豪荡,激励千古,遂成脍炙人口的名句。而时人亦称刘禹锡为“诗豪”。陆游《书愤》一诗追忆自己壮年游踪,慨于世事多艰,恢复中原之志难酬。其中联记当年抗金之事亦豪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虎虎生气,激发人心,故时人称其为“小李白”。 

披阅古代文学作品,“中联豪壮”之作俯拾皆是。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联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杜甫的《望岳》一诗, 中联是“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王诗写塞外风光之苍莽,杜诗状泰山之雄伟,皆境界宏阔,气势雄浑,皆成阳刚之美。

佚名

赏析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一开始径写登楼之远眺。一个 “望” 字表明诗人已在北楼之上,整个宣城尽在眼底,如同一幅美丽的图画。这种概括性的描述,堪称引人入胜的妙笔。读到此处,谁不想到那“如画” 的宣城走一遭,登上北楼亲自 “望”上几眼呢?

中二联,诗人便把登楼所 “望”之景画出来了:“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据《清一统志》:“安徽宁国府,宛溪在宣城县东门外,源出县东南峄山,至县东北里许与句溪合。句溪在宣城县东三里,溪流回曲,形如句字。” “双水”,即此宛溪、句溪。“夹明镜”,谓双水绕宣城而流,在夕阳辉映之下闪闪烁烁,犹如晃动的明镜。双桥,据《江南通志》:“宛溪在宁国府城东,跨溪上有两桥,上桥曰凤凰,直城东南泰和门外,下桥曰济川,直城东阳德门外,并隋开皇中建。”“落彩虹”,一般解释为:凤凰桥和济川桥倒映在秋水中的丽影,五光十色如同缤纷的彩虹。这是把“彩虹”看成虚写的比喻,如果视“彩虹”为实景,也许更符合诗意。其理由有二:首先,诗中 “山晚望晴空”之“晴”字颇可玩味,它暗示诗人登楼远眺是在一场秋雨之后。何焯说:“中二联是秋霖新霁绝景。”(《瀛奎律髓汇评》 卷之一引)他已找到了赏析李白这首诗的金钥匙。可惜,他的话未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其二,宣城多雨,雨后时有彩虹出现,把诗中 “彩虹”看作实景,有充分的气象学的根据。彩虹是一种光象,由于它一定出现在太阳——人(观察者) 的延长线上,所以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彩虹在空中的位置实际上是不同的。一个熟悉宣城自然气象的气象工作者介绍说:宣城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东经118度45分,北纬30度56分。秋分以后太阳直射南半球,宣城日出日落位置都偏南。在太阳快下山时,站在城南的谢公楼,背向太阳顺光线向东北方向看去,视线是要经过城东双桥一带的。而双桥一带有宛溪、句溪和句溪支流(即水阳江),平时地面十分潮湿,由于水汽充沛,经常有雾气蒸腾。这些都为诗人得以看到 “双桥落彩虹”提供了可能的条件。从气象上讲,在观察者偏东方出现彩虹,一般都是雨过天晴,即所谓 “东虹日头西虹雨”。宣城处于西风带,大气系统主要是自西向东移动,偏东方向出现彩虹,表明影响该地降水的大气系统已经移出,天气已经由雨转晴。若以11月为深秋代表,查阅宣城气象观测资料,多年平均11月雨日达11个之多,即每年11月宣城都有可能下雨11天。造成该地深秋多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秋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退东撤,极地干冷气团南下变性入侵和副热带暖湿气团交接影响的结果。既然宣城秋季如此多雨,李白诗又明确点明“山晚望晴空”,那么,可以认定诗人登楼远望中的双桥一带的“彩虹”,当为自天而降的一道真切的七色长虹!

前人评赞“两水”二句说:“刻画鲜丽,千古常新。”(《唐宋诗举要》 引)洵非溢美之辞。这两句诗,如同丹青妙手的一幅写生画,以“鲜丽” 的色调,再现出雨后宣城的独特景象,具有强烈的空间感。而“人烟” 一联,却好似一挥而就的一幅写意画,以粗犷的笔触,表现出望中宣城的“苍老峭远”(《唐宋诗举要》 引),具有沉重的时间感。两联诗有层次地描绘了“江城如画里”的动人之处。不过,写两水、双桥,重在形似,所谓“一如万象不同,化工肖物之圣”,于此见出;而写桔柚、梧桐,妙在神似,所谓“一如飞行绝迹,乘云驭风之仙”(《李太白集》齐召南序),即此类也。“寒”、“老”二字最为关键,颇有深意焉。桔柚产于南国,时当深秋,天时已寒,寒气笼罩桔柚,自不待言。诗人于“人烟”和“桔柚”之间着一形容词“寒”,使一个原本平淡的诗句,顿生飞动之势:“寒”不属于桔柚,桔柚从不畏“寒”,具有抗寒之能力。

“冲飙发陇首,朔雪度炎洲。摧折江南桂,离披漠北楸。独有凌霜桔,荣丽在中州。从来自有节,岁暮将何忧?”(梁虞羲《桔诗》)桔柚的“寒”来自外在环境,是自然界使然。在诗人的笔下,仿佛飘入空中的山晚炊烟,使桔柚具有了寒意。“人烟”,人户炊烟,人间烟火。“人烟”与“寒”毫无瓜葛,说“人烟寒桔柚”,其深层意旨是“人间寒桔柚”。梧桐之生长,既有“枝生既婀娜”的荣华之日,又有“叶落更扶疏”(鲍照 《山行见孤桐诗》)的衰老之时,这是包括梧桐在内的一切植物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本来,梧桐之“老”,是“秋色”的组成部分,一种表征,而诗人于“秋色”和“梧桐”之间,着一形容词“老” 字,似乎“秋色”使得“梧桐”变衰老了。这也许不大合乎自然物理,但却符合艺术之理,产生了 “愈无理而愈妙”(邹程村《远志斋集》)的效果。妙在何处?一“寒”一“老”,深秋之意尽出,它不仅使只有自然物理的桔柚、梧桐具有了人的情意和感受,而且使诗人李白彼时彼地的独特心态:凄凉情怀与迟暮之感亦隐约可见。诗人在天宝三载(744)被赐金放归,从此漂流四方,陷入“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书情赠蔡舍人雄》)的苦境。
       这首诗写在天宝十三载 (754)(一说天宝十二载) 重至宣城之时。社会黑暗:“云惨惨兮云冥冥”( 《远别离》),“苍蝇贝锦喧谤声”(《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使诗人早已备尝人间苦楚,看透世态炎凉。以人情衡物理,当诗人在秋登北楼之际,凝神远眺,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相互渗透,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正如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朱光潜 《诗论》 第三章引) 故“人烟寒桔柚”,是桔柚“寒”,也是诗人心“寒”,一种直面人生不寒而栗的凄凉之感充溢于字里行间。读“秋色老梧桐”,知梧桐“老”,更知诗人之“老”。一个立志济苍生奋发有为之人,在黑白颠倒、贤愚不分:“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的时代里,焉能不愁、不“老”?光阴荏苒,人生飘忽,壮志未酬,无所作为,必然是“十年罢西笑,揽镜如秋霜。”(《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纪昀曾评论说:“五、六佳句,人所共知。结在当时不妨,在后来则为窠臼语,为浅率语,为太现成语。故论诗者,当论其世。”( 《瀛奎律髓汇评》 卷之一引)盖谓考论李白其世、李白其人,方知 “人烟”“秋色” 二句之佳。诚哉斯言!

 结句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以怀古抒情收束。诗人的缅怀谢公,并非仅仅出于外在原因,秋登北楼,睹物思人,而是有着更为深层的内在原因:他们有着类似的人生遭际,相近的理想抱负,灵犀相通,古今相接。谢朓素有建功立业之志,这是李白心折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和王著作八公山诗》 云:“道峻芳尘流,业遥年运倏。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明显流露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意。“清气在骨,终不以词华掩也。”(张玉谷《古诗赏析》 卷十八)永明八年(490)谢从隋王(齐武帝第八子)萧子隆镇西功曹,转文学。萧在荆州好辞赋,谢以文才出众尤被赏爱。长史王秀之进谗,以其“年少相动,密以启闻。” (后来萧遥光诬陷谢时,重提此事,曰:“昔在渚宫,构扇藩邸,日夜从谀,仰窥俯画。”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齐武帝偏听偏信,遂将其调回建业。齐东昏侯永元元年(499),谢被诬告下狱而死,年仅三十六岁。其命运、遭遇与李白实在是大同小异。因而,李白的怀谢公,于他那种怀斯人而不得见的怅惘中,寄寓着对前人深切的同情和由衷的钦佩,蕴蓄着自己奋发进取而竟无所作为的苦闷、孤独、寂寞情绪。而这是时人难以理解的。结句以反诘出之,含而不露,更见 “太白当时感秋意深,而怀古情远也。”(王文濡 《唐诗评注读本》卷五)

佚名

赏析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这是晚唐诗人陆龟蒙离开了宣城之后怀念旧游所作的一首小诗,题目是《怀宛陵旧游》。在诗里,我们仿佛看到了这“陵阳佳地”的山光水色,山上有楼,水边有卖酒之家,夕阳返照中, 临风招展的酒旗在溪流中滉漾着。这是一幅多么富于诗意的画图,多么富于生活情调美的自然环境啊!人们也许会感到奇怪:这和谢朓、李白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把“青山”和“楼”属之于他们呢?原来这两位诗人都曾在这里住过一个较长的期间,他们都曾陶醉在美好的环境里;特别是在李白那一枝彩笔点染之下,更替江山生色不少。诗人和客观景物有了这样一重联系,诗人的流风余韵以及他那传播万口的名篇,在人们的印象中就很自然地和这风景名区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了。宛陵是值得怀念的,谢朓和李白的宛陵尤其值得怀念,更使人感到她的美。不是吗?陆龟蒙之于谢朓、李白,和李白之于谢朓,其情况是相同的。理解了这首小诗以后,再去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也许会体味得更亲切一些吧。

江城如画里, 山晚望晴空。 

开头二句是叙述。谢朓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又名谢公楼,唐时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宣城是一个山环水抱的地区,陵阳山冈峦盘屈, 三峰挺秀; 句溪和宛溪的溪水, 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真是“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宣城就是被位置在这样一个天然秀丽的环境里的。这诗作于天宝十三载 (754), 这年中秋节后, 李白从金陵再度来到宣城。在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他独自登上了谢公楼。岚光山影,是如此的明净!凭高俯瞰,这“江城”简直是在画图中似的。在这两句里,诗人把他登览时总的印象概括地写了出来,有力地带动了全篇;同时,开门见山,一下子也就把读者深深地吸引住, 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桔柚, 秋色老梧桐。 

中间四句是具体描写。应该注意的是:这四句诗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乃是客观风景在站在谢公楼上的诗人眼帘里的反映, 都是从上面的一个“望”字而来的。如果从结构的关系来说, 则上两句写 “江城如画”, 下两句写 “山晚晴空”; 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而又是有层次的。 

“两水”指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因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地流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 象透明的玻璃一样。用 “明镜”来形容, 是最恰当不过的。“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上桥叫做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下桥叫做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都是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古老的建筑物。这两条长长的大桥架在溪上,倒影水中,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缥青的水,鲜红的夕阳, 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璨色彩。这哪里是桥呢?简直是天上两道彩虹, 而这 “彩虹”的影子落入 “明镜”之中去了。读了这两句, 有谁不惊叹于诗人艺术构思的活泼空灵, 设色的瑰丽, 想象的丰富啊! 

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森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 桔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 呈现出一片荒寒景色,使人感到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 

这两句,体味起来,确实不是很容易的。我们不难想象, 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完全沉浸在他的视野里,他的观察是深刻的,细致的;而他的描写又是毫不粘滞的。他站得高, 望得远,抓住了一刹那间的感受, 用极端凝炼的形象语言,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漏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他写的不仅是秋景, 而是秋意,这自然使人感到有着而无着, 可解而又不解了。但它真的不可解吗?如果我们细心领会一下,就会发现它在高度概括之中,用笔是丝丝入扣的。记不清是哪一部书上曾经有这样一个记载:宋朝江西派诗人黄庭坚嫌 “人烟寒桔柚”这句不好,打算把它改成“人家围桔柚”。话倒是让他说“落实”了,可是原诗的意境也完全随之而消失了。江西派是讲 “夺胎换骨”的,他们追求的是借用古人的本钱来 “点铁成金”, 但在这里, 我们却看到了 “点金成铁”的范例。 

谁念北楼上, 临风怀谢公。 

这结尾两句,从表面看来很简单, 只不过和开头二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这北楼是谢朓所建的,从登览到怀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 因而李白就不免顺便说一句怀念古人话罢了。且慢,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 “怀”,是李白自指, “谁念”的“念”, 是指别人。这两句的意思, 是慨叹自己“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我们就不能把他看作一般的怀古,而应该进一步探索他当时的具体心情了。 

我们知道,李白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诗人, 自从天宝三载(744)他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之后,政治上一直处于失意的当中,仍然继续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客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当摇落秋风的时节,他那寂寞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但另一方面, 他又是一位热爱大自然的诗人,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是他的自我写照。宣城是他旧游之地,现在他又重行来到这里了。一到宣城, 他就会怀念到谢朓,这不仅因为谢朓在宣城遗留下象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更重要的因为谢朓对宣城有着和自己相同的情感, 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原来谢朓在齐、梁诗人中是李白最佩服的一位。李白论文,鄙弃六朝, 在《古风》五十九首第一首里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可是在另外一首《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里却说:“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他推崇的是建安风骨,比之为 “蓬莱文章”;认为建安以下“绮丽不足珍”的六朝时期里,有了谢朓这样的诗人,是可喜的。他又说:“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可见在谢朓作品里,最能吸引李白爱好的是他的山水诗。当李白独自在谢眺楼上临风脁望的时候,面对着谢朓所吟赏的山川,缅怀他平素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虽然古今世隔,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眼前的客观景物, 正是一个见证。这种渺茫的心情, 反映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得寄情山水, 寄情古人, 他当时复杂的情怀, 又有谁能够理解呢? 

李白的心目中,在这“陵阳佳地”,继谢脁游踪而至,不辜负这山光水色的、大概也就只有他一人吧,“谢朓青山李白楼”, 也许他自己就有这样的想法。

佚名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盛唐·李白·五律]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山晚 一作:晓)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区的方言,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凤凰桥和济川桥好似落入人间的彩虹。

两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子一样。双桥:指凤凰桥和济川桥,隋开皇(隋文帝年号,公元581~600年)年间所建。彩虹:指水中的桥影。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村落间泛起的薄薄寒烟缭绕于橘柚间,深秋时节梧桐已是枯黄衰老之像。

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北楼:即谢朓楼。谢公:谢朓。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这是一首登楼观景抒发怀古之情的诗。此诗乃大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三载(754)中秋节后重游宣城时作。

谢眺(tiao):南朝齐杰出诗人,因任宣城太守期间,诗作极多,世称谢宣州,为与同为山水诗大家的晋人大谢(谢灵运)相区别,世人又称他为小谢。谢公楼在旧宣城县北,故址在陵阳山顶,原为南朝齐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名高斋,唐前期名谢公楼、谢朓北楼。晚唐咸通中,刺史独孤霖扩建,改名叠嶂楼。是唐以后为历代文人登临吟咏的胜地。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区的方言,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大诗人秋后一个傍晚登上谢脁北楼,只见宣城如在画中一样美丽。

首联即突出了大诗人被“赐金放还”后,寄情山水之爱好。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凤凰桥和济川桥好似落入人间的彩虹。

两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子一样。双桥:指凤凰桥和济川桥,隋开皇(隋文帝年号,公元581~600年)年间所建。彩虹:指水中的桥影。

颌联对偶。

继续描写宣城的美丽景致。登高望远,不由心旷神怡。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村落间泛起的薄薄寒烟缭绕于橘柚间,深秋时节梧桐已是枯黄衰老之像。

颈联对偶。
仍是景致描写。但是,一个“寒”字,既是描写大自然秋天向冬天的过渡,也是大诗人仕途受挫,“赐金放还”之心寒;一个“”,既是描写了秋风瑟瑟之下的梧桐,也是大诗人感叹自己的衰老和壮志未酬。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北楼:即谢朓楼。谢公:谢朓。

即登谢脁北楼,则都是怀念谢公的。但是谢脁是大诗人一生景仰的六朝诗人,而大诗人的遭遇更是与谢脁相仿,仕途受挫被排挤,空有报国之才而无报国之门。这也正是大诗人每每来宣城即登谢脁北楼之情怀。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组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在谢脁北楼所见宣城如画的景色,表达了对谢朓这位前代知己的思慕怀念之情。实际上反映了他为权贵所排挤,在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和感伤。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